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重要古代文學常識

高考重要古代文學常識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30 02:56:37

高考重要古代文學常識(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常見錯誤)1

01

以今釋古

(1)南面,指擔任大臣,因為古代坐北朝南為尊位,大臣朝見天子時立于南面。

(2)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關進監獄,然後再做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

借鑒:例(1)中,“南面”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方位名詞,意為“南邊”;但在古代漢語中卻是一個動詞,意為“面朝南”,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理政時皆面朝南而坐,因此稱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為南面。

例(2)中,“關進監獄,然後再做考察”明顯不合常理,其實這裡的“考”不是現代漢語的“考察”之意,而是一個通假字,通“拷”,是拷打的意思。兩例均犯了以今釋古的錯誤。

02

張冠李戴

(1)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2)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廷舉行,由丞相主持。

借鑒:例(1)中的“武”不是指古代軍事家孫武,而是指古代明君周武王,古人常常将商湯與周武王這兩位明君并稱。

例(2)中,殿試又稱禦試、廷試,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因此主持人應當是皇帝,而不是丞相。兩例均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

03

特指泛用

(1)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确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

(2)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制,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3)前尹,在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尹”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簡稱。

借鑒:例(1)中,“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是不準确的,在太子必須經過正式冊立“被确定”成為“繼承君位的人”這一條件下,是不可能再用“太子”這一特定稱呼來指太子之外的“其他兒子”的。

例(2)中,我國封建王朝通常實行嫡長子繼承制,長子繼承制不準确。

例(3)中,說“尹”是知府的簡稱是錯誤的,因為“尹”這一職位是指少數特殊行政區劃的首長,而知府的使用面卻要寬泛得多,“尹”不可能是知府的簡稱。三個例子均犯了特指泛用的錯誤。

04

概念不清

(1)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诋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2)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職設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

(3)禁中,又稱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因所居宮室嚴禁随便進出得名。

借鑒:例(1)中,“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請求退職,這話是對的;但稱病的原因有很多種,隻說是因受到權臣诋毀不準确。

例(1)犯了增加概念内容的錯誤。

例(2)中,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是不準确的,因為決策中樞就不能稱為“有司”。

例(3)中,“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錯誤,應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宮苑”。

例(2)和例(3)犯了擴大概念範圍的錯誤。

05

生造臆斷

(1)踐祚,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台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

(2)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的影響也很大。

(3)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

(4)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學術派别的總稱,其中又以道、法、農三家影響最深遠。

借鑒:例(1)中,“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與“踐祚”無關,是憑主觀揣度添加的解說内容。

例(2)中,“職位很高”的說法是不準确的。這些近侍有些時候雖然對帝王影響大,甚至有不小的實權,但曆代政權為了防止他們胡作非為,都要限制他們的職位,否則将會影響政權的穩定。

例(3)中,“京”字單用可以稱國都,但“師”字單用,是不可以稱國都的。

例(4)中,諸子百家中道、法、農三家固然有比較大的影響,但說是最為深遠也言過其實,尤其是漏掉儒、墨二家更是不準确的。

例(2)、例(3)和例(4)中的相關判斷都沒有尊重客觀實情,而是憑主觀揣度作出的一種判斷。

06

混雜糅合

(1)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籍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2)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隻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3)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國時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

(4)太守,是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軍事、科舉等事務。

借鑒:例(1)中,土地、戶籍等職事屬于戶部,與禮部無涉。

例(2)中,“姻親”是由于婚姻結成的親戚關系,例如嫂嫂、舅母,它與血親不同,血親必須具有血緣關系,例如哥哥、姑姑。姻親與血親之間不是隸屬關系,而是并列關系。

例(3)中,“燕”不屬于“三晉”,“三晉”除韓、趙兩國之外,另一國為“魏”。

例(4)中,太守不負責掌管軍事和科舉,太守的職責是“治民、進賢、決訟、檢奸,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07

實例探究

(一)縮小概念的範圍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後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後,還需設置守陵奉祀的官員以及禁衛。

B.“株”,本義樹根,根與根間緊密相連,因而“株連”又指一人有罪而牽連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尹”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簡稱。

D.禦名指皇帝名諱,古代與皇帝有關的事物前常加“禦”字,如禦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尹,古代官名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知府,明清兩代府一級的行政長官。“尹”和“知府”不是同一概念。

