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祖母(原題:孤獨的柿樹)
於恢
老家院子裡有一棵老柿樹,在我出生之前它就長在這裡。聽母親說,這棵柿樹是曾祖父從野地裡撿回來的,沒想到栽下去竟然活了。真是奇迹!
這棵柿樹不算很高,但是它的枝葉很蕪茂。蒼老黧黑的樹幹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無論風吹雨打,總是毅然地挺立,猶如一位放哨的戰士。
夏天的時候,老樹的樹冠上長滿了濃密的綠葉。隻見每一片葉子都好像被油浸過一樣,每一片都綠得那麼深沉。怪道唐朝錢珝在寫芭蕉時形容道:冷燭無煙綠蠟幹。這些柿葉也是一片片的“綠蠟”啊!
旁邊的桃樹也開滿了滿樹的桃花,引得蜜蜂飛來采蜜。與滿樹“綠蠟”的柿樹一紅一綠,相映成趣,真是可愛極了! 我小時候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就可以吃到柿子了。但是剛摘下來的柿子是不能直接吃的,我們這裡都是用桑葉漤柿子,漤過的柿子才可以吃。
霜降前後是摘柿子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柿樹,枝杈上全是柿子。隻見一個個柿子圓鼓鼓、黃澄澄的,好像滿樹上都挂滿了小燈籠。 采摘的時候,家裡邊顯得特别地熱鬧。祖父、祖母、母親和我,全都來在樹下,仰頭看着那豐碩的果實,一邊高興地談論着。 祖父拿來一根長長的竹竿,竹竿的一頭綁着一圈很硬的細鐵棍,鐵棍下面圍着一個小口袋。祖父說,這樣柿子就不怕摔了。然後囑咐我準備好大盆,用來盛柿子。我早已把大盆刷洗幹淨,放在了柿子樹下。
祖父将柿子套在鐵圈裡面,利用鐵棍勾住柿蒂,然後用手一扯,柿子就穩穩地落在了口袋裡。 有的柿子好像熟透了一半,我就試着咬了一口,結果發現還是澀的。有的被鳥雀啄去了半邊,這樣的我們隻好扔掉了。 忙活了一下午,最後樹梢上隻剩下零星的幾個了。因為枝梢比較細,鐵圈勾不住,所以我們就用鐮刀連枝帶葉一齊割斷。
有時不小心把柿子掉在了地上,就摔出了一道裂縫。 祖母說,這樣的柿子不能漤了,回頭用線吊在牆上,讓它自己熟透,秋天咳嗽的時候,可以用來治咳嗽。 我問祖母,怎麼治? 祖母說,沖茶喝就行,要不直接吃也行,這柿子可是好東西,連那葉子也可以泡茶喝。 我問祖母,到哪裡去摘桑葉? 祖母說,村南地頭就有,這一大盆柿子,用一筐桑葉就夠了。摘完了柿子,我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少說也得有将近二百個。祖母說,漤完之後,給你姑姑家也送點,下剩的就拿到集市上去賣。
采來桑葉那天,已經是傍晚了。祖母坐在竈台前正拉着風箱燒水,這風箱很好用,使起來呼呼生風,把鍋底的火吹得非常旺。 父親跟祖父正在院子裡刨土,準備把一口小缸埋進土裡。刨好了坑,父親先在坑底墊上麥稭,然後把缸放進坑裡,又在缸的四周塞上麥稭和破棉花。 我問父親,這是做什麼?
父親說,這樣是為了保溫。 水燒好之後,父親将洗好的桑葉放進缸裡,随之注入熱水。過了一小會兒,父親試着把手伸進水裡,點頭說道:“嗯,可以了”。 說着,就把柿子小心地放進水裡。等到快放滿的時候,又在上面鋪了一層桑葉,然後又加了一些熱水。最後,才用塑料布紮緊缸口,上面再蓋上木闆。
我問父親,什麼時候才可以漤好? 父親一邊往木闆上填土,一邊說:“二十四小時之後,等到後天就可以吃了”。 祖母說,柿子雖然好吃,但是千萬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 父親也說,吃柿子也不能喝啤酒,這東西雖然可口,但是卻萬不可貪嘴。
後來,我們搬進了新的宅子。那棵柿樹也留在了空蕩蕩的院子,獨自挺立在風雨之中。 時光荏苒,獨自求學在外。有關童年的印象也逐漸淡出了記憶,然而竟還有揮之不去的。
直至走入社會,有一天,寓居在狹小的室内,忽然想起了老家院裡的柿樹。 夜來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意興蕭索,輾轉難眠。于是披衣起坐在寫字台前,望着黑魆魆的天空,隻有閃電時不時地照亮窗台。我覺得是時候該回家看一看了,也不光是為了那棵柿樹,還有,我年邁的祖父跟祖母。
補記:近來回家看望祖母,隻見祖母老矣,背駝眼枯而欲哭無淚。吾乃落魄之孫,所幸衣食有餘,今聊記于此,以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