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悅讀國學。今天的内容是:有無相生是什麼意思,這個"生"字又該如何理解。
有無相生有,就是一切存在,一切顯現;無,就是本來具有,隻不過沒有顯現出來而已。
有,并不是固定不變;無,也并非空空如也
有,本來就有,不是憑空而來,事物,是呈現,或者說,顯現的狀态、
無,不是沒有,也不會憑空消失,隻不過事物不能顯現,沒有呈現,所以,無色無相,無聲無息,
但,無聲無息,無色無相,不代表不存在
表面看,有和無,狀态不同,但是,實際上,有和無,都是客觀的真實存在
有,存在于你的感官意識之内;無,存在于你的感官意識之外
或者說,有和無,本是一體,被你感官意識捕捉到的那部分,就是有,沒有被你感官意識捕捉到的那部分,就是無
有和無,二者的關系,就是可以感知,和不可感知,這樣的關系。二者本質上,渾然一體,沒有區分
所以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有和無的區别,其實就是名相上的區别。或者說,人感官上的區别,而已
我舉個例子。這就像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從不認識到認識,過去幾十年,你對他一無所知,現在你了解了,清晰的印象,那麼,無論過去一無所知,或者現在了如指掌,這個人一直自然而然的存在着,生活着,就是這個道理。
有和無,其實是一回事兒。事物存在的空間、形态、維度發生了變化,所以,人們從不能感受辨别,到可以感受辨别,再到無法感受辨别,這樣一個認知,所産生的區别,就是有無相生。實際上,二者,沒有本質區别,認知不同罷了。老子所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就是此意。
那麼,有無相生的"生",又該怎麼理解呢?
生,不是出生、降生、産生,而是化生,或者說,轉化。
有無相生,從本質上講,就相當于能量轉換
有無相生,外在的體現,是形态更改,實質上,是能量相互轉化
道德經所謂,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就是說,世間萬物紛紛擾擾,生滅不息,我觀察他們循環往複的過程,這個觀複,其實就是有無相生的具體體現。
作者的話很多人聽過一首老歌,姜育恒唱的,《驿動的心》。裡面有幾句歌詞,寫的非常好,可以說,是人生百态的真實寫照——
曾經以為我的家
是一張張的票根
撕開後展開旅程
投入另外一個陌生,
終點又回到起點
到現在我才發覺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這樣
一個階段的曆程,走到終點,同時意味着,下一個曆程的起點。
進一步說,根本就沒有終點。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經曆,不管多麼重要,都不是人生的全部,一切本來存在,你所失去的一切,都會在另一個時間空間,以另一種形态回歸。
我們千辛萬苦,處心積慮謀求所換來的,其實是我們本來擁有的,而那些永遠求之不得的,其實是根本不屬于我們的。所以一切結果,坦然面對,欣然接受,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
人所有的經曆,遭遇,身心的栖息之所。都是一個又一個漂泊的驿站,沒有常态,循環往複,
既然如此,與其浮躁、焦慮,不如靜下來,體會輕松,輕松才能自由,自由才會安穩。
也無需刻意尋找歸宿,心安即是家,心安即是歸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