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5 22:43:06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1

多囊肝多囊腎

腎髒正常MRI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2

MRI平掃時,T1WI由于皮,髓質含水量不同,緻皮質信号強度略高于髓質,皮髓質分界清晰,T2WI腎皮,髓質均呈較高信号而分辨不清,腎窦脂肪組織在T1WI和T2WI上信号均較高,腎血管由于流空效應而無信号,GD-DTPA增強檢查表現類似CT增強,正常MRU表現與正常IVU類似,可多角度觀察。

MRI顯示雙腎的位置,大小,輪廓及信号正常,T1WI皮髓質分界清晰,MRU可顯示集尿系統的正常形态表現,腎盂腎盞無積水擴張,輸尿管常為斷續顯影,為其蠕動并無完全充盈尿液所緻,膀胱充盈良好時邊緣光滑,增強多期掃描強調兩側皮質強化,實質強化的同時性和明顯強化的特征,腎盂期集尿系統内有造影劑充盈。

腎管交界部狹窄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3

左輸尿管上端先天性狹窄并腎盂高度擴張積水

本病是常見的先天性異常,在新生兒及嬰兒期是腎盂積水最常見的病因,梗阻的實際原因通常是狹窄,也可為迷走血管,纖維束帶等外壓所緻。盂管交界部梗阻皆表現為腎盂積水,新生兒期的肋腹部腫塊一半為腎盂積水所導緻,有時在出生前即經超聲診斷。

MRI及MRU表現為雙側或單側腎盂腎盞不同程度的積水擴張,腎盂擴張往往更重且向前移位,盂管交界部變鈍或呈鳥喙狀,當積水嚴重時腎實質變薄,合并感染時皮髓質分界不清,增強檢查強化程度減低,應該注意的是,由于輸尿管内尿液很少,所以MRU常不顯影,腎盂腎盞内繼發結石常為多發沙礫狀。繼發感染性膿腎時腎破裂的情況也應予以重視。

腎結石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4

雙腎髓質内可見多發微小結石影

本病約2/3位于腎盂内,多為陽性結石,腎結石可引起腎盂腎盞的阻塞,損傷和感染,若結石較大,位于腎盂内且活動度甚小,又未産生梗阻,感染或損傷,可以長期無明顯臨床症狀或僅有患側腰部隐痛或鈍痛。MRI并非腎結石的常規檢查。

腎結石的MRI表現:T2WI上腎盂腎盞内的低信号影,此為含鈣較高的結石,合并腎盂腎盞積水的情況很常見,MRU對于顯示上述兩種表現效果很好,結石類似造影時的充盈缺損改變,較小的結石需要觀察原始圖象。

腎結核

本病多為繼發性,臨床表現為尿頻,尿痛,膿尿或血尿,并有消瘦,乏力和低熱等全身症狀,腎結核初期為皮質感染,進展後蔓延至髓質,并形成幹酪性壞死竈,腎乳頭受累則發生潰瘍,繼而造成腎盞和腎盂破壞,纖維增生和狹窄,病變向下蔓延則引起輸尿管結核,腎結核病竈可發生部分鈣化或全腎鈣化,全腎鈣化腎功能喪失者稱為腎自截。

主要觀察描述結核的一系列改變;結核幹酪性膿腔邊緣不光滑,積水擴張的腎盞邊緣光滑,腎盂腎大盞壁常常增厚,内腔變窄,強化明顯,腎實質不同程度變薄,如果功能尚存,可有較正常稍弱樣的強化,MRI冠狀面增強掃描可以觀察到較大範圍的輸尿管結核性管壁增厚,強化較明顯,MRU重建可以得到類似IVU的圖象,典型清晰者表現同IVU。但是結核的鈣化,尤其是點片狀鈣化,MRI顯示不如CT,所以應該結合多種影像學檢查綜合診斷。

腎囊腫

本病是常見的腎髒腫瘤,多數位于腎皮質,呈圓形,單發或多發,腎皮質囊腫随年齡而有增加的趨勢,腎囊腫往往很小,直徑常<1cm,甚至僅為數毫米,有的單發性腎囊腫可以很大,常位于腎髒一極,邊緣光滑銳利。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5

