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18:53:52

【本文觀點】

唐詩中的“絕句”,有律絕,也有古絕。

【論據與論證】

律絕與古絕的體裁區别

律絕有嚴格的平仄押韻體裁規則要求,韻句末字隻支持平聲且在同一韻部。

古絕平仄不拘,押韻要求不嚴,平韻、仄韻、換韻、借韻、鄰韻都可以。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絕句全是律絕嗎)1

科學鑒别診斷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客觀量化标準

因為,平仄替、對、粘、律、韻,是格律詩體裁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要求;所以,是科學鑒别診斷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客觀量化标準。

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是格律詩四種基本正格的理論依據,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及平仄竿截句法,是格律詩四種基本平仄正格律句的正解,不是個人主觀規定的。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絕句全是律絕嗎)2

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書法版截圖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因為:

四種基本句式中,雙數位置平仄交替,簡稱“”,否則失替!

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簡稱“”,否則失對!

下聯第一句與上聯第二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同,簡稱“”,否則失粘!

格律詩四種基本句式中,單數位置平仄變格後,不能出現孤平、三字腳非律調,簡稱“”,否則出律!

格律詩韻句末字平聲且在同一韻部,簡稱“”,否則出韻!

所以:

平仄替、對、粘、律、韻,五者缺一不可,是格律詩體裁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要求,是科學鑒别診斷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客觀量化标準

【論據分析】

論據一

吾愛度中秋

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美景醉灘頭,

依稀故裡愁。

逍遙朋輩伴,

吾愛共中秋。

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正格

平仄仄平平(韻句),

平平仄仄平(韻句)。

仄平平仄仄(非韻句),

平仄仄平平(韻句)。

寬格

中仄仄平平(韻句),

平平仄仄平(韻句)。

仄平平仄仄(非韻句),

中仄仄平平(韻句)。

“中”字所在位置平仄可變,其餘位置平仄忌變。否則出現孤平或三字腳非律調之一!

仔細觀察研究,不難看出,橫線正格律句平仄忌變,其餘正格律句第一字“前寬”位置,平仄可變在寬格之例單數位置平仄變格後不出現孤平或三字腳非律調,就是寬格律句,否則屬于非律調(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紅燈停,綠燈行”,三歲小兒都耳熟能詳,自覺遵守,何況乎“孤平補救”論者呢?出律的“拗救體”、出韻的“仄韻體”、失替的“翻波體”、“偷春體”、“折腰體”,是平仄不拘的古體詩常見現象,張冠李戴為格律詩作僞證,格律詩平仄替對律粘韻基本規則要求幾乎全被一對一否定了,格律詩已被畸形怪體糟蹋得面目全非,傳統文化藝術瑰寶傳承堪憂!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絕句全是律絕嗎)3

三字腳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孤平被兩仄所夾,都屬于非律調(句)。

孤平定義:七言首三字位置例外,其餘位置一平被兩仄所夾

孤平定義必須接受實踐檢驗。有比較才有鑒别。真金不怕火煉,事實勝于雄辯,實踐驗證的才是真知!

這一定義,适合韻句和非韻句,涵蓋了王力孤平隻有五言韻句“仄平仄仄平”。犯孤平,毫無例外地不能順利通過正規詩詞網站高科技平仄工具檢驗,在格律詩創作審美實踐中每試不爽!

絕句和律詩是如何劃分的(絕句全是律絕嗎)4

萬國尚防寇仄仄仄平仄,根據詞意,“防寇”,“防”為平聲,被兩仄所夾,三字腳孤平非律調!

)仄()平仄(正格)

“1拗3救”的“本句自救”:

故(仄)園今(平)若何。

(仄)平(平)仄平。

顯然不在王力定義之例,但在啟功定義之例,實踐檢驗報告不支持王力定義,而支持啟功定義!王力定義概念不周全,事實勝于雄辯,不怕王力定義派和“拗救”論者狡辯!

中仄平仄

仄平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三字腳孤仄非律“救”三字腳孤平非律,出律“救”出律,傷了又傷,雪上加霜;病上加病,病入膏肓;神醫難解救,妙手難回春;“本句自救”不能自圓其說,“對句相救”更是荒唐可笑!

【律絕和古絕檢測鑒别】

評論區歡迎探讨交流如下問題:

1.五言律韻句末字能仄聲押韻嗎?

2.律絕五言句句式第五字平仄能變格嗎?

3.五言平起首句仄腳押韻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這是五言律絕還是五言古絕?

唐詩中的“絕句”全是律絕嗎?

4.王安石的《梅花》是律絕還是古絕?《梅花》·王安石(宋)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5.孟浩然的《春曉》是律絕還是古絕?

《春曉》·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登鹳雀樓》·王之渙(唐)

《靜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分鐘懂平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