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這個對比體驗測試?
去年小米淨水器一代發布之後,經過測試和體驗我覺得很值得購買,于是給自己的老丈人家買了一台。去年年底的時候買了房子,打算今年開春裝修,淨水設備是必須的,但做為新裝修的考量,當時的小米淨水器根本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内,我肯定不會把這麼一個大家夥放在台面上,而且還在水龍頭上接一根醜了吧唧的管子。但基于對淨水器設備的了解和學習,以及使用小米淨水器的體驗,我在選擇新的淨水設備的時候,将四個指标列為必備,一是無桶(有桶占地方,而且存水更容易有二次污染的衛生隐患);二是低廢水比(1:1廢水比,至少400G的流量指标);三是廚下式淨水器;四淨化方式必須是反滲透式。
市面上滿足這四個指标的産品其實并不多,而且價格普遍都在3000元以上,實在是不便宜。經過對比之後,雙11的時候我以2480元的價格在京東買下了佳尼特CR400-C-C-6反滲透淨水器,之後一直囤在家裡等待安裝。選它原因有二:一是佳尼特屬于AO史密斯的子品牌,因此有一些對大品牌的信任感;二是它的價格确實是市面上最便宜的(除了淘寶上那些自己組裝的貓貓狗狗的品牌不算)。
囤貨囤了四個月之後,小米的朋友跟我說小米即将推出廚下式的淨水器,并且說對自己的産品十分有信心,願意和市售的任何産品進行對比,于是做為一個實際的消費者和淨水器潛在用戶,就有了現在這篇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和我自己購買的佳尼特CR400-C-C-6的對比體驗。
小米淨水器 廚下版 小米智能家庭App衆籌中,衆籌價格1999元
小米淨水器廚下版 VS 佳尼特CR400-C-C-6重點參數對比:
廚下式小米淨水器和台面式有什麼不同?
1、安裝方式不同
之前的小米淨水器是放在台面上的,安裝十分簡單,用戶可以自己簡單方便的完成,适合廚下沒有空間的後裝淨水器的用戶,或者出租房用戶使用,可以方便的移動,但缺點是占用較大的台面空間。
廚下式小米淨水器放置在水槽下方的空間中,需要專業師傅上門安裝,淨水器主機完全隐藏,不占用任何的台面空間。缺點是對安裝環境有更複雜的硬性要求,需要廚下有電源,而且水槽需要開孔,比如老式的陶瓷水槽,就是無法安裝的。
2、進出水方式不同
小米台面淨水器的進出水均為自來水龍頭,采用觸控操作切換自來水和純淨水。在關閉水龍頭的時候,小米台面淨水器内部是沒有水壓的。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入水管世界接在水槽下自來水管上,需要單獨安裝一個三通,出水則是一個獨立的純淨水龍頭。廚下式小米淨水器,内部是時刻有水壓的,隻要打開純淨水龍頭,立刻流出純淨水,使用更簡單。
3、廢水排放方式不同
小米台面式淨水器有單獨的排水管,通過吸盤可以吸附在水槽側壁上,也可以用容器将廢水收集起來再利用,比如澆花、擦地、沖廁所等等。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排水管直接從下水道排走,不方便收集再利用。
4、新增智能純水提升技術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新增了智能純水提升技術,水質好的時候會提升純水量,普通模式下純水廢水比1:1,出水量1.0L/min,提升模式下純水廢水比2:1,同時純水的出水量可增值1.4L/min。而台面式淨水器無純水提升技術,純水廢水比固定1:1,純水出水量固定1.0L/min。
5、新增RO濾芯自動沖洗功能
RO濾芯過濾精度很高,過濾孔很小,很容易被雜質堵塞,造成出水量減少。由于前面所說的安裝方式和進出水方式不同,台面式小米淨水器不使用時内部是沒有水壓的,所以隻能在使用時通過水流沖洗這些雜質,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2-3天不用,我們打開純水時頭半分鐘顯示水質是不合格的原因。
