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匡衡最終的結果

匡衡最終的結果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8 01:59:37

匡衡最終的結果(匡衡鑿壁借光千古流芳)1

相信大家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都學過“鑿壁借光”的故事,史書有着詳細的記載,“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說的是漢朝有一個叫匡衡的人,從小家境貧寒,父母無錢讓他進入學堂學習。匡衡白天給人家打工,因沒錢購買燈油,晚上就在家中牆上鑿一個洞,借鄰居家的燈光來看書。在今天看來,這俨然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曾激勵了無數人。

匡衡最終的結果(匡衡鑿壁借光千古流芳)2

可大家想過沒有,這個匡衡後來怎麼樣了呢?一句話來形容,“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敗名裂。”匡衡靠着苦讀,尤其拜入博士門下拼命學習《詩經》,讓他有了出頭的機會。當時認識匡衡的人稱贊道,“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然而,匡衡參加了幾次博士弟子考試都以失敗告終,好不容易中了一個丙科,被授予平原文學。考試不太靈,可進入仕途後,匡衡仿佛找到了靈感,官職不斷得到晉升,由光祿勳到禦史大夫,再到丞相,最後封為樂安侯。

匡衡最終的結果(匡衡鑿壁借光千古流芳)3

建昭三年(前36年),匡衡代相,漢元帝賜封安東侯。高處不勝寒,這一點在匡衡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位居高位,匡衡可能想到自己從“鑿壁借光”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多麼的不容易,于是如何保存自己就是匡衡需要考慮的第一要務。

漢元帝在位期間,宦官石顯擅權,經常陷害忠良,可匡衡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就尴尬了,作為丞相,有匡扶朝政的責任,于是朝臣們将匡衡與石顯視為“一丘之貉”。可能使用“一丘之貉”來形容匡衡有争議,但匡衡放任石顯陷害忠良。

匡衡最終的結果(匡衡鑿壁借光千古流芳)4

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即位,匡衡上奏“戒妃匹,勸經學,學威儀之則”,得到漢成帝采納。匡衡和其他大臣一起上奏,揭露中書令石顯的罪行,結果匡衡被其他大臣們一并彈劾。

剛開始漢成帝并沒有理會,反而盡全力保全他。次年,匡衡封地樂安侯國與當地臨淮郡發生土地争端,有人舉報匡衡多占土地達到了四百多公頃,外加匡衡兒子匡昌酒後殺人等。“諸事并發,匡衡惶惶不安,免冠待罪。後免官為民,病死家中。”

匡衡最終的結果(匡衡鑿壁借光千古流芳)5

縱觀匡衡的一生,最終從高官到貪官,到最終被貶為庶民,着實讓人唏噓。

參考資料:《漢書·匡衡傳》、《史記》、《鑿壁借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