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北京大興區全閱讀項目新課标培訓活動成功舉辦。活動中教育部語文課程新标準研制組核心成員陸志平作報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年版)的新發展,下面是文字整理版:(本文經直播視頻整理,未經陸志平本人審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年版是在2001年、2011年語文課程标準基礎上的一個新的發展。那麼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基本的課程标準,特别強化了我們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二是基本的課程标準,聚焦了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三是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優化内容結構;四是明确學業質量标準,引領考試評價改革,五是引領教學改革。
01、強化育人功能
課程标準是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定位有了非常清晰的表述,對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中的育人的重大主題和育人方式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表述和強化。
1.課程标準的性質與定位
(1)語言文字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那麼語文課程是這樣一門課程,那麼語文是什麼呢?其中講的語言文字運用又是什麼呢?“語言文字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些都深刻地揭示了語文課程在人的學習、成長、生存、發展過程中,在立德樹人的系統過程中,有着極為重要的價值和無可替代的地位。
那麼,什麼是語言文字呢?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語言文字運用
語言文字運用是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語言文字跟人類社會之間是有密切關系的,它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的交流溝通工具。它又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文化,它有負載着文化,它有傳承的文化。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符号。所以人類學家講,人類行為就是一個符号性,假如沒有符号就沒有人類了,而符号的表達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清晰分明的語言。所以說我們人類領先動物,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們有語言,所以所有文明的産生是永遠存在的符号的使用當中。
所以文化或者文明僅僅是特定的動物,就是我們人類一種生物學的保存生命活動所采取的一種特定的形式。就是說我們這個語言跟我們人類這個關系太密切了。如果說,一個人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就不能去跟别人交流和溝通,他就不能進入這樣的一個社會——人類社會。
(3)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所以語言文字的學習對人來說太重要了,語音文字的課程也是太重要了,在中小學的課程中,它的定位在哪裡?就是剛才說的是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運用一門課程,所以它不是語言文字課程,也不是學習語言文字的課程。
那麼它是什麼?它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
也可能我們到了大學會開語言文字課程。但在這是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在我們中小學,在我們普通高中,都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所以我們這個課程的性質和定位,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它本身又是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性的行為,所以它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它的綜合性、實踐性表現在什麼地方?
比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為它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所以它是綜合的、實踐的。它不光是一個簡單的工具,還承擔着其他的一些功能。那麼長期以來對工具性、人文情感,大家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語文就是工具,但是事實上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個交際工具它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方式,與人的社會活動分不開的。當然它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文化與文明的豐富,因此它的人文性是不可或缺的。
語言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是綜合的,同時也是參與實踐性的課程。因為它要培養孩子的實際能力,要孩子與别人交流溝通,這就是實踐。而且這種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也就是要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聽書讀寫的能力,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一種學習能力,而不是我們把這個知識告訴他,他就會了。
2. 強化育人功能
首先育人功能主要講述了語文課程對人的發展和民族振興這兩方面的功能。
(1)人的發展
育人功能中人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促進人的發展,語文課程緻力于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
第二個方面,是為學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思想基礎。
第三個方面是為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及學生的精神終身發展。
所以語文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過程中有非常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2)民族複興
課程标準裡面還專門強調了語文課程在民族振興中的功能作用。這個标準值得是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增強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
比如說我們的國家有960萬平方米,56個民族,但是我們國家推廣普通話,有通用的語音,所以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凝聚力。語言是維系社會最強有力的紐帶制度,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文字,才得以使我們2000多年、3000多年、4000年的文明史得以傳承延續;因為我們有這樣的語言文字,認識我們大江南北,把東南西北60萬平方公裡的中華兒女凝聚在一起。所以學好語文課程,對于增強民衆凝聚力、激勵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
所以語文老師一定不要妄自菲薄,隻有語文老師有資格教,因為語文老師是我們民族語言、民族文化的傳承者,能把我們的民族的語言、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一代一代的走下去。
3.重大主題
強化育人功能的第三個方面就是我們的育人的内容。而語文學習内容想要突出的重大主題,主要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三種文化。
其中,三個文化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段要求的強調
2.課程内容的“主題與載體形式”
3.根據不同學段特點,統籌安排各類主題的相關學習内容。體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作品,應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說明、記叙類作品,以及外國優秀文化作品,占30%——40%。
4.育人方式
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習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引導學生注重積累,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勇于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
(3)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閱讀興趣,提高讀書品位;
(4)充分發揮現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關于中國語文課程的育人方式的八個字,特别強調:以文化人和學以成人
第一、【以文化人、學以成人】(經典範例誦讀)
l 漢語言文字特點
l 中華文化傳統
l 教育傳統
