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大腦比一般人小170g
“愛因斯坦”這個名字,越過100多年已經變成以科學的圖騰了。愛因斯坦逝世後,人們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比一般人類男性大腦的平均重量1400g要輕,隻有1230g,也就是比一般人的大腦要小170g,大概小12%。這個結果一開始其實是讓人大跌眼鏡的,從動物界的大體趨勢來看,一般都是腦容量越大越聰明。例如人類、黑猩猩、猕猴、鳄魚、青蛙、魚。腦容量是越來越小,他們的生活習性也被認為是越來越簡單。
各種動物腦容量對比
有人可能會懷疑1230g這個重量會不會稱錯了,或者少稱了。那我們看看愛因斯坦大腦是怎麼被稱重的?把愛因斯坦腦袋保留下來的,是當年普林斯頓醫院的病理學家哈維,當時的哈維已經有20多年的病理學從業經驗。愛因斯坦逝世後,哈維負責為愛因斯坦進行屍檢,同時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取出來。屍檢的流程,為了研究死因,哈維把愛因斯坦大腦取下來,是并非不能做的。20多年專業經驗的醫生,在不慌不忙的狀況下,進行一項自己做了很多次的工作,我們有理由相信,1230g這個重量是可信的。
愛因斯坦大腦
哈維與他保存的部分大腦
那作為公認的天才物理學家,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大腦會比一般人還小呢?這個信息能給到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呢?
如果把人類大腦跟動物相比的話,有理論認為,動物大腦的聰明程度,不能單純以腦容量為标準來判斷。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大腦皮層神經元數量。如下圖,判斷聰明程度更加有說服力的标準是單腦皮層神經元數量。
大腦兩種排行結果
那如果把人類和人類大腦相比,又怎麼解釋愛因斯坦大腦比一般人小170g呢?
我們回看愛因斯坦幼年的經曆,有一種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天生是比一般小孩要小的。愛因斯坦差不多2歲才學說話,因為幼年的小愛因斯坦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也有點大舌頭。而且愛因斯坦不太合群,有輕度的自閉,經常會自顧自的說話,也就是絮語。小愛因斯坦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其實也是一般的,不至于不好,就是成績跟其他小孩相比并不突出。這樣的性格,在學校就被其他小朋友起了一個綽号“老實頭”。可以推測,從這個角度來看,愛因斯坦天生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都不是特别高。這些天生的特征,可能就源于愛因斯坦的大腦處理語言、社交的區域的大腦容量比較小,則腦神經元數量也比較少。可能那170g,就少在這些地方。
幼年的愛因斯坦
大腦各區域功能
而這個異乎一般人的大腦結構,可能對于天才來說,意義重大。
現代的腦科學研究,越來越多的認為大腦在後天成長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大腦重量隻占身體的大概2%,但是消耗的熱量卻是身體攝入熱量的25%。如果有消耗同樣熱量的肌肉,那這些肌肉早就變得極為強壯,重量極度增大,但是大腦的體積和重量在人類整個一生,其實變化并不大。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大腦内部肯定有很多需要熱量的變化。
大腦每天消耗人體25熱量
愛因斯坦的大腦比一般人小170g,對于愛因斯坦有多大意義?可能是由于這種天生的大腦結構,導緻成為天才更容易成為天才。由于愛因斯坦大腦的語言、社交中樞比較小,大腦的能量自然更多的會流向大腦比較發達的部分,也就是負責數學和邏輯思維的部分。這種特點,導緻愛因斯坦的大腦會更加傾向于去自我相處,更能專注于去思考一件事情、一個問題。
大腦可通過後天訓練更加強壯
但是這可能并不代表一般人不能成為天才。愛因斯坦小時候的語言能力弱以及社交能力差的問題,長大之後,顯然也漸漸的變好了很多。愛因斯坦會說德語和英語兩種語言,而且在大學的時候,就找到陪伴他一輩子的伴侶。愛因斯坦剛剛大學畢業後,其實也過得不太順利,甚至找不到工作。直到通過親戚推薦,進入了專利局工作後,工作穩定起來,才有時間去進一步思考自己更加有興趣的物理學。成為天才,也許更加需要後天的穩定和努力。
大腦瓜外星人
指尖科技說一直都很推崇進一步腦洞設想,既然愛因斯坦的腦袋比一般人小170g,導緻結構跟一般人不同,而導緻容易成為天才,那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對動物大腦進行類似的實驗,來驗證這個猜測呢?如果推測正确,我們是否需要對嬰兒進行類似的分析,針對這類的小孩,進行針對性的方法教育呢?再猜測一下,假設真的有比我們更加聰明的地外文明生物,這些生物跟我們一樣是肉身,同樣有大腦,那他們的大腦,是否在腦區域的比例上存在比人類更加合理的比例,而不是僅僅頭大呢?或者說,如果人類也在不斷進化,根據紅皇後理論,是否人的大腦也會向着更加合适思考的方法進化呢?很歡迎大家一起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