而廚下式的小米淨水器内部随時帶有水壓,則可以按多次用水或長時間用水後自動對RO膜進行沖洗,沖洗的廢水直接排走。這樣就不會有打開純水龍頭顯示水質不合格的情況發生了。沖洗模式肯定會更加廢水,但沖洗時間很短,基本也是使用無感的,并不會造成過多的浪費。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和佳尼特CR400-C-C-6的對比
↑小米和佳尼特CR400-C-C-6的外包裝對比,兩者的包裝精細程度和内部防震處理都做的不錯。佳尼特外包裝上是明顯的AO史密斯的字樣,其做為AO史密斯子品牌體現的很明确。兩者的分量都是很沉的,成年漢子搬起來都費點勁,妹子基本就不要想了。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小米的開箱和産品細節設計部分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内部的全部附件如圖所示,隻有一個主機、4個濾芯和一個裝着水龍頭以及其他附件的紙盒。
↑主機和四個濾芯均采用真空包裝,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衛生,避免二次污染。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濾芯采用一體式設計,外殼和内部濾材不可分離,且進行了水密設計,換濾芯時不會有水漏出來,這點做的很到位。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随機自帶的水龍頭采用304不鏽鋼制造,手感非常好,一上手就知道是高品質的東西。雲米科技透露這個龍頭他們花了很大的成本制作。轉動出水管和開關,順滑細膩的手感讓我很喜歡。
↑左側為小米淨水器的304不鏽鋼龍頭,右側為普通的銅材質龍頭,相比較之下不鏽鋼材質不含重金屬鉛,更加的衛生和安全。
↑在水龍頭的底部引出了一根線,我之前沒鬧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一根線的存在,直到安裝上之後,又給了我一個小驚喜,稍後為大家解密。
↑小米淨水器中的其他附件,包括三通以及管路的連接插頭,總體來說附件還是比較少的。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本體,和台面式淨水器外觀完全一樣。
↑插入濾芯的方式也是和之前一樣,用戶可以輕松的自己進行更換。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水管和電線依舊從機器後方引出,和台面式不一樣的地方隻是沒有了原先接在水龍頭上的組件。
↑由于涉及到安裝以及不同管路的區分,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三根管子(純水管、進水管和濃縮水管)分别用标簽明确的進行了标注,并且顔色、粗細均不相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安裝失誤。
(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國内某知名品牌的淨水器,安裝人員在安裝時誤把濃縮水管當成了純水管,直到有一次更換濾芯時檢測水質才發現這個安裝失誤,導緻用戶喝了3年的濃縮水……最終這個品牌被起訴,賠償了用戶十餘萬元的損失)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背後有一個電線接口用來連接水龍頭
↑這就是小米淨水器附帶龍頭的令人感動的小細節設計,水龍頭底部設計了一圈燈光進行提示,藍色代表水質正常,橙色代表水質不合格或需要更換濾芯。看到指示燈提醒,再打開App查看具體信息,很是智能和方便。最關鍵的是這一圈指示燈質感做的真的很棒,亮起來很漂亮。
↑佳尼特CR400-C-C-6的包裝拆開後,裡面的部件比起小米要多了不少,堆了滿滿一桌子。從觀感上來說,就容易讓人覺得安裝難度較大。
