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正确區分上下聯

如何正确區分上下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41

上下聯的9種邏輯關系

一、并列關系

上下聯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語氣一緻,上下聯分别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個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題的稱為并列關系。

這種形式的聯語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關聯,不用關聯詞,稱意合法。

看遊俊作成都武侯祠聯: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現諸葛亮形象的兩個方面,“兩表”(即《前、後出師表》), “一對”(《隆中對》),對諸葛亮進行了歌頌。表現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績。聯語語言精煉,條理清楚,出語驚人。

此類對聯,濃筆重彩。形象鮮明,但如果處理不當,會有單調和重複累贅之弊。

二、連貫關系

上下聯按時間順序叙述連續的事件,或者按意義上的承接關系構成,稱連貫關系,關聯詞多用“已„„又„„”、“才„„又„„”等。

六、轉折關系

出句推出條件,對句卻從相反的方向去叙說,稱轉折關系。這種句法在對聯中很常見。常用關聯詞“但”、“卻”、“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發店聯: 雖為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上聯“毫末技藝”在于抑,下聯“頂上功夫”,意在揚。 再如:翁同龢自題聯:

文章真處性情見

談笑深時風雨來

此聯雖未用關聯詞,不難看出仍為轉折關系。

兩種境界有彌縷之感,但其轉折處卻是山回路轉,柳暗花明。關聯詞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對内容的處理以及作者的文辭好惡,此無定法。

七、選擇關系

上下句分别說兩件事,表示二者擇一,稱為選擇關系或稱取舍關系。

常用“甯„„不„„”、“與其„„不如„„”、“但”、“不”等,如: 甯為玉碎 不為瓦全 聯句以“甯„„不„„”關聯直抒胸臆,表現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英雄氣概。

再如一婚聯:

但求天長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這是一對身居兩地的新婚夫婦,為表達愛情的真摯而撰寫的對聯。

八、因果關系

出句和對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般出句講原因、理由,對句講結果、或做出結論,但也有倒裝者。

例如一棉花店聯:

聚來千畝雪

化作萬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說棉花大豐收的景象,後一句是果,是說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覺得冬天的嚴寒。

再如雁門關聯:

莫愁前路無知己

西出陽關多故人

此為因果倒裝句式,出句是結論,對句是理由,倒裝句式,可增添對聯的文學色彩。

九、目的關系

出句和對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動的關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對句是行動或措施,但也有互為倒裝者。

看下聯:

巧理千家事

增添萬戶心

出句說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動;對句說的是目的。

再看一聯:

忍令上國衣冠淪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此聯為石達開所作。出句是說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統治者)對我們的壓迫,意在行動起來;下聯說的是要達到的目的,此聯即為倒裝式。

更多詩詞資料,盡在:詩詞軒

如何正确區分上下聯(上下聯的9種邏輯關系)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