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粵語曆史文化用語

粵語曆史文化用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1:09:05

#2021生機大會#粵語裡面有種文化叫的"米"文化

粵語曆史文化用語(粵語裡面有種文化叫的)1

米因其在粵港人日常飲食的重要地位,而又被用來借指其它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如指錢财,

粵港人說有錢會說成“有米”,反之則“冇米”,而财路就稱作“米路”。

“有米”之人最怕的就是“捉隻老鼠入米缸”了。人所皆知,老鼠愛大米,詞語形容的就是引狼入室自取破财的舉動。“米”在粵語亦指“着落”、“結果”。

如“得米”,指成功、得手。

又如“煲冇米粥”,粥由米煮成,沒有下米又談何得粥呢?此語指說沒有眉目的事,或喻對毫無把握之事作無謂的空想。

“米”雖然重要,但米太多亦未必是件好事,假若被人“煮重(cung5)米”有時就很麻煩。“煮重米”原意是煮飯前下比平時多的米量,留客食飯時說上一句:“我煮重你米咖啦,唔好走啊!”由于此舉常是先瞞對方而下米,米已成炊時,客人隻好留下,因而“煮重米”可以說是善意地耍手段。如此一來,它又生出另一意思,就是在人背後耍手段,例如“煮重你米,預嚨咗你酒”,其中“酒”與“走”諧音,意為惡意中傷、逼走對方。此時,“留客米”就成了“趕人米”了。

  米亦不可亂食,例如“唔食廣東米”。香港在開埠之初,米皆來自新界及廣東,後人口激增,逢内地政局不安而輸港米量下降,才向越南、泰國、美國購入。時人稱之為“洋米”,又因慣稱洋人作“鬼”而戲之曰“鬼米”。“唔食廣東米”言下意為食“鬼米”。食得鬼米者,自不是人,即喻人去世。

“食塞米”亦不要得了。“食塞米”乃“食米食塞心肝”之意,即腦子被米飯堵塞,形容人無理智、愚鈍。同義的有“成(gau6)飯咁”,形容人木讷;“食枉米”,形容人白吃飯不做事。

米是與每個粵港人密切相關的食物,立心不良之人,借冒牌米發橫财,實在“衰到無涯”,終歸自斷“米路”,講古佬臨尾都要“噴”他們一句:“衰公,‘聽乞米’啦!”

有種稱謂叫"肥仔米",

有種大蟲,叫 "蛀米大蟲",嘲笑飽食終日,無所作為的庸人或諷刺屍位素餐的官吏。

有種收獲叫"得米",

有種米,叫"糯米雞"。

有種合作叫"夾米落镬",

有種嫌棄叫"嫌米貴",

有種壽星叫"倒米壽星",一些好心做壞事的人稱之為“倒米壽星”。

有種凄慘叫"乞米",即乞兒。

有種預知未來叫"問米",巫術的一種。

有種疑問叫"米問"即 “别問”,财路稱作“米路”。

要千方百計謀生,因此稱“搵米路”。

沒眉目的事,叫"煲冇米粥"。

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虱。

形容人白吃飯不做事,叫“食枉米”。

比喻人還年幼,不懂事,不近人情。粵語叫做"唔臭米氣"。

想占的便宜沒占到,還把前期用來做誘餌的投資給賠了,叫做"偷雞唔到蝕抓米"。

廣東人所說的粘米,其實是占城米,

香港有不法之徒就乘機“唱沙作米”,出售冒牌泰國米。“唱沙作米”比喻以假亂真、以劣為優,

粵港人有句“米貴大圍事”,“大圍”即所有人,米價升了,每個人負擔都加重,并非個别人的事。此句常用以安慰他人:無須緊張,形勢改變,其他人一樣受影響。唯獨可置身事外的是尚在食奶階段的孩童,他們是“唔嗅米氣”的,即連米飯的氣味都沒有嗅過,用以形容人沒見識、思想幼稚。

(聶巨平原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