第二、【文化沖突與重建】(語言知識 文學知識)、行為訓練為綱(聽說讀寫分項訓練)
l 工具性與人文性
l 知識本位與人本位
l 考試評價問題
第三、【融合創新,以文化人的新境界】(學習任務群)
l 素養性目标體系
l 整合性課程組織
l 實踐型學習過程
l 發展性評價體系
通過這四點基本實現語文課程的轉型,學科育人非常重要,價值和功能、方式很重要。
02、聚焦核心素養
從三個方面體現:
1.定義與價值
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2.内涵與關聯
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二者相互促進。語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語言學習與運用也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提升審美品位的重要途徑。語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載體 ,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文化積澱與發展的過程。在語文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
3.目标體系
語文新課标改變了2011版的目标結構安排,以語文核心素養為綱,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完善了素養型課程目标體系。按照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構建了課程總目标,分條表述,卻又相互關聯;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價值觀念有機融合。以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構建階段目标,以學習為主線,核心素養滲透其中。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陸志平:《課标修訂的整體思路》)
所以核心素養統領課程标準。
03、優化内容結構
1.學習任務群的設置(分為基礎型、發展型和拓展型)
2.學習任務群的價值
(1)重組課程内容
語文學習任務群以學習任務統籌學科邏輯、學習邏輯、生活邏輯,選擇、組織和呈現課程内容,改變了語文課程的文化構成和呈現方式,形成了新的完整的課程内容體系。
(2)重構教學單元
每個學習任務群都由若幹類的學習單元組成。學習單元以學習任務群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内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學習評價等各種單元元素,重構了教學單元。
(3)重建語文課堂
語文學習任務群引領語文教學改革,以學習任務統領課堂教學活動,再造課堂教學流程,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建立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語文課堂。
3.學習任務群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1)語文學習任務群也體現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地步,體現了從重視“原子化知識到‘重視核心素養的發展,體現了複雜思維思想、後現代化課程論,體現了建構主義、對話理論’真實情境中的深度學習”等新的理論,特别體現了語用學重視關聯性、情境、意義、語言運用的思想,體現了面向行動的語言教學新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年版)>解讀第六章》(陸志平)(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出)
(2)《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提出的面向行動的語言教學新理念
第一,要把語言學習者定型為人。
第二,任務可以使創造性的。
第三,把任務或者類似的任務按照類型來組織。
04、明确質量标準
1.内涵與表現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
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标準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内容,對學生語文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征的整體刻畫。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
四個學段的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标準之間相互銜接,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進階,為核心素養評價提供基本依據。
2.評價與考試
(1)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應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增強評價的科學性、整體性。可通過課堂觀察、對話交流、小組分享、學習反思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性表現,了解學生的學習态度和個性特點,考察其内在學習品質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采取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評價資料搜集和分析的途徑。
要合理安排不同類型作業的比例,增強作業的可選擇性,除寫字、閱讀、日記、習作等作業外,還應緊密結合課堂所學,關注學生校内外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設計出題考察、跨媒介創意表達等多種類型的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綜合學習的能力。随着學段升高,作業設計要在識記、理解和應用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空間。
(2)學業水平考試
階段性評價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選擇評價手段,可以采取紙筆形式,也可以設計綜合的學習任務,如誦讀、演講、書寫展示、讀書交流、戲劇表演、調查訪談等。
應關注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的階段性評價,采用讀書筆記、讀書報告會、讀書分享會等方式引導學生高質量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可通過觀察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等,評價學生跨學科學習的階段性成果。
05、引領教學改革
1.改變單元設計
2.改革課堂教學
把“碎片化的知識訓練”“支離破碎的文本分析”“寫作知識主導套路化的應試作文”
轉變為“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建立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課堂”“每堂課都是整體單元設計的一個部分,都是任務引領的連貫的學習流程中的一個環節”。
(1)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形成良好語感;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範,感受漢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語文基礎。
(2)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
(3)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味;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4)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讨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系;辨析态度與立場,辨别是非、善惡、美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負責人、有中心、有條理、重證據地表達,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
案例:“公德”辯論台
(5)整本書閱讀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适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讨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6)跨學科學習單元設計案例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内外、學校内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展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陸志平:《語文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
大單元教學設計堅持教學内容設計與學習行為設計的統一,以學生學習行為的設計為主線,牽動教學内容的設計。因此,需要依據課程标準,研究教學内容,研究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研究學生的生活,統籌考慮設計單元學習目标、單元主題、學習情境、學習任務與學習過程、評價與反思,保持這些單元内部因素之間的自然協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