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雞随雞,嫁狗随狗”原是被我們誤傳的俗語,真實意思差别太大
古往今來愛情都是一種奢侈品,尤其是咱們的祖宗,一直秉承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在這種制度下面,有很多女子或者是男子對于對方的長相或是人品都是一概不知的,可以說是盲嫁了,如果男子不滿女子在婚後的種種行為,可以休妻,但是女子卻沒有這種權利,這個就是古代非常不好的一種制度。
後面就慢慢地衍生出一句話,叫“嫁雞随雞,嫁狗随狗”,意思其實不難理解,就是無論自己嫁給了誰,不管他是什麼樣子的人,都要跟他一起生活,就好比現在婚禮上,主持人問你“無論貧窮富有,疾病還是健康,你都願意不離不棄”這類詞語一樣的,但是,“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這句詞語,一開始的意思并不是這樣的。
他的原句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他的出處是《賣油郎獨占花魁》,“乞”的意思是乞丐,“叟”的意思是老人,這樣來講,就是無論你嫁給了老人還是乞丐,就要跟他生活一輩子,這個才是原句,隻不過随着時間的慢慢推移,再加上“乞”與“雞”讀着有點像,就漸漸的變成了“嫁雞随雞,嫁狗随狗”了。
像是這樣被我們誤傳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皮”實際上是“裨将”的諧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這句俗語的原意是指三個副将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人們把“裨将”說成了“皮匠”,因此,“三個臭裨将,賽過諸葛亮”才是這句諺語的原來的意思,而且諸葛亮跟臭皮匠有啥關系呢,這也不是一個專業領域的,更沒啥可比性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等于現在的學渣和學霸,那你認為三個學渣聚到一起,可以把選擇題正确答案選出來嗎?
下面這個才是讓人驚掉大牙的:“無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麼不通順的一句話,到現在了居然人們還在用,而且這句話也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俗語演變過來的,他大緻意思是,對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對敵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而且在很多名人的詩句中都能看到這句話的身影,雖然是家喻戶曉,但是卻不是正确的出處,他真正的讀法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重點在于“度”,根據我國的傳統儒家文化思想,應該教人們向善,而不是行惡,“無度不丈夫”教人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作用,希望君子在以後的道路上要心胸寬廣,不要做小人之事,而不是現在流傳的“無毒不丈夫”,讓人産生了負面的影響,成為了暴君、陰謀論和血腥者心胸狹隘的人的辯護詞,做人做事,有量無量很重要,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善惡。
我們做事要有正确的科學依據,要樹立正确的價值觀,不要被一些“旁門左道”給左右,更不要被“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給誤導,不要為自己的惡行找借口。
俗語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一般背後都包含了大道理,而像文中被誤導流傳下來的俗語其實是數不勝數,所以,真正的意思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理解,一些俗語不要拿來就用,最好要知道背後真正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