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曾這樣寫道:
“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人生就如同天氣一般,總是在不停地發生變化。
上一秒也許還風和日麗,下一秒就狂風暴雨。
就像人生路上有得意之時,也有失意之時,我們不必過于張揚或過于悲傷。
隻需持一顆平常心,人生中的無常,便隻是尋常。
01
生命無常,坦然去接受
《最好的告别》一書中有一句話: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與結果,而是生命的延續與傳承,能從容的接受死,也能坦然的去生。”
生命就像單程列車,無論沿途的風景有多美好,總會有到站下車的那一刻,就像人終會有一死的事實。
與其深陷其中,不如坦然接受。
楊绛先生在《我們仨》一書中,記錄了兩段親人離世的經曆。
1997年3月,楊绛先生的愛女錢媛,因病住進了醫院,不久後去世。
更悲痛的是,1998年12月,丈夫錢鐘書也因病住院。
在錢鐘書去世後,他的堂弟錢鐘魯曾去看望楊绛。
錢鐘魯先生說:“我們兩家人本來走動頻繁,深知這種痛苦的巨大。原本我們想去勸慰大嫂,沒想到見面時,她竟然一點眼淚都沒有,反而安慰我們不用擔心她。”
此後,楊绛每日與書為伴,寫出了這本回憶錄《我們仨》,同時花了大量時間整理出了錢鐘書所有的書稿。
在忙碌且充實的生活中,她借寫作撫平了内心的悲痛,在105歲時安詳離世。
孟浩然曾在詩中寫到:“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大意是指,草木自己是沒有感覺的,它們的生死榮枯自有時節決定。
人的生命亦是如此,生死有命,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坦然的去面對。
當你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當下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02
得失無常,樂觀去面對
《桃花扇》中有一句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人生本就是黃粱一夢,功名利祿,榮華富貴,隻不過是過眼雲煙。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拿着一幅祖傳名畫去請專家鑒定。
老先生說:“這幅畫價值連城,是出自名家之手。”
然而經過專家的鑒定,最終認定這幅畫是赝品,但畫這畫的人手藝不錯,所以隻值幾百塊錢。
事後,老先生的很多朋友知道了這件事,都替他感到惋惜。
然而,老先生卻非常泰然自若的說:
“這樣也好,我不用再擔心會有人來偷這幅畫,也終于可以安心地把它挂在客廳裡作裝飾了。”
生活就是這樣不斷得到和失去的過程,若是過分計較得失,反而失去的就會越多。
古語有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時候失去一些東西,怎知不是一種福氣呢。
面對得失,學會放平心态,該是你的終歸會回到你手上,不是你的強求也無用。
正如作家亦舒曾說的一句話:“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樂觀面對得失,擁有時珍惜,失去時也無需可惜。
03
人情無常,平常心對待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看人不能看表面,日久必現原形;
品情不要品随行,落難才能見情真;
患難與共見真情,風雨同舟真知己。
深以為然。
人這一生,隻有在低谷的時候,才能看清誰人心和人性。
美國曾經有一位商人,名叫詹森·斯維斯彭。
他創建了一個網站,短短數月,訪問量就達到了900萬人次。
在十九歲時,詹森·斯維斯彭就登上了美國著名的《财富》雜志,一下子名聲大噪。
就在這段時間,很多投資者主動向他提供貸款,這讓他的公司在短時間内快速上市,公司的前景一片大好。
一時之間,他的身邊聚攏了不少有錢有權的朋友。
但誰也沒想到,因為經營不善,公司破産,他成了身無分文的人。
而這時,曾經成天圍繞在他身邊的朋友,也不見了蹤影。
當他想再次通過網站東山再起時,他找了曾經的朋友借錢,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他。
詹森·斯維斯彭說:“經過這些事,我終于明白了,金錢隻認得金錢,它不會認得人。以前我失敗的原因是,我總認為金錢是認得我的。”
很多時候,人們總愛高估自己在别人心裡的位置。
楊绛先生曾說過:“當你身處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會看到世态真相。”
人生就是這樣,隻有身處絕境時,才能看清誰是真心待你。
當你看清人情冷暖時,持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留下的人你趕不走,要走的人你留不住。
▽
林清玄說:“樂來歡喜,苦來甘願。”
快樂來時盡情享受, 苦難靠近時直面挫折。
人生無常,既然有些事無法避免,不如放平心态,無論好壞,盡力就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