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農民春耕忙吃什麼好

農民春耕忙吃什麼好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01 05:46:02

“春耕人在野,

農具已山立”

防疫不能松懈

春耕同樣不容耽擱

各地金融機構正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

有效保證春耕複産的順利進行

農民春耕忙吃什麼好(這些地方如何做到不負農時不負春)1

河南西峽:用金融灌溉希望

河南西峽縣丁河鎮的張明把剛買來的香菇菌種、袋料卸在自家院裡,臉上挂着自信的笑容:“眼下正是生産的檔口,多虧農商行23萬元的貸款,比春雨還及時,這下俺制菌棒、搭新棚的錢就有了着落。”前段時間,張明的心裡還七上八下,因為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他家裡去年的香菇還沒有銷完,手頭的活錢不多,發愁今年的生産該咋整。張明心頭的煩惱也是人行西峽縣支行行長彭艾所擔憂的,盡管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是複工複産不能耽擱,畢竟“一年之計在于春”。“金融部門既要抓好抗擊疫情,又要加大對縣域複工複産的支持力度。”彭艾在金融工作聯席會上向全縣金融機構發出号召。張明的煩心事在“線上”得到了解決。在得知他的資金困難後,西峽農商行向張明推薦了“龍鄉快貸”小額農戶貸款,這款産品針對春耕時節農戶需求,根據不同農産品設計不同的申請流程和貸款期限,實現業務辦理“自助通”。30萬元以内農戶貸款實行春耕優惠利率,較同期大幅降低3.6個百分點。疫情發生以來,西峽農商行累計發放貸款4954萬元,線上放款比例從過去的不到一成,快速升至将近一半。該行負責人侯正虎告訴記者:“現在既是困難期又是機遇期,我們要加大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助力全縣穩住農業基本盤,實現共同發展。”盡管疫情還沒有結束,戴着口罩的老鄉們還隻是遠遠地點頭示意,但希望正在萌發。

記者 葉松 通訊員 郭榮鑫

甘肅臨夏州金融機構加強金融服務 助力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兩不誤

“公司申請的500萬元貸款審批通過了”,接完工商銀行臨夏分行信貸經理的電話,已經好多天沒出門的甘肅省和政縣華豐農資經銷有限責任公司陳經理終于舒了一口氣。華豐農資是和政縣最大的農資經銷企業,眼看着春耕就要開始了,如何保證周邊群衆的春耕生産物資供應,陳經理心裡很着急。同樣着急的還有臨夏州金融機構信貸條線的客戶經理們。在得知華豐農資公司的需求後,工商銀行臨夏分行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采取“線上 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适當簡化辦貸流程,在最短時間内完成了貸款調查與審批,向該企業發放了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這是臨夏州金融機構積極助力複工複産的一個縮影。疫情發生後,人行臨夏州中支在第一時間快速響應,行黨委利用“隴政釘”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在做好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安排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疫情對轄内實體經濟、相關企業的影響,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轄内金融機構的聯系,督促金融機構切實做好應急金融保障。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時下正值疫情防控關鍵,也是春耕備耕的重要時期。臨夏州農業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協調聯系農資企業備齊物資,引導群衆分散耕作,力促農業生産平穩開展。臨夏州金融機構積極跟進春耕備耕金融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立即開展融資需求摸排工作,對于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優先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保障廣大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對于穩定群衆正常生活秩序很重要。臨夏縣是全州重要蔬菜種植基地,臨夏州百益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該縣一家現代農業企業,也是臨夏縣農村信用聯社的信貸客戶。特殊時期企業經營怎麼樣、有沒有融資需求,帶着這些問題,臨夏縣農村信用聯社信貸部門的馬經理及時電話回訪了企業财務負責人。當了解到企業80%的員工已重返崗位,蔬菜種植已逐步恢複正常時,馬經理放心了。馬經理說,該企業目前的貸款餘額1500萬元,随着企業各項生産開始複工,蔬菜産量在穩步增加,後續将根據企業需要給予政策支持。據統計,2月份以來臨夏州金融機構已累計發放貸款2.03億元,其中向春耕備耕、特色養殖等領域發放8000餘萬元,有力支持了全州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

