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活力呼和浩特”可訂閱哦~
4月2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我市地鐵1号線西龍王廟站了解到,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這座本是開工最早,卻因故成為全線進度最慢的站點終于扳倒了“攔路虎”,完成引黃河水入呼管道(簡稱引黃管)的改遷工作,保證了我市地鐵1号線按期通車試運營工作。
城市供水主管道永久改遷勢在必行
據承接西龍王廟站施工工作的中鐵廣州局城軌公司副總經理兼呼和浩特軌道交通一号線02标項目負責人王軍介紹說:“‘引黃入呼’是引黃河水到呼和浩特的大型引水民生工程,是解決城市缺水的重大舉措。位于巴彥淖爾路南北布設的DN600、DN1000引黃管作為全市供水主動脈,擔負着全市60%以上的生活用水的輸送任務。而同樣是民生工程的呼和浩特地鐵1号線,其西龍王廟站位于新華西街與巴彥淖爾路交口位置,是全線控制性站點之一。恰好,巴彥淖爾路南北走向的兩條引黃管與西龍王廟站水平垂直交彙,導緻管道下方的車站圍護結構無法施工,而管道的埋深(管道底面标高到地面的距離)又直接影響地鐵車站主體結構頂闆。導緻管道線路與地鐵建設形成沖突。因此,地鐵1号線西龍王廟站在施工中必須對引黃管進行永久改遷。”
據悉,在2017年初,全市多部門現場協調啟動管道改遷具體工作。經多部門研究确定,為降低市區供水影響,管道改遷施工采用不停水帶壓接駁的方案。但在同年6月實施過程中,當閥門安裝完成後,因管道年久變形等因素,幾經試驗,終因壓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此方案宣告失敗,隻能采用常規斷水接駁方案。之後,在同年12月,終于完成DN1000、DN600引黃管預埋工作,隻待進行斷水接駁。可是,就在此時,供排水部門表示引黃管因供水流量問題,需将接駁處設計的90°彎頭變更為135°,此外還需将北側約2.5km引黃管進行改遷。于是,在2018年年初,管道改遷施工部門按照變更圖紙繼續進行施工,于同年5月底新遷管道重新埋設完成,具備停水接駁條件。此後,在同年7月完成了DN600引黃管改遷工作,但由于DN1000引黃管對市區供水影響大等原因,供排水部門提出DN1000引黃管暫不改遷。
此情況直接影響到了地鐵1号線西龍王廟站的建設工作,為長效化發展,幾經變動的管道改遷工作一直持續。
技術與進度雙重突破确保地鐵1号線建設
王軍說:“由于DN1000引黃管遷改時間不可控,而地鐵1号線全線鋪軌目标在即,西龍王廟站主體結構不能停滞不前,面對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的三重壓力,為突破困難關口,管道改遷施工部門、西龍王廟站施工部門等多部門聯合商議,最終按照專家意見制定引黃管的懸吊施工方案。在通過評審後,采用軍便梁對DN1000引黃管進行懸吊保護,地鐵站基坑開挖采用邊開挖邊注漿的逆築法進行地下連續牆封閉。在此期間,為了不影響居民供水,所有施工方搶晴天、戰雨天、鬥夜間、抗嚴寒,合力完成了本次管道永久化改遷。不僅引黃管改遷期間居民用水沒有遇到大問題,其地鐵站的主體結構建設也是牢不可摧。可謂是完成了一項重要的技術突破和施工進度突破。”
據悉,2019年3月30日,新改遷的DN1000引黃管開始通水試壓,經24小時壓力測試後,3月31日,随着南北兩端引黃管接駁井的閥門緩緩擰開,城市用水主管線順利改道,影響西龍王廟站施工兩年半之久的DN1000引黃管完成改遷,徹底消除了對此站點主體結構頂闆施工的影響,為後續西龍王廟站附屬結構及站後工程施工打下基礎,保證了呼和浩特地鐵1号線按預定時間通車試運營。
王軍表示,接下來,西龍王廟站将全力把車站主體結構剩餘部分頂闆進行封閉,把東區頂闆加快回填,盡快完成交通疏解,為風亭出入口施工創造條件。
本期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許婷
圍觀“活力呼和浩特”微信矩陣講好草原故事 傳播青城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