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體寒該怎麼調理#
中醫上說,至寒至熱,治病救人!體寒都有哪些體現?肚臍下冷涼〈叫〉宮寒;肚臍上冷涼〈叫〉胃寒;腰上冷涼〈叫〉帶脈寒;肩上冷涼〈叫〉膽不通;手臂冷涼〈叫〉肺氣虛;頸部冷涼〈叫〉膀胱虛;手背冷涼〈腳〉氣不足;大腿冷涼〈叫〉脾胃虛;小腿冷涼〈叫〉腸胃虛!
女性體寒是很常見的,手腳冰涼、痛經、胃寒脹痛、怕冷都是體寒的表現。女性體寒不但影響美麗,而且還會影響生育。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體寒?該如何調理體寒呢?大家一起來看看!
測測體寒第幾級?
一、輕度體寒症狀
1、怕冷,手腳冰涼。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複期長。
3、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4、面色暗淡,無血色。
5、易疲勞,關節部位易酸痛。
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為輕度體寒。
二、中度體寒症狀
1、口腔内容易發炎,易長口瘡。
2、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脹。
3、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4、皮膚幹燥易幹裂。
5、腳後跟容易幹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6、愛吃水果、冰激淩等零食。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中度體寒症狀。
三、重度體寒症狀
1、下半身水腫嚴重。
2、尿頻,尿液不易排出。
3、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
4、起床時手腳發麻。
5、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
6、經常感到胃脹氣。
7、月經總遲到,常有血塊,易痛經;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重度體寒患者。
引起體寒的原因:
一、熬出内寒
在中醫養生看來,睡覺至關重要,晚上十一點前要進入睡眠。因為子時這個時候陰氣盛到極點,有一點陽氣初生,所以這是陰陽交接的時間,又是一點陽氣發芽的時候,隻有在睡眠中才能順利進行。
如果此時不睡覺,即把陽氣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長此以往,陰盛則陽虛,陽虛則寒。
二、穿出内寒
短裙、露臍裝、露背裝……夠性感吧,也夠凍人。而且露出的這幾個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
肩關節、膝關節就不用說了,這都是人體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風寒受涼。更要命的是頸背和腰腹,小腹為元氣的中心,身之重地,腰為腎之府,頸背屬于一身陽經之總管——督脈的位置,這些地方露着,您不受寒才怪呢。
三、吃出内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飲,是多少人的最愛,更有甚者早上起來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就這樣,長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來了。
四、虛生内寒
内髒一虛,功能與活力下降,内寒就會叢生。加之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對身體的正能量變本加厲地消耗。如果你還不注意養生,就會導緻耗的遠遠大于養的,就導緻内髒功能虛弱,内髒運轉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五、懶生内寒
動為陽,靜為陰,生命在于運動,隻有常運動,氣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現代人最缺的就是這個,在家歇着,出門坐車,上班一坐坐一天,總不動,氣血運行就弱,體力就會下降,内髒功能減弱,則寒從内生。
六、外寒傷身
這個外寒就是指外環境的寒,比方說秋冬氣溫下降,天氣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風寒,但有意思的是,現代人其實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
女性體寒容易得哪些疾病?
1、臉上黯淡無光
身體裡的寒氣對皮膚的影響很大,體溫低意味着血液循環就會相對較差,血液循環不好就不能以最佳的狀态為皮膚輸送營養,容易出現膚色暗沉,愛長斑,長痘,頭發易脫落、幹枯等情況,體寒越嚴重皮膚就越顯病态。
2、水腫型肥胖
體寒會讓身體中的血液流動量變低,這樣就會導緻血管收縮,淋巴循環阻塞,降低脂肪的遊離能力,更容易堆積起來,進而引起肥胖,尤其是腰腹部會出現更多的脂肪。且體寒會影響機體對水分的代謝,所以女性肥胖多為水腫型肥胖。
3、月經不調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經現象,而且多數是屬于寒性痛經,而這些體質虛寒,宮寒有着很大的關系,主要是出現月經量少,同時經血也比較不正常,另外還會出現經期提前或是退後的情況,這些都可能是因為女人體寒導緻的。
4、不孕不育
身體裡寒氣重的女性,會令子宮長年處于一直寒冷的環境中,慢慢形成宮寒,而宮寒又容易導緻月經不暢而痛經,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到女性的正常懷孕,研究發現,體質偏寒的孕婦更加容易出現早産的情況,且難産的幾率要比其他孕婦高2倍以上。
體寒該如何調理?
1、泡腳驅寒
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選擇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的效果最好,此時是腎經氣血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内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内血液循環。
2、姜糖水暖身
冬吃蘿蔔夏吃姜,想要從身體内部提升溫暖,利用生姜是良好的手段之一。生姜是一種溫性食材,能夠給人體帶來溫暖,平時要利用也非常簡單。比如可以用生姜和紅茶泡一杯生姜紅茶,或者可以加點蜂蜜做成生姜蜂蜜水,不但美味又能輕松攝取,對改善體内寒冷有良好功效。
3、注意保暖
很多女性都喜歡“為了青春美,凍死不後悔”。衣服如果穿得太少,無論采取怎樣的手段,身體都難以抵擋寒濕的侵襲,因此,穿足夠的衣服是保持身體溫暖的第一步,特别是在空調房裡!
4、少食寒涼
大多數女性的體質都偏寒,更應該少喝冰水、冷飲冰淇淋之類的飲料,對于螃蟹、苦瓜、西瓜、香蕉這類寒性食物,應該有節制地食用,切不可因為偏好而貪食。
5、多運動
慢跑、快步走等有氧運動會讓全身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減輕體寒症狀,長期堅持可逐漸改變寒性體質。但要注意避免進行高強度運動,否則容易“發洩陽氣”,反而加重體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