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天下分裂動亂,政權更叠頻繁。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政權,改國号為“魏”,史稱“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
到了公元471年,北魏第七位皇帝拓跋宏登基,是為孝文帝。
由于拓跋宏繼位時僅有5歲,年紀尚幼,便由祖母馮太後臨朝執政。因為,馮太後是曆史上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所以,在她的影響下,拓跋宏更是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公元490年,孝文帝親政,開始進一步推行漢化改革。孝文帝覺得一個民族若沒有文化底蘊,即使王朝再輝煌,也将會成為昙花一現。
所以,他要改變整個民族的本質,要讓鮮卑族和文化底蘊深厚的漢族相融合。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提倡穿漢服、說漢話,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名為“元宏”。此外,鼓勵鮮卑上層人物和漢族進行聯姻,并且,參照南朝典章制度進行官制改革。
可以說,孝文帝的漢化改革,為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意義非凡。499年,一代大有作為的皇帝病逝,年僅33歲,廟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我們都知道,鮮卑族拓跋部原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統治者在建立北魏入主華北之地後,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在漢人居住的地方,利用漢族士人來統治漢民,而漢族士人也通過鮮卑統治者,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鮮卑貴族和漢士族之間,卻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北魏初年,漢族士人的政治地位較低,一般無權參與國家的政治決策,這種地位上的不平等,讓漢族士人大都心懷不滿。權且以崔浩為例,崔浩作為漢士族的代表,出身名門望族,祖上世代為官,父親崔宏在北魏時,曾官至吏部尚書,賜爵白馬公。并且,崔浩比起父親來那是更甚一籌,博覽經書,滿腹才華,曾輔佐北魏三代皇帝,在北魏統一北方的諸多戰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道武帝時,實行王、公、侯、子四等封爵制,但是,崔浩卻極力主張恢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要知道,崔浩曾被封為武城子,後襲封白馬公。由此可見,他的主張不僅僅是要把四等改為五等,他是想讓世家大姓,按割據勢力的大小受五等爵号,曆代世襲并得到北魏皇帝的認可。就像西周時期那樣,諸侯各自治理自己的封國,隻對周王室保持着朝貢的關系。
因為,崔浩在北魏政權漢化中逐步得到了重用,使得他誤以為北魏可以完全漢化,甚至,認為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達到鮮卑和漢士族共同執政的局面。
但是,這無疑觸碰到了鮮卑皇權的底線。
自古以來,皇帝都想的是如何加強皇權,而不是與人分權。到了公元439年,魏太武帝令崔浩編修《國書》,要求根據真實資料編寫一本魏國的國史,以留給皇室後代翻閱。漢士族講究禮制,而鮮卑族相對落後,而且,鮮卑拓跋部人喜歡把頭發打成辮子,穿着都是便于騎馬的服飾,這對于一向喜歡衣冠齊楚的漢士族來說,當然是看不慣的。
此外,拓跋部人的同姓通婚,更是為漢士族所不齒,最終,諸如此類不雅觀的事,都被崔浩毫不避諱地寫進了書裡,并且,他還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公布于衆。這種做法徹底激怒了鮮卑貴族,最終,在公元450年,崔浩被殺,株連九族,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國史之獄”。
然而,崔浩想平分北魏皇權的理想,正好反映了鮮卑貴族和漢士族之間的尖銳矛盾,而崔浩正是這種矛盾的犧牲品,想來“國史之獄”隻不過就是一個借口罷了。
北魏克柔然後,南朝成了它最大的威脅,再加上,北魏統治下的漢人居多,若北方士族響應南朝北伐,那麼,北魏政權将會陷入危機之中。公元489年,魏孝文帝向諸臣尋求良策,大臣李彪建議:“對接近南朝七個州的漢士人進行加官封爵,給予和鮮卑貴族同等的待遇,這樣就可以籠絡人心,穩固政權。”
之後,孝文帝采納了李彪的建議,開始重用漢族士人,極力調和漢士族和鮮卑貴族之間的關系。在鮮卑入主中原後,面對衆多的漢士族和漢民衆,鮮卑統治者想要收服人心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公元494年,孝文帝之所以力排衆議遷都,并實行漢化政策,除了仰慕漢族文化、想要易鮮卑風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要維護鮮卑政權,更深層次的來穩固拓跋氏在中原的統治地位。”
此外,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北方社會的經濟有了明顯發展,不僅手工業生産日益活躍,連商業活動都日趨活躍。而且,不僅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還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曆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更甚者,最主要的影響是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上》、《資治通鑒·第一百三十六卷》、《魏書·太祖紀》、《魏書·崔浩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