↑佳尼特CR400-C-C-6是那種所謂的“公模”淨水器,機身的各種型材管路都是有現成的解決方案的,廠商隻需拿來稍作改進,換上不同的水泵、控制器等部件就可以完成“産品開發”,在成本控制上很有優勢。可以看到佳尼特這款淨水器的水泵上明确标識着AO史密斯的标志。
↑下方的三個濾芯桶和淨水器的接口,安裝時需要注意墊上随機附帶的密封圈,否則無法保證密閉,會引起漏水。
↑安裝濾芯時在濾芯桶上的橡膠密封圈
↑佳尼特淨水器隻有RO濾芯和活性炭濾芯采用真空包裝,兩個PP棉濾芯采用的隻是普通的封塑包裝。需要注意的是其RO膜是帶水的真空包裝,也就是說拆開之後裡面是潮濕的。相比較小米那種幹燥真空包裝,對封裝時的環境要求更高,否則在長時間存放下比較容易滋生細菌。
↑佳尼特的龍頭是絕大部分淨水器附帶的那種樣式,現在我家裡四五年前安裝的淨水器的龍頭就是這樣的,雖然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但質感真的沒有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的龍頭好。
↑附帶的濾芯桶拆卸工具,不借助工具是很難進行濾芯更換的,這也是小米淨水器和這種公模淨水器比較大的差别之一。
關于安裝
↑如果您之前沒接觸過淨水器,第一次看到小米淨水器覺得這玩意真不小,但其實和大部分廚下式的淨水器比起來,小米已經算是比較小巧的了,加上無桶的設計,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約廚下的空間。
↑小米廚下式淨水器不需要固定安裝,可以放在任意的位置,隻要地面平坦即可。佳尼特這種淨水器由于底部僅靠三個濾芯桶與地面接觸,且重心較高,因此必須通過螺絲固定在櫥櫃内壁上,否則工作時水泵電機的振動有可能讓其傾倒。
能不能自己安裝呢?
我仔細閱讀了說明書之後,發現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和佳尼特CR400-C-C-6這樣的淨水器其實安裝過程也并不複雜,稍微有動手能力的朋友應該都可以自己安裝,需要注意的隻是三通閥/水龍頭是否漏水,純水管、入水管、濃縮水管不要接反等。如果為安裝簡易度打個分的話,我覺得小米台面式淨水器為90分,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為80分,佳尼特淨水器為60分。
我們再從内部構造方面簡單對比一下兩款淨水器
↑佳尼特CR-400-C-C-6采用公模設計制造,内部的管路和電路縱橫交錯,比較複雜,我大概數了一下,各種水管的接口至少有30個。有不少水管位于電源、電機和控制器的上方。
↑而小米廚下式淨水器也采用了和之前一樣的專門的集成水路設計,且電路部分都設計在水路的上方。機身内部大概數了一下所有的水路接口不超過10個。
首先我肯定的是,不論小米還是佳尼特,或者其他市售的淨水器,能上市售賣都是符合國家标準的産品,我目前自己家裡使用的也是這種公模淨水器,幾年下來并沒有出現漏水的情況。但不得不說的是,小米淨水器的設計集成度更高,更少的接口最大限度減少了漏水的可能性。并非說佳尼特或其他公模淨水器一定會漏,也不是說小米淨水器一定不會漏,但30個和10個接口,從概率上來說,也是接口越少漏水的可能性越低。畢竟淨水器這玩意一漏水就是淹了廚房泡了櫥櫃,還是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小越好。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我主要分3個方面進行,分别為淨化後水質、純水廢水比例和流量大小。對比産品除了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和佳尼特CR400-C-C-6,還引入了之前的小米台面式淨水器。看看它們的表現有何不同。
測試環境說明:北京清上園小區,測試時水溫9.5℃,标準的廚房環境安裝,自來水初始水質TDS值為158。我們使用550ml的礦泉水瓶做為測量廢水比和流量大小的參照容器。
水質對比
經過淨化後的水質對比,小米淨水器台面式和廚下式的TDS值均為3,佳尼特CR-400-C-C-6的TDS值為7,這都是十分優秀的成績,在10以下的TDS值區别我們可以忽略不計。從淨化效果上來說,三台淨水器的表現都十分不錯。