MRI表現:不需要增強就可以診斷大多數單純性腎囊腫,多數為長T1長T2信号,邊緣光滑,合并出血或感染的腎囊腫,MRI可以顯示不同的異常信号,一般T1WI信号即有增高,應該注意觀察描述囊腫的位置,大小,數量,形狀,多發病竈者測量較大病竈徑線大小即可,應注意複雜性腎囊腫的信号改變,對于不典型病竈應建議增強檢查。

多囊腎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6

本病常合并多囊肝,此為先天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多囊肝是在多囊腎的基礎上基因突變的結果,并定位于16号染色體上,也有學者認為該病是由于胚胎發育不良所導緻,于胚胎早期管道形成時排列失常,造成無數迷管,于胚胎晚期未退化,且逐漸擴張成囊,成多發性囊腫病,根據發病年齡的不同,将其分為兒童型和成人型,本病多發生于雙側腎髒,可繼發感染,結石以及囊内出血和囊壁鈣化,也可以惡變,并有阻塞性黃疸及合并皮下囊腫的報道,臨床上早期無症狀,就診時腎髒功能已經不同程度受損,肝功能受損程度較輕。

MRI表現為雙腎增大和分葉狀輪廓,多發囊腫多數為長T1長T2信号,出血性囊腫可為短T1長T2信号或長T1短T2信号,增強掃描所有病竈均不強化,應同時觀察合并的多囊肝及胰脾多發囊腫。

腎癌

腎癌最常見的腎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中老年,男多于女,臨床典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腎癌可有假性包膜,血供豐富,大體病理切面為實性,常有壞死,出血和囊變,少數有鈣化,晚期腎癌發生腎周脂肪囊和腎周各間隙的侵犯,淋巴結轉移和腎靜脈,下腔靜脈瘤栓。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7

MRI表現:T1WI腎癌一般呈低信号,等信号時容易漏診,此時僅見局部皮髓質交界的消失,冠狀面對于腎髒輪廓的顯示更清晰;T2WI腎癌一般為不均勻較高信号,但有時為等信号或較低信号,注意觀察腎癌的假包膜,T1WI和T2WI均為低信号,增強掃描為必須檢查項目,可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增強,對于腎盂腎盞受壓和腎周腎窦脂肪受侵,淋巴結轉移或腎靜脈,下腔靜脈瘤栓等情況也應觀察描述,并進行腫瘤的分期。

膀胱癌

膀胱腫瘤中膀胱癌最常見,常見于40歲以上男性,臨床表現為血尿,可伴有尿痛和尿急,病理上主要為移行細胞癌,多呈乳頭狀向腔内生長,還可向外侵犯肌層,進而侵犯周圍組織和器官,部分膀胱癌呈浸潤性生長,造成膀胱壁局限性增厚。

本病的MRI表現主要為突入膀胱内的腫塊和膀胱壁的局限性增厚,平掃T1WI呈低信号時可能顯示不清,T2WI小腫瘤可能被尿液高信号掩蓋,所以增強掃描必不可少,MRI可以對腫瘤進行分期,判斷膀胱肌壁受侵程度,此時注意描述正常膀胱壁T2WI低信号帶連續性中斷,膀胱周圍脂肪受侵時T1WI或T2WI脂肪信号區内有低信号影。

腎上腺

腎上腺腺瘤

本病可分為内分泌腺瘤和無功能腺瘤兩大類,可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醛固酮,性激素等,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和表現,腎上腺腺瘤直徑大小在2—5cm之間,瘤内作為激素前體所積聚的脂肪比例較大,腺瘤常引起同側腎上腺的其餘皮質對側腎上腺皮質萎縮,兩側性腺瘤罕見。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8

MRI表現:醛固酮腺瘤T1WI為稍低信号,T2WI為等信号,注意瘤内的高信号脂肪影,皮質醇腺瘤T1WI信号與肝髒相似,T2WI等或略高于肝髒,低信号腫瘤包膜光滑完整,注意觀察描述腺瘤的位置,大小和信号改變,一般診斷報告并不說明其具體分類,需要結合臨床相關生化檢查。