記者劉音妤 通訊員 陳江 馬培華

人行河南方城縣支行:不負農時不負春

青苗何懼疫情重,依然搖曳笑春風。“雨水”時節,氣溫逐步回升,河南省方城縣小麥将進入返青起身期,也是開展春季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期。2月17日,天剛亮,該縣券橋鎮賈王莊村民張金付就戴着口罩,駕駛拖拉機到村口消毒、測量體溫後,一刻不停地到麥田進行機械化施肥、除草。“前兩天剛下了一場雨,正是借雨追肥、防控病蟲草害的節骨眼上,這時候麥田管理的好與壞,會讓一畝地的産量相差一二百斤哩。”張金付一邊施肥一邊告訴記者。張金付經營着家庭農場,三年前就流轉了800畝土地種植優質小麥,帶動了村裡10多戶貧困戶脫貧緻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同樣也被“封”在家,急得團團轉。眼看着小麥返青,原計劃向農信社申請的3萬元貸款也無法辦理,購買化肥、農藥的資金沒有着落。正當他心急如焚的時候,券橋鎮農信社的信貸員打電話告訴他今年授信額度提升到了20萬元,并一步一步地教他如何在線上辦理貸款申請手續,不到半天時間,5萬元貸款就通過短信提示已經彙到了他的銀行賬戶上,這才吃下了“定心丸”。農時不等人。疫情發生後,為不誤農時,2月9日,人行方城縣支行與縣金融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信貸支持的指導意見》,要求全縣金融機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大對企業複工複産、春耕備播等信貸支持力度,全部開辟綠色通道,取消所有中間收費項目,降低貸款利率,減化審批手續,鼓勵開通線上信貸服務項目,滿足企業和“三農”正常的生産經營需求。确保疫情防控期間不斷貸、不抽貸、不壓貸、不緩貸。“訂購的150噸化肥前天就已經拉回來了,能夠滿足3萬畝小麥追肥需要。真得感謝南陽村鎮銀行的‘農家福’經營貸,20萬元的貸款在手機上一會兒就完成了。”小史店鎮的農資經營戶孫興才指着正在裝車的化肥,興奮地告訴記者。他五天前就已經為農資車輛辦理了通行證,農戶訂購化肥隻需一個電話,就能送到田間地頭。“今天能賣3000斤左右。”券橋鎮鑫豐蔬菜種植農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長發将10幾筐新摘的西紅柿搬到車上,口罩遮住了半張臉,但遮不住他豐收的喜悅。“這些蔬菜本來是為外市一家超市直供的,但疫情來了,菜也賣不出去,沒有流動資金,還有50多畝的夏季菜地急需翻耕、打畦、施肥、育種、覆膜,多虧農信社了解情況後幫我們聯系了縣裡的超市,還給我們授信了10萬元貸款。”李長發感激地告訴記者。在一路之隔的大棚裡,合作社社員李書成正查看菜苗長勢,5平方米的長方形育苗床上,西紅柿、豆角、茄子等菜苗剛冒出不足1厘米的新芽。“一個育苗床能培育1萬多棵苗,我這兒有十多個品種,預計3月能種進大田。”李書成說,相信今年還能有個好收成。人行方城縣支行為保障金融機構信貸業務工作需要,主動與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溝通協調,批複了20多個車輛“通行證”,滿足了交通管制期間各金融機構信貸服務的有序開展。在滿足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指導四家涉農金融機構及時開展涉農信貸業務。“已為36筆‘三農’貸款辦理了無還本續貸,對1月、2月到期的貸款自動延緩至6月,執行原利率不變,對新發生的貸款業務,利率下降10-20%。”方城縣農信社主任張宇向記者亮出了該社支持春耕備播的一系列“硬核”措施。“雖然我們不能與白衣戰士一道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但作為人民銀行,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貫徹落實好上級行要求,引導好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和農戶複工複産的信貸支持力度。”人行方城縣支行行長沈曉對記者說。

記者 葉松 通訊員 孫玉玲 李玉江

人行湖南雙牌支行:金融甘霖潤春耕

春耕人在野,農具已山立。一場春雨過後,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的春耕大幕徐徐拉開。周友财是雙牌縣理家坪鄉的村民,此刻他正戴着口罩忙着平田整地,為水稻育秧做好準備。“每年春耕,我都要為種子、化肥、農機等物資發愁,是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幫了我大忙啊!”周友财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在理家坪鄉,像他這樣獲得貸款支持的農戶還有17家。本以為疫情期間貸款難度大,沒想到雙牌農商行服務效率高、手續簡單,短短1天時間資金就能到位,有了金融的幫扶,他們對脫貧緻富信心滿、幹勁足。近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生産的關鍵時期。為做好金融服務與疫情防控工作,人行雙牌支行積極強化窗口指導作用,制定并印發《中國人民銀行雙牌支行關于加強信貸支持疫情防控及節後複工複産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金融機構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加快金融服務春耕的步伐,完善受疫情影響民生領域的信貸服務,重點解決好農戶購買種子、化肥、農機具等農業生産材料的小額信貸資金需求,為春耕備播送去了金融“及時雨”,做到了防疫支農兩不誤。入春以來,雙牌縣以農商行為主力軍的金融機構共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387萬元,惠及142戶農戶,有效助力農業生産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劉新光 曹平蘋通訊員 蔣佳原