純水廢水比
我們使用兩個550ml的礦泉水瓶分别同時接純水和濃縮水,哪個瓶子先滿就停止接水。對比結果如圖所示,小米淨水器台面式的純水廢水比為1:2,小米淨水器廚下式純水廢水比為1:1.5,佳尼特CR400-C-C-6的純水廢水比為1:2。
流量測試
通過上面的視頻可以看到,小米廚下式淨水器和佳尼特CR-400-C-C-6接滿一個550ml礦泉水瓶用時42s(0.78L/min),而小米台面式淨水器用時51s(0.64L/min)。
我相信你看了以後肯定會有疑問,不論小米或佳尼特,廢水比和流量測試結果與标稱的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呢?這裡普及一個小知識
RO反滲透膜的特性決定其對工作環境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在水溫為25℃及以上時,其能達到100%的過濾效率,每下降1℃,效率減低約3%。我們以小米廚下式淨水器為例,測試水溫為9.5℃,反滲透膜效率約為54%,在提升模式下标準流量約為1.4L/min,用1.4×0.54=0.75,與測試出來的0.78L/min的流量大緻相符合。這也是為什麼流量和廢水與标稱值不一樣的原因。
事後與雲米科技技術人員确認,由于低溫環境下RO膜容易結垢,因此在市售小米淨水器廚下版上,将會有低溫保護模式,在水溫低于10℃時不會開啟純水提升模式,維持1.0L/min流量,1:1純水廢水比的普通模式。
後期使用成本
淨水器的後期使用成本裡最大的就是濾芯的更換和維護。小米淨水器計算濾芯壽命依靠水量、時間和水質的智能計算,而佳尼特應該是靠時鐘來計算濾芯剩餘壽命的。
小米和佳尼特的濾芯價格如上圖所示,最貴的RO濾芯,小米的價格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小米淨水器可以很方便的實現自助換濾芯,簡單的一擰就下來了,而佳尼特則需要把濾芯桶擰開更換裡面的濾材。在水壓頂上來以後,真的很難擰開,真的是得用上吃奶的勁兒,即便是專業的師傅來,也難免會弄得一地水,這點确實不太方便。
智能方面:
這點不得不提,但也一筆帶過足矣。小米淨水器是一台智能設備,可以通過WiFi和小米智能家庭App相連,随時查看水質、濾芯壽命,并支持一鍵下單購買濾芯。相比較佳尼特就不支持這些功能了,水龍頭上也沒有指示燈可以方便的查看水質,一切必須要通過淨水器本體查看。
總結:
最後還是要談到一個問題,就是性價比,這也是小米最大的殺手锏。在天貓、京東這樣的電商渠道搜索,佳尼特CR400-C-C-6是無桶的低廢水淨水器中最便宜的選擇,但目前的價格依然要2699元。小米廚下式淨水器1999元的價格,結合其功能性價比不可謂不高。佳尼特在淨化效果上并沒有問題,和小米一樣表現優秀,純水廢水比、流量也都屬于合格或不錯的水平。不過其産品設計的精細度和合理性,則确實沒有小米淨水器廚下版表現出色。
小米淨水器廚下版優點:
市售最便宜的廚下式無桶400G淨水器
設計集成度高,使用體驗好
更換濾芯方便,可自己進行更換
智能App連接功能
1999元的購買價格以及後期濾芯價格均比較合理
小米淨水器廚下版不足:
不好買!缺貨!搶不到!抓狂……(如果随便買,那我現在沒想到什麼大的不足)
小米淨水器 廚下版 小米智能家庭App衆籌中,衆籌價格1999元
至于比佳尼特CR-400-C-C-6更貴的産品,其表現怎樣我并不知道,僅以這個産品的表現和價格,我認為其性價比是合理的,至于那些4000元以上的産品,如果性能也僅僅是和這兩款産品相當,那麼我覺得性價比不高。而小米能在1999元的價格做到這樣的淨水器産品,我覺得是性價比超高的。
最後總結一句話的購買建議:如果你想買淨水器,優先推薦小米淨水器廚下版,如果買不到,那麼佳尼特CR-400-C-C-6是個退而求其次的不錯選擇。如果你家裡實在不具備安裝廚下式淨水器的條件,那麼來個小米淨水器台面版,則幾乎是唯一的推薦選擇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