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人間四月清明節,凄風冷雨祭親人。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十三年了。總感覺他仍生活在我們身邊,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見:那微微彎腰、手背在身後的身影,永留心中……
死亡不是永别,遺忘才是。
感謝父親!
感謝父親——給了我們珍貴的生命,把我們帶到這人世間:經風雨、見世面、增長才幹;教我們學會生活的本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
父親給了我們優秀的基因、高貴的人格、睿智的大腦和明亮的雙眼,使我們在這”複雜多變”的當今社會,少走彎路,有尊嚴地活着;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落井下石,更不同流合污。像父親一樣正直、善良,憑借一己之力,視工作為快樂、把生活當成享受……活得清醒而從容。
感謝父親——讓我們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那個紛擾多變的離婚風潮中,為我們保留了一個完整幸福的家。讓我們兄弟姐妹仍能随時聆聽父母的教誨、唠叨和訓斥接受父母的棒打、規勸和懲戒,在父母的庇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份閱曆,已成為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讓我們深思人生的意義和幸福的永恒。
感謝父親——給了我們健康的身體,富足的食物、溫暖的毛衣、悠揚的琴聲、铿锵有力的秦腔和雷打不動的讀書習慣……在那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裡,物質匮乏、文化貧瘠、精神壓抑……但父親總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家裡孩子多,糧食不夠吃,因為有父親,我們沒有挨餓。作為食品公司的副經理,每年哈拉峻鄉的冬宰,父親是必去的:帶回的牛頭、牛蹄、牛肚……讓我們的餐桌豐盛、飽了口腹。當然,我們也永遠忘不了兄長在狹窄的房間、昏黃的燈光下、鐵皮爐旁,清洗牛肚的情景:三哥拉着,二哥用刀刮着、洗着,以至于三哥打盹的境地。
記得我穿的第一條毛褲,就是父親把羊毛撚成線,經過漂染,一針一線織成的;忘不了,父親盤腿坐在床沿織毛襪子的情景;忘不了,父親搖頭晃腦教我們背《三字經》、唐詩的情景;忘不了,在那些特殊的日子裡,家門口牆壁上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家裡卻是琴聲悠揚、歌聲嘹亮。如此操守和修煉,讓我們受益終身。
感謝父親,我們現在雖已年進甲子、古稀,但身體依然硬朗、結實,精神依然愉悅、豐盈。面對人生的溝溝坎坎,已然是心境恬淡,滿目青山夕照明。
感謝父親——給了我們愛心和親情。寬容、博大的胸襟,從我記事起,每逢年節,父親都要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資助家鄉的姑姑、伯伯、舅舅;從家鄉接出侄子,幫助他們就業、成家……這一切的耳濡目染,也成就了我們做兒女的愛心、善良和寬容。
現在社會上盛行“父母在、兄弟姐妹是親人;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可我們兄弟姐妹:血脈相連多福瑞,自始至終親情濃。這得益于父親的傳、幫、帶,良好家風的熏陶和傳承。
感謝父親___給了我們藝術和文學的天賦。現在兄弟姐妹聚會,我們各自吹拉彈唱跳就是一台小型晚會。去年幹休所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活動時,我們兄妹、家人各個是主力軍,赢得大家贊許。是父親培養了我們愛讀書、善觀察、理性、缜密思考的好習慣。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岔路口,不迷失方向;找準自己的坐标:家庭幸福、事業有成,有始有終,平安抵達終點。
感謝父親___因為有了父愛的滋潤,讓我們的人生厚重,精神畗足,清白高尚。父愛鞭策着我們不敢懈怠、不敢偷懶,因為學無止境。蘇格拉底曾說,“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無知”!所以,即使人生已步入慢車道,我們的信念和理想、不變的執著和追求,仍會讓暮年的每一天都豐富多彩,讓人生的每一首歌都悠遠清亮。
一份懷念,一份牽挂,一份追思,一份感恩!
值此清明節,願父親的在天之靈,蔭蔽後世子孫,福壽綿延;
願我的兄弟姐妹,更加珍愛生命、關注健康、心手相牽、過好每一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