嗜鉻細胞瘤

本病由嗜鉻細胞組成,常位于腎上腺髓質,多為單側性,也可見于雙側,在成人90%位于腎上腺,腎上腺以外的嗜鉻細胞瘤常在腹膜後沿交感神經鍊分布,此瘤多見于成人,此瘤因分泌兒茶酚胺,腎上腺素與甲基腎上腺素而産生陣發性高血壓為典型臨床表現,MRI橫斷面結合冠狀面掃描對于發現腫瘤和定性診斷有很大價值。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9

注意觀察描述嗜鉻細胞瘤的特征:T1WI低或等信号,T2WI信号顯著增高,瘤周常有低信号包膜,瘤内信号均勻或不均勻,壞死囊變區T1低信号T2高信号,合并出血T1,T2呈片狀高信号,雙側性嗜鉻細胞瘤并不少見,注意惡性嗜鉻細胞瘤和異位嗜鉻細胞瘤的情況。

腎上腺轉移瘤

腎上腺由于血供豐富,轉移瘤很常見,在血行性轉移的好發部位中占第四位,腎上腺轉移瘤常見的原發性腫瘤是肺癌,乳腺癌,其次是胃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腎癌以及黑色素瘤與淋巴瘤,腎上腺轉移瘤通常很少影響腎上腺功能,因而不見其本身内分泌症狀;僅有很少腎上腺轉移瘤産生腎上腺素分泌減少的表現。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10

右側腎上腺小腺瘤

應該注意描述腎上腺轉移瘤的特點,腫瘤一般為雙側性,邊緣較不規則,由于腫瘤出血壞死,信号較不均勻,T2WI信号較高,動态增強掃描轉移瘤一般強化明顯且持續較長時間,注意詢問病史,确定原發竈。鄰近其他髒器的轉移性病竈和腹膜後腫大淋巴結也應觀察描述。

前列腺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患者常見疾病之一,臨床診斷以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以及影象輔檢為主要依據,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恥骨聯合後方,是包繞尿道根部的實質附屬性腺,其後面較平坦,正中有縱行淺溝,将其主體部分分為左右兩葉,尿道從中穿過,前列腺肥大是中央區與移行區的腺組織,平滑肌組織以及結締組織的增生,包繞并擠壓後尿道,MRI多種方位掃描可以診斷前列腺肥大,并可以與大多數前列腺癌的鑒别。

前列腺肥大的MRI表現:前列腺體積增大,外形光整或不規則,向膀胱内突出呈分葉狀,一般可見中央帶腺體明顯增大,而邊緣帶腺體的高信号呈受壓變薄變窄的改變,但兩側通常較對稱,T1WI增生的腺體與邊緣帶無法區分,均呈較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I表現為以低信号為主混雜散在斑點狀高信号區,或者表現為以高信号為主,内見篩孔狀的低信号區,應該注意與前列腺癌的鑒别,必要時活檢。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男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肺癌,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2位,前列腺癌70%—75%發生于前列腺的周邊帶;原發于移行區者,往往與BPH伴發,前列腺癌的轉移途徑有直接浸潤,血行轉移和淋巴轉移,可侵及尿道,精囊,膀胱,骨轉移是最常見的血行播散,其部位依次為骨盆,腰椎,股骨,胸椎,肋骨。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11

前列腺癌病竈主要在T2WI上進行觀察,主要表現為高信号的周圍帶中出現結節狀或片狀低信号影,同時應觀察前列腺包膜是否完整,周圍的脂肪内是否有信号減低的浸潤改變,雙側精囊腺大小,精囊三角是否對稱,精囊腺信号是否異常也應觀察描述,此為觀察精囊腺受侵情況。應該注意的是T2WI上周邊帶低信号非前列腺癌的特異表現,有些少見病變如炎症,瘢痕,鈣化也可有類似表現,因此,前列腺癌的MRI診斷需要結合臨床及活檢。

子宮

子宮平滑肌瘤

子宮平滑肌瘤好發于30—50歲的婦女,按生長部位分為黏膜下型,肌壁間型,漿膜下型。多數患者有月經改變,表現為經量增多,持續時間長,間隔短,以黏膜下肌瘤及較大的壁間肌瘤常見,漿膜下肌瘤可無月經改變,病理上,子宮肌瘤由平滑肌組織及少量纖維組織構成,肌瘤周圍壓縮的子宮肌壁組織形成假包膜。