人行黑龍江省賓縣支行引導金融機構采取多項措施确保備春耕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備春耕生産準備的關鍵時期,針對這種緊迫情況,人行黑龍江賓縣支行堅決落實上級行的各項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快速響應,出實招、辦實事,積極引導轄内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産的信貸支持力度,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保障備春耕生産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撐。加大支持力度保障春耕生産資金加大線上産品推廣應用。針對今年全民“抗疫”的特殊情況,人行賓縣支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便民服務、保障備春耕,積極引導轄區金融機構着力滿足備春耕所需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節水抗旱物資等企業及農戶資金需求,全力保證備春耕生産順利進行。轄内建行、農行、農商行、村鎮銀行、郵儲等銀行等機構加大線上産品的推廣應用,精簡流程,縮減申貸時間,實施優惠貸款利率。其中建設銀行賓縣支行推出的“地押雲”“快E貸”等線上信貸産品,貸款利率下降0.5個百分點,讓農民減少資金成本的同時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貸款,截至目前已為14戶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發放貸款435萬元。不抽貸、不斷貸。轄内賓州農商行、郵儲銀行等加大電話随訪力度,對上年糧食受災減産,收入下降的農戶、種養殖大戶以及因疫情影響暫時受困的農戶、小微企業等到期貸款,通過展期、續貸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搶前抓早支持備春耕。轄内賓州農商行、哈爾濱銀行、郵儲銀行積極支持備春耕生産,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年初以來,賓州農商行累計為農戶發放貸款2.29億元;哈爾濱銀行累計發放農戶貸款4362萬元;郵儲銀行累計為農戶、種養殖大戶發放貸款3500萬元;農發行為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北菜南銷”重要基地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000萬元。

記者 張英奇 通訊員 劉鵬翔董秉鑫人行康縣支行統籌推進春耕生産金融服務

一年之計在于春,時令不等人,春耕等不起,拖不得。當春耕關鍵期與疫情防控關鍵期“撞期”,新一年的做好春耕生産金融服務顯得尤為重要。近日,人行甘肅康縣支行及時制定印發了《關于強抓疫情防控統籌做好春耕生産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産“兩手抓、兩不誤、同推進”,全力以赴做好防疫期間春耕備耕金融服務工作。

張小妹是康縣陽壩鎮陰壩村的一名天麻種植大戶。前不久,她剛從農行康縣支行貸款35萬元。談起這筆貸款,張小妹說:“多虧了農行康縣支行的“網捷貸”,這筆資金真的太及時了!本來受春節期間疫情的影響,我家的天麻銷量非常不好,錢都掙不到。今年土地流轉的錢和平整、翻耕的錢,我心裡一點着落都沒有,這下可就好多了!”

“我們成立了疫情防控春耕助農小組,采取主動電話問需、送貸下鄉、電話指導、網上辦理等措施,盡量減少農戶‘跑銀行’次數,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全面滿足農戶資金需求。”農行康縣支行陽壩分理處負責人說。據了解,為做好防疫期間春耕備耕金融服務工作,農行康縣支行從信貸規模、信貸産品和信貸方式等多方面提供有力支撐,推動農戶貸款發放由線下向線上轉化,開啟“惠農e貸”白名單自動審批項目,轉換農戶貸款由傳統網點申請為既可掌銀申貸也可網點申貸,實現農戶通過掌銀申貸、用款、還款。

為更好地滿足疫情期間春耕備耕的資金需求,人行康縣支行組織全縣金融機構,利用電話、微信等方式線上摸排農戶資金需求,及時滿足貸款需求,截至目前,康縣各涉農金融機構已為2000餘戶農戶發放春耕生産貸款6000萬元。同時,該行還加強與當地涉農部門的溝通協作,摸清農資經銷商、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的資金需求,确保“抗疫”期間春耕生産金融服務不斷、力度不減,竭力為打赢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金融力量。

記者劉音妤 通訊員 王應權 禹亞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