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第四屆豐子恺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的《拐杖狗》, 以飽滿豐富的情節、特點鮮明的形象傳遞出不同的感情,或溫馨彌漫,或揪心不已,就像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欣賞故事的過程無疑是一種讓眼睛閃現希望、讓心靈充盈感動、讓精神溫暖提升的動人體驗。最耐人尋味的結尾部分,畫面故意模糊,給人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想象本身就充滿了各種可能,相信讀到這本書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種想象之美,相信在這種想象之美的伴随下,小讀者們定能感悟、收獲、成長。
《拐杖狗》 明天出版社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平時讀得最多的就是故事書了,初次拿到《拐杖狗》,我就被封面圖畫所吸引,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帶着這份好奇,我開始了一次不一樣的閱讀之旅。
這是一本關于忠誠和友誼的無字書,恰恰因為無字,畫面中的一系列動作、表情、場景,都将狗狗的至情至義表現得淋漓盡緻。正文首頁用六幅連貫的畫面講述了狗狗與老人的意外相遇,通過視覺轉換串聯起老人與狗之間的緣分。因為遇見,兩個孤獨的物種有了依靠,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更是讓狗狗與他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四幅圖,刻畫出四季的更替,讓我不禁想到那句“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告白”。緊接着一個跨頁,迎來了故事的轉折:一次意外,狗狗與老人被迫分離。慌亂中,狗狗叼起老人的拐杖,開啟了一場漫長而曲折的追尋,這場追尋是對忠誠的堅守,也是溫情的見證。
“最珍貴的友誼,可以跨越山海,穿透時光,超越物種……無需言語”,這是寫在封底的一句話,看似難懂,但通過欣賞這個故事,孩子完全能夠讀懂其深意。希望每位讀到這本書的人,都能夠從書中感受那份跨越物種的至深情誼,也希望大家能夠從這段不離不棄的追尋中喚起内心最初的感動。
故事從馬路邊一個被遺落的紙箱開始,老人與箱子裡的小狗相遇,四目相望的那一刻,彼此的孤單開始有了“陪伴”的期許,老人單手拄着拐杖,另一隻手抱着這隻狗,步履蹒跚地消失在灰色的畫面中,唯有身旁的一棵綠樹和老人身穿的綠色衣服讓讀者心生希望。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小狗漸漸長大,老人也日漸衰老,老人拄着那根不離手的拐杖,與狗相依相伴,走過春秋與冬夏。一次意外,老人跌倒了,狗狗發瘋般地向行人“求救“。被救護車帶走的老人隻留下一根拐杖,從此以後,小狗不論走到哪裡都叼着老人的拐杖,成為了拐杖狗。為了找到收養過自己的老人,拐杖狗被車撞、被人嘲笑、被野狗圍攻,甚至靠翻垃圾箱果腹,從毛色油亮變成皮包骨頭,曆經無數坎坷和冷眼,卻始終擋不住狗狗的忠誠和愛。
從遇見你的那一刻,從和你分開的那個地點,不論饑寒酷暑,不管艱難險阻,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一天又一天、一分又一分,隻要聽到嗚喔嗚喔的聲音、看到閃着紅燈的白色救護車,我都會帶着你的拐杖奮起而追……直到再次遇見你,縱是萬水千山,風雨交織,我都會帶着你的拐杖在路上,直到找到你。
對于狗狗來說,它不知道什麼是生死,從相互陪伴的那一刻起,就換來了它的終生相守,不論主人去了哪裡,它都會一直追逐。
你倒地的那一刻,我萬分焦急,不會表達,如果可以,我一定會告訴你與你分開後,痛徹心扉的離别之苦,但是我不會說話。
救護車載着老人離去,撇下的拐杖躺在地上,從這一刻起,狗狗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追逐曆程。
它咬着拐杖,循着嗚喔嗚喔的聲音和閃着紅燈的白色車,越追越遠。它穿過鐵軌、坐上火車,穿越無邊麥田、繁華碼頭。它在黃昏的海港邊凝望着那隻似曾相識的老鷹,又一個聲音來了,它又一次奮起直追,再一次踉跄在急湧的車流中,拐杖摔斷了,拾起……
時間的車輪從2009年到2014年,轉眼間5年過去了,它還在路上。
忽然有一天,在遙遠的天空,它仰頭突然又看到了那隻曾相識的老鷹,它追過去,在最初的地點,見到了坐在輪椅上的老人。
人類的世界裡永遠不缺乏示愛的機會,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千萬種:電話、郵件、外賣……可是狗狗的世界沒有通訊設備,縱然隻有奔跑,它也會找到所愛,相守一生。
繪本的環襯頁是老人的腳印和拄着拐杖的腳印,與之相對的是一隻狗的腳印。故事的末尾,一串串老人拄着拐杖的腳印延伸到很遠很遠,周圍環繞着狗狗的腳印。就像他們最初相識的那樣,他們一起走了下去,走向永遠。
來源:教育家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