(二)擴大概念的範圍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豪右,指舊時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漢代以右為尊,所以習慣上稱為“豪右”。

B.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于書信、表奏中作為敬詞。

C.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稱茂才,後世有時也沿用此名。

D.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

【解析】“京”“京師”均可指國都,如《張衡傳》:“因入京師。”“師”可指“軍隊”,如《曹刿論戰》中“齊師伐我”;也可指老師,如《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無“國都”一意。

(三)強加概念性質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系結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隻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裡強調未用東鄉君家錢财營葬。

【解析】B項,“它與血親有同有異,隻是血親中的一部分”理解錯誤。姻親與血親不同,不是血親的一部分。

(四)内容張冠李戴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一項是(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使國力趨強,稱霸西戎。

B. 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變法是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變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基礎。

D. 黥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上記号或文字并塗上墨,在刑罰之中較輕。

【解析】 “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五)解釋以今推古

下列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胡床,亦稱“交床”、“繩床”,是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睡具。古代詩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孔雀東南飛》中“捶床便大怒”。

B.“黜陟”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對官吏的降職或罷免。“陟”指對官員的晉升或進用。

C.翰林是我國古代文官,常為皇帝起草文書,參與修編國史等,并備皇帝咨詢。這一職位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唐朝。

D.“黃老”,指黃帝和老子,道家以黃、老為始祖,故稱道家為黃老。黃老之術始于戰國,盛于西漢,至東漢末年逐漸演變為自然長生之道。

【解析】“床”在古代是一種卧具或者坐具,在這裡“胡床”指的是坐具。

08

應考策略

01總結命題特點,探究命題走勢

1.命題方式——基本穩定

(1)命題立意: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中文化意義的能力。

  (2)題型:客觀題。

  (3)考查形式:從閱讀材料中選取四個能夠體現古代文化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文意,對其相關内容進行解釋,反映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然後要求考生選擇出不正确的一項。

  (4)賦分:3分。

2.測點分布——因料聚焦。

 古代文化常識點,其基本分布情況如下:

  (1)時間,如上元等。

  (2)服飾,如解褐等。

  (3)地理區域和行政區劃,如契丹、兩京、京師、三晉等。

  (4)流派、文體和典籍,如諸子百家、方士、四六之制、《春秋》《三墳》《五典》等。

  (5)法令制度,如(商鞅)變法、收考、株連、黥等。

  (6)科舉,如殿試、登進士第、狀元、茂才、保任、主司等。

  (7)禮儀,如南面、詣阙、赴阙、頓首、母憂、禮樂等。

  (8)稱謂,如字、以字行、谥号、廟号、禦名、車駕、陛下、辇下、殿下、姻親、豪右等。

  (9)帝王、帝制宮室,如殷纣、湯武、周公、武王、缪公(秦穆公)、踐祚、诏令、建儲、立嗣、遜位、嗣位、東宮、太子、居攝、近侍、禁中、中宮、陵寝等。

  (10)官署、官職及職事,如吏部、禮部、兵部、有司、教坊司、首相、當軸、前尹、令尹、太守、司農、就國、下車、追比、私祿、緻仕、移疾、告老等。

全國卷文言文閱讀文本均取自《二十四史》,而其均為紀傳體史書。基于語料的這一特點,皇權更疊、宮室風雲便成為傳主的時代背景,求學之路、為官之途便成為傳主的行事軌迹,衣食住行、人際交往便成為傳主的常态生活。

為此,測點呈現上述梯形分布格局是必然趨勢,它可以為我們确立備考複習的側重點提供有益的參考。

02優化備考策略,提升複習效能

古代文化常識的複習備考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為切實提高效能,可實施如下四條策略:

1.搜集——依綱扣本。高考考查的76個古代文化常識點基本都出自教材,如“契丹是古國名,後來改國号為遼,先後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生争端”,即可從課文《伶官傳序》中的“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一句及其注釋找到解答的依據。為此,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搜集必須依綱扣本,分門别類地加以摘錄。

2.整理——串點成線。對平時積累起來的零散的古代文化常識進行梳理整合,串點成線,整理出一套序列化的備考資料。如科舉四級考試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其要素有主試人、通過所獲資格、第一名稱謂等;中央行政機構“六部”線:“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要素有掌管職事、長官稱謂等。

