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統美德被推崇

傳統美德被推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10:27

傳統美德被推崇?作者:胡宇齊近日,朝陽區高碑店村“孝悌園”内,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引發關注嘗糞憂心、為母埋兒、恣蚊飽血等高度還原典故的雕像,讓許多人質疑:都2019年了,還要大肆宣揚這樣的“孝道”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傳統美德被推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美德被推崇(傳統美德亟需時代表達)1

傳統美德被推崇

作者:胡宇齊

近日,朝陽區高碑店村“孝悌園”内,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引發關注。嘗糞憂心、為母埋兒、恣蚊飽血等高度還原典故的雕像,讓許多人質疑:都2019年了,還要大肆宣揚這樣的“孝道”麼?

作為元代的童蒙讀物,二十四孝的故事流傳已久,陷入争議也不是一兩次了。其中最廣為人知,莫過于魯迅先生的批評。在雜文《二十四孝圖》中,他毫不掩飾對故事的反感,并直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而随着時代進步與理念更新,今天再看這些孝道故事,更會感到别扭:其中有的包含人身依附的陳腐味道,有的超越常理、違背常識,更有甚者根本就是違法之舉。如今再原封不動地将千百年前的教化典故搬到公衆面前,引發吐槽抨擊,實不意外。

不唯孝悌,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中國傳統美德,無不寄托着國人樸素美好的情感。在這個“傳統文化複興最好的時代”,更多人珍視其正面意義,從中汲取撫慰心靈的力量。置身巨變的現代社會,面對如此旺盛的文化需求,通過一些恰當方式,宣揚美德、勸人向善,很有必要。但需要明确的是,那些誕生于千百年前的故事、标準、教條等,往往時代烙印鮮明,有無法擺脫的曆史局限,有些甚至幹脆就是封建糟粕,必須有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如若一提到宣揚傳統,便泥古不化、照本宣科,不僅會招緻反感與質疑,也會消解傳統中蘊含的美好。

與現代相遇,傳統美德需要尋覓時代表達,尤其要将其植根于日常生活,“接地氣”、近生活。比如,有人提出廣被認可的“新二十四孝”: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等;比如,有人錄了一段溫暖的家庭視頻:從還在上學的孩子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四代人在一聲聲“媽”的呼喚聲中,依次登場……看似尋常的場景,卻有打動人心、喚起真情的力量。這些事例說明,人們不是抗拒傳統美德,某些質疑更并非針對内核本身,而是表達形式之過。隻要尋覓契合時代的言說方式,找到有新意的視角、發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現有深度的思考,必能激起最廣泛的共鳴。(胡宇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