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
“小年”曆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從臘月二十三到臘月二十九,磨豆腐掃房子,每天都有事情占着手,一直忙到除夕。
資料圖 馬銘言 攝
這個節日很有意思。日期不定,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則是臘月二十四。但不管怎樣,勞碌了幾乎一整年的人們,都會籌劃着過一個舒服的新年。
小年,正是過年的開端。
“二十三,糖瓜粘”
“過年謠”流傳于各地,個别字詞雖略有不同,但開頭一句幾乎都是“二十三,糖瓜粘”。所以說,“吃糖瓜”是小年很重要的一個習俗。
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麥芽糖,還要摻上一些黃米,熬制而成。它的粘性很大,如果拉伸成長條,就叫“關東糖”;搓成扁圓形狀,就叫“糖瓜”。
冬天可以把糖瓜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很堅實,但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涼涼的,脆甜香酥,别有風味。
資料圖。張鵬翔 攝
古時,糖瓜又叫“膠牙饧”,“饧”就是糖,名字就介紹了這種面點的粘性之大。大詩人白居易寫過一句“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饧”,說明這種糖在那時已經是比較流行的節令食品了。
祭竈送竈君
糖瓜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要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作為“祭竈”物品,送給“竈王爺”。
“竈王爺”又稱竈王、竈君。民間一直有這樣一個傳說:“竈王爺”原本是一位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最終淪落到靠乞讨為生。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家門口,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他仍有羞恥心,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便封為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每戶人家的善惡,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再回去。
民間年畫上的“竈王爺”,形象總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頭,有時候還配上“竈王奶奶”的畫像。依據風俗,人們要在小年祭竈送走竈王爺,還要端上一盤糖瓜。
資料圖 王中舉 攝
具體儀式,大概是先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竈神紮一草馬,然後把一塊黏稠的糖瓜粘在竈王嘴上,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即為“辭竈”。
民俗學專家蕭放說,祭竈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竈君的名稱在戰國時已出現。民間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人們擔心竈神打小報告,于是便跟它套近乎,俗稱“媚竈”。給竈王爺供竈糖時祈禱“辛甘臭辣,竈君莫言”,期待他上天後多說好話。
小年“忙年”:掃房趕塵貼窗花
在國内不同地方,小年的日期不太一樣。據蕭放考證,北方多是在臘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
“清朝以前基本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之後才出現了這種時間上的變化。”蕭放說,就這個民俗而言,文化空間會有地域性差異,裡邊折射的其實是曆史的差異。
資料圖 富田 攝
無論如何,小年拉開序幕後,人們正式開始“忙年”:打掃屋子,準備新年團圓飯的各種食材。祭竈之後,要“趕塵”,就是大掃除,家裡的銅器要擦的十分光亮,同時洗澡理發,寓意除掉過去的晦氣,迎接吉祥的新年。
“寫大字”也是過小年的一種習俗。這裡,“寫大字”就是寫春聯,貼在大門上的,會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句子,表現美好願望。手巧的人,已經開始做剪紙、貼窗花了。
“民間認為,送走竈神到過年這段日子,叫‘百無禁忌’,沒有竈神管着,做事情比較随心一點。”蕭放說,民俗有時也很有“彈性”,很有趣,“實際上是老百姓的自我調節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