3.識記——化整為零。

在高一、高二階段我們都是采用分散識記的方法,利用早讀和碎片時間對搜集起來的古代文化常識“即學即記”;那麼在高三階段我們就要采用集中識記的方法,将整理出的備考資料切分成一個個條塊,然後有計劃地對每個條塊集中強化識記,做到“日日清”“條條清”“塊塊清”。

4.靈活——依文解題。

對同一知識,不同的試題表述方式不同,即使記住了詞條的含義,如果變化了表述的方式,也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因此,對古代文化知識題,還需要靈活處理,以文解題。

如: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十六年六月遂因災異抗疏,劾妃父鄭承憲,言:“承憲懷禍藏奸,窺觊儲貳,且廣結術士之流。曩陛下重懲科場冒籍,承憲妻每揚言事由己發,用以恐喝勳貴,簧鼓朝紳。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宮與太後家亦謹避其鋒矣,陛下享國久長,自由敬德所緻,而承憲每對人言,以為不立東宮之效。幹擾盛典,蓄隐邪謀,他日何所不至?”。久之,疏論吏部尚書陸光祖,又論貶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朝右皆憚之。出按河南,歲大饑,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雲,登雲即進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雲巡方者三,風裁峻厲。以久之當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歸。尋卒。

(節選自《明史·陳登雲傳》)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中宮是皇後所居之宮,後來又可以借指皇後,這與東宮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樣道理。

B.陛下指宮殿中立有護衛的台階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D.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诋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解題思路 把選項的解釋放在語境中分析,文中陳登雲并未受到權臣的诋毀,所以移疾 “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诋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的表述錯誤。“移疾”指舊時官員上書稱病,多為居官者求退的婉辭。

【答案】D

附:文言翻譯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十六年六月因發生災害上書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暗藏另立太子之心,并且廣泛結交術士之流。當初陛下下大力懲罰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吓勳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本是皇帝敬畏綱德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這是由于不立太子的結果。幹擾(确立太子的)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幹不出來呢?”就了一段時日,他又上書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又上書建議降了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的職,建議罷免了應天巡撫李涞、順天巡撫王緻祥,彈劾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饑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糞,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立即上報給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發庫銀赈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于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09

1.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确的一項是()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的順序,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間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晉侯、秦伯圍鄭”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過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謙稱;“敢以煩執事”中的“執事”是指辦事的官吏,這裡是對對方的敬稱;“為趙宦者令缪賢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請荊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對人的敬稱,而“我自不驅卿”中的“卿”是妻子對丈夫的愛稱。

2.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确的一項是()

A.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其中變徵之聲聲調悲涼,羽聲聲調激憤。

B.在我國古代,“關中”多指函谷關以西,“山東”多指崤山以東,也就是函谷關以東地區,而“河北、河南”多指黃河以北、黃河以南,“江表”是指長江以北地區,“江左”是指江東,“淮左”是指宋時的淮南東路。

C.“尊”“卮”均是酒器,“鬥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飲酒器的總稱,“觥籌交錯”的“觥”則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而“不勝杯杓”的“杓”則是一種飲水的器具。

D.“玦”是環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飯的用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的“俎”是砧闆;“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确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隻稱《詩》,漢代被尊為經典,始稱《詩經》。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其中“風”大都是民間歌謠,“雅”是宗廟祭祀樂歌,“頌”是宮廷樂歌。

B.“總角之宴”中的“總角”是指少年時代,“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的“黃發垂髫”是指老人和兒童,“縱豆蔻詞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華”,是指女孩子十三四歲;“等終軍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歲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歲成年;“餘自束發讀書軒中”中的“束發”是指男孩子15歲左右。

C.《楚辭》收錄了戰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漢劉向輯。這些作品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後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或“騷體”。《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叙事詩。

D.“朕”本是第一人稱代詞,自秦始皇起專用作皇帝的自稱;“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是對死去的人的尊稱;“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的“從弟”是指一直跟随他的弟弟;“籍獨不愧于心乎”中的“籍”是項羽自稱;“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的“令”是對人的敬稱,如“令尊”“令堂”等;“盡西風,季鷹歸未”中的“季鷹”是晉人張瀚的字,古人稱字是尊稱。

