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談談宋明理學的認識

談談宋明理學的認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5 01:22:12

“孔顔之樂”與宋明理學的精神追求

“孔顔之樂”到了宋朝才被正式提出來。第一個提出的,是周敦頤。根據程頤的回憶,當年程颢、程頤兩兄弟在十五六歲的年紀,師從周敦頤。周敦頤經常要求他們追問這樣一個問題:

“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這裡說到了兩個儒家聖人的快樂。一個是顔子之樂,一個是孔子之樂。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是安貧樂道的典型。而孔子自己呢?“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當枕頭,也能感受快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富貴,對于我而言就像天上的浮雲。

談談宋明理學的認識(劉立夫孔顔之樂)1

那麼,二程受到了周敦頤的影響沒有?“遂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二程在他的影響下,天天都在琢磨孔顔之樂,老想着要做聖賢,放棄功名利祿,連科舉考試也沒心思了。二程兄弟一生都把名利看得很淡,應該與周敦頤倡導的孔顔之樂有很大的關系。

巧合的是,程頤少年成名,竟然與周敦頤這段時間的強化訓練直接相關。二程兄弟離開周敦頤後不久,程頤入太學讀書,沒想到在畢業考試的時候,考官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顔子所好何學論。”于是,程頤有如神助,一篇美文橫空出世:

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顔子為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顔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談談宋明理學的認識(劉立夫孔顔之樂)2

大意是說,聖人孔子的門下,弟子三千,孔子隻為顔子一人點贊,稱他“好學”。要知道,孔門之中,六經人人皆通,而顔子與衆不同,他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原來,顔子所學,不在經典文字,而在追求聖人的境界啊。

程頤接着說,聖人不是天生的,隻要方法得當,人人皆可做聖人。具體的方法就是正其心,養其性,做到“中正而誠”,那就是聖人了。這些話,與周敦頤《太極圖說》非常相似。當時的主考官是胡瑗,太學的校長,“宋初三先生”之一。胡瑗出這道題來考太學生,主題也是做聖人,與周敦頤不謀而合,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讀書做聖賢是那個時代儒者考慮的“時代主題”。當胡瑗看到程頤的這份答卷後,極為驚異,立即通知程頤過來與他見面,并且當場拍闆,破格讓程頤在太學擔任教職,這是轟動一時的大事。

周敦頤經常要二程尋找孔顔之樂,對于宋明儒學的發展具有方向性的意義。漢唐以來的讀書人,大部分拿考試當敲門磚,會寫文章會作詩,至于人品,就難說了。理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周敦頤能夠成為道學鼻祖,關鍵在于他具備“聖賢氣象”。400多年以後,少年王陽明在回答什麼是“人生第一等事”的時候,也說要做聖賢而非考功名,答案幾乎完全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