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應屆生來說,研究生和公務員都是自己不錯的選擇。
應屆生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優勢幾乎是相同的,一方面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尚在,進行備考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政策對應屆生有優待。相比于往屆生來說,很多崗位就像是專門給應屆生準備的一樣。
五年後才知道,考研和考公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希望你沒選錯我們身邊一定會有做出不同選擇的同學,考研的、考公務員的、考教師的。剛開始他們的選擇可能是盲從或是随大流,看着别人考什麼自己就跟着考什麼,但随着工作時間不斷增加,就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後悔,有些人慶幸。
尤其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不同選擇同學的生活進行比較,差距就一下凸顯出來了。其中一個網友就公開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曆程,也是為了警醒更多迷茫的人。
個人能力方面:考公要比考研更有優勢
無論是研究生還是公務員,每年的報考人數都像是翻着跟頭一樣向上走高,但研究生和公務員在招生方面,并沒有太多利好的政策,甚至會出現“縮招” 的尴尬情況,這對考生來說,壓力就更大了。
而在五年之後,考研的學生可以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但前提是嘗試考研的次數不超過2次,要是連續幾年都沒有成功上岸的話,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和難度也會無限延長。
面對他們的仍舊是非常同樣尴尬棘手的找工作環節。甚至還有研究生想要報考公務員,這個時候年齡或将成為制約他們報考的重要因素,并且就算是成功别錄取,想要得到晉升的時限也非常折磨人。
但那些在畢業之後就成功考公的畢業生,雖然在五年之後自己的職位沒有什麼起色,甚至加深了自己對工作和生活的厭惡,但隻要他們沒有離開這個崗位,他們的起點就要比其他畢業生高一截,這一截可是用自己寶貴的五年時光還回來的。
對父母的影響:考公要比考研更讓父母安心
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的父母,内心都是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公務員考試,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公職人員的。因為一旦成為公務員,就代表了穩定和安逸,代表了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了。
但是當父母聽見自己的孩子想要考研的時候,内心會充滿質疑和無奈的。一方面是擔心孩子能不能順利考上研究生,要是好幾年考不上的話,對他自己和家庭都是不小的考驗。
另一方面是根本意識不到考研的必要性。自己身邊朋友家的孩子考研了又能怎麼樣?不還是一樣找不到工作,還是要面臨同樣的威脅,那麼辛辛苦苦讀了四年,又有什麼用呢?
并且,就算是考研一次成功了,在四年學習的過程中,花費是非常驚人,每學期學費動辄幾萬塊,雖然平日裡也會有一些課題補助,但不都是杯水車薪嗎?反而那些成功考上公務員的孩子,已經賺了很多錢了!
對未來生活的影響:考研的學生更容易好高骛遠
據統計,全國擁有研究生學曆的學生隻占全國人數的1.7%左右,雖然每年報考的人數歎為觀止,但是真正能夠上岸的人數少之又少。而那些順利畢業的研究生自然也是有理由自恃清高了。
但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在他們找工作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是能夠成為他們的絆腳石,讓他們變得高不成低不就。很多時候求職都是處處碰壁的。
而那些考公的學生,輕易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就算是他們在工作崗位上飽受欺淩,總是負能量滿滿,但他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輕易放棄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的。但或許就是在他們強忍着的時間裡,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樂趣,感恩這份工作都說不定呢!
今日小結: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考研還是考公?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