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更能捕捉生活的閑趣,品出真滋味。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宋·蘇轼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轼同友人閑遊南山。淡煙疏柳媚晴灘,一個媚字,和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一樣精妙。天氣晴暖,霧若無,柳疏朗。雖時值歲末冬寒,景色依是秀雅。蘇轼心情也明媚。
山裡農家,最不缺的就是山野菜蔬,農家茶。新燙的茶,杯裡泛起雲波,似雪沫乳花。蓼芽蒿莖拌好裝盤,嘗一口,便是嘗到了早春的味道。
古人比我們的生活精緻得多。重陽要登高采菊,冬盡了,要做春餅,吃嫩野菜,拼了春盤,以示對節令的重視和敬意。
這樣迎來送往四季的慢生活,是清歡。有着淡泊的歡愉。
隐居山林之人的清歡,又多了一份清寂。
林逋,北宋隐逸詩人。一生不做官,不娶妻。年輕時四處遊曆,四十多歲隐居于西湖孤山。養仙鶴,植梅園,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後人稱“梅妻鶴子”。
《山園小梅》
宋·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寫出千古詠梅絕唱的林逋,生性恬淡,不逐名利,曾曰“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隻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這位隻言與青山綠水情相宜的詩人,去世後,陪葬品僅有一隻端硯 ,一枚玉簪。
玉簪引起世人的無限遐想,想他定是有過一段走不出的情傷,遂斷了塵念。
有人說他愛過一個名字裡有梅的女子,有人說他和表妹曾有刻骨銘心的愛戀。這枚玉簪,許是他深愛之人用過的首飾。
世人揣度,若沒有一場動情愛戀,他如何能寫出“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這樣情深意綿的詩句。
這些都隻是猜測。
受世人敬重,去世後被宋仁宗賜谥“和靖先生”的林逋,隐于孤山。
一襲布衣,一葉小舟,林逋遍訪西湖的寺廟。鶴為信使,家裡有客來訪,鶴便飛至寺廟,喚他返回。
林逋終生不以功名為念,不為世情所擾,身心俱輕。
梅開時節,他倚于樹下,鶴翔于梅林。落英缤紛,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于林逋,擁有這樣的清歡,此生足矣。
然如林逋梅妻鶴子般,超脫世外心無挂礙的人,畢竟是極少極少的。大多的人,都在塵世裡日複一日地辛苦過活着。
詩聖杜甫,詩作關注民生,憂國憂民,風格多沉郁厚重。《客至》是詩人少有的,輕松歡快的一首詩。
經年的颠沛流離,詩人終于安頓下來,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了草堂。聞得老友路過來訪,自是十分欣喜。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草堂依水而建,時有水鳥翩然飛舞。聽聞客人要來訪,清掃屋前落滿花葉的小徑,打開關閉的門扉靜候。
集市太遠,招待客人隻有簡單菜蔬,家裡的陳酒。客人若願有人助興,隔着籬笆圍牆,喚來鄰居一同暢飲。
在草堂,杜甫過上了久違的恬淡安甯日子。田園農家,淳樸民風,他擁有生命裡難得的片刻清歡。
記憶中,年幼時村舍農家,多有世俗活潑的清歡。
屋子前後,随意種些菜蔬,數日便是一片蔥茏葳蕤。想吃蔥,就拔一根,想吃菜,就撅一把。
花草也繁盛。五月槐花香。七月合歡開,夏雨過後,粉紅小傘就落了滿地,絨毯一般。
鄰家時常走動,小孩一起玩耍。誰家嫁女娶媳,同族的,異姓的,都來幫忙。整個村子都籠上了一層忙碌喜慶。
古時江南,在詩人陸遊的筆下,另有一番雅緻清歡。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霁》
上任嚴州知州前觐見皇帝,詩人暫居西湖客棧。人雖閑散,心卻苦悶。本是欲解胸中塊壘,無意間抒懷的一首詩,因語句清新自然,廣為世人傳誦。
一夜的春雨綿綿,聽雨敲軒窗。第二日,雨後初晴,深幽小巷,有人叫賣杏花。閑來無事,鋪開宣紙書寫幾行草書,臨窗細品清茗一盞。
詩句裡的煙雨江南,分明是一幅素雅山水畫。
江南水鄉的清歡,是明前茶的清醇,茉莉花的芳香,吳侬軟語的柔媚。
看過一段視頻,江南大都市的街頭,銀發老奶奶賣栀子花。小花苞串起,做了花兒手镯。大朵的栀子花别在衣衫。
有善良好心的女孩,心疼賣花奶奶,買了些花。女孩問奶奶,年紀大了為何還要如此辛苦。
奶奶說,我願意做事。你不曉得哦,今生賣花,來世漂亮。
今生的辛勞看得如此雲淡風輕,未知的來世又安排得如此完美妥帖。一世從容,賣花奶奶定是個深谙清歡滋味的人哪。
布衣蔬食,可樂終身。果真,人間有味是清歡。
作者:童話。北方女子。原創,未經授權,其它平台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