4.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中的“結發”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發;“黃泉”是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迷信中指陰間,“上窮碧落下黃泉”中的“碧落”是指道家所說的天界。

B.“伏惟”是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說話,表示恭敬的習慣用語;“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中的“趨庭”是指快步走過庭院,表示對長輩的恭敬。

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農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稱乞巧節,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農曆每月十九,在漢代,這一天是婦女歡聚的日子;“淳熙丙申至日,餘過維揚”中的“淳熙”“丙申”都是年号,“至日”是指冬至日。

D.“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中的“黃昏”是指十二時辰中的戌時,相當于現在的19時至21時,“人定”是指十二時辰的亥時,相當于現在的21時至23時;“雞鳴外欲曙”中的“雞鳴”是指十二時辰的醜時,相當于現在的1時至3時。

5.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青青子矜”中的“子”是對對方的尊稱,“矜”是古代的衣領,“青矜”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裡指代有學識的人。

B.“祭酒”是古代的官職,指首席、主管,陶淵明就曾做過江州祭酒;王右軍是指王羲之,因為他曾做過右軍将軍;“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中的“丞”是古代輔助的官吏,一般為主官的副職,“主簿”是古代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司馬”是州刺史的副職,唐時實為有職無權的閑職了,白居易就曾被貶為江州司馬。

C.“山陰”是現在的浙江紹興,“夏口”是現在的湖北武昌,“錦城”即錦官城,是指現在四川的成都,“夔州”是現在的重慶奉節,“錢塘”“臨安”都是現在的浙江杭州,“建康”“金陵”“石頭城”都是現在江蘇的南京。

D.“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種祭禮,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山上洗濯,嬉遊,以祈福消災。

6.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浮圖(或浮屠)”是指和尚,“單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領,“阏氏”是匈奴單于配偶的稱号,如同王後,“獨有女弟二人”中的“女弟”是指妻子的弟弟;“行李之往來”中的“行李”是指出使的人;“府君得聞之”中的“府君”是漢代對太守的稱呼;“周郎赤壁”“劉郎才氣”中的“郎”都是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美稱。

B.“華山之陽”是指華山的南面,“漢陽”是指漢水之北,“衡陽”是指衡山之南,“江陰”是指長江之南,“洛陽”是指洛水之北。

C.“廬陵蕭君圭君玉”中的“廬陵”是籍貫,“蕭”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餘弟安國平父”中的“安國”是名,“平父”是字。

D.“臨川王某記”中的“王某”是指作者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隻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後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

7.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敕造”意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來是通用于長官對下屬、長輩對晚輩的用語,南北朝以後作為皇帝發布命令的專稱。

B.“萬幾宸翰之寶”中的“宸翰”是指皇帝的筆迹。“宸”即北宸,就是北極星,代指皇帝;“翰”是指墨迹、書法。

C.“堂前黼黻煥煙霞”中的“黼黻”是古代官僚貴族禮服上繡的花紋;“待漏随朝墨龍大畫”中的“漏”是古代計時器;“瑞腦銷金獸”中的“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是一種獸形的銅香爐。

D.“四書”,宋代理學家朱熹抽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編在一起,稱為“四書”;“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經典;“前四史”是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間由張玉書、陳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編纂的一部大型工具書,它是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

答案1.B(A項有兩處錯誤,第一處《左傳》不是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應該是孔子的《春秋》,《左傳》是第一部叙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第二處應該是東周二百五十四年的曆史,而不是二百四五十年。C選項最迷惑人,最後那個舍人不結合文章很容易理解為宦官,但它的意思是食客或者門客。因為這句話出自完璧歸趙,是介紹蔺相如出身的,顯然他是宦官缪賢的門客而不是宦官。D選項最容易排除,古代夫妻之間的愛稱是丈夫是“君”,妻子才是“卿”,所以選項說錯了。)

2.A(B項,“江表”是指長江以南地區。C項,杯杓:泛指酒器。D項,“鼎”“镬”均是古代烹饪器。)

3.B(A項,“雅”是宮廷樂歌;“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C項,《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D項,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親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即堂弟。)

4.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這是帝王年号和幹支兼用的紀年法。)

5.D(禊事,是指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

6.A(“女弟”指自己的妹妹。)

7.D(“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為前四史四本書。包括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範晔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