病例1:多發子宮肌瘤

應觀察描寫子宮的大小和輪廓變化,詳述子宮肌瘤的大小,數目和位置,T1WI子宮肌瘤等或稍低信号,境界不清,T2WI等或較低信号,可呈現渦旋狀改變。注意變性的子宮肌瘤信号不均,鈣化及透明變性在T1WI,T2WI上均為低信号,脂肪變性為高信号,壞死為長T1長T2信号,應注意子宮平滑肌肉瘤的瘤内粗大的血管和動态觀察時的突然增大。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12

病例2:多發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症

除了描寫子宮肌瘤的數目,大小,信号改變之外,對于不同類型子宮肌瘤應叙述其特點,黏膜下子宮肌瘤以窄蒂向腔内突出明顯,周圍有長T2信号的宮腔液體圍繞其大部分,應注意合并子宮腺肌症時的子宮肌層的條片狀信号增高改變。

子宮腺肌症

本病是一種婦科常見的良性疾病,發病率19%—62%。病理學診斷标準為距子宮内膜基底層以下至少1個低倍視野深處的子宮肌層中出現内膜腺體和間質,呈島狀分布,其周圍有增生肥大的平滑肌。子宮内膜異位的病因不同,以子宮内膜損傷學說占主導地位,沒有特異的臨床表現,可與多種婦科疾病尤其是子宮肌瘤并存。

注意觀察描述子宮腺肌症時子宮外形的均勻增大,子宮壁中央的肌層增厚,在T2WI上較低信号的子宮肌層内出現條片狀高信号,子宮腺肌病反複出血時T1WI可呈現不均勻高信号。

子宮頸癌

本病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列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發病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并在35歲和50歲左右雙峰分布,子宮頸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為陰道出血和陰道排液,其他非特異性的症狀為尿頻,排尿困難,盆腔疼痛,便秘和便血,MRI可直接顯示病變,可精确估計子宮頸壁受侵的深度,分期準确,宮頸内病變及明顯浸潤的腫瘤也應當用MRI來評估。

應描述宮頸癌時的宮頸形态改變,一般是增粗形成腫塊,T1WI一般為等信号,境界不清,T2WI顯示相對高信号,增強掃描信号低于明顯強化的子宮,對于腫塊大小,子宮,宮旁,膀胱及直腸是否受侵應一一描述。

卵巢

卵巢囊腺瘤

本病分為漿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約占卵巢原發腫瘤的1/4,雙側發生率約為15%,漿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可以并存,漿液性囊腺瘤呈單房或多房改變,黏液性囊腺瘤多為多房改變,好發年齡為20—50歲,臨床症狀有腹部不适或隐痛,腹部包塊等,少數伴有月經紊亂,漿液性囊腺瘤患者有時可出現腹水,病理表現:腫瘤切面為單房或多房性,囊壁光滑或有乳頭狀突起,漿液性囊腺瘤囊壁上皮為單層立方或矮柱狀上皮;黏液性囊腺瘤囊壁上皮為單層黏液柱狀上皮。

了解各種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8種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疾病MR診斷總結)13

右側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注意觀察描述卵巢囊腺瘤的大小及均勻液性長T1,長T2信号特點,同時應觀察描述囊腺瘤的分隔和乳頭狀壁結節,一般在T2WI上顯示清晰,黏液性囊腺瘤内有粘蛋白,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為高信号,此點可與漿液性囊腺瘤相鑒别。

卵巢癌

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卵巢癌的發病率僅次于宮頸癌,多數患者早期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診時往往已有盆腔廣泛轉移,卵巢癌來源于上皮,其組織類型多樣,其中漿液性囊腺癌所占比例較大,約占42%。腫瘤播散主要通過腫瘤表面細胞種植和淋巴轉移,血行播散少見。

注意觀察和描述腫瘤的性質,囊實性腫塊一般為囊腺癌,其邊界較清楚,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壁結節可融合成塊,同時應描述腫瘤的大小範圍,左右側起源,是否有盆腔器官受侵,出現腹水時應注意其T1WI,T2WI信号較一般體液高,為轉移性血性腹水。

來源丨翼展雲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