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定國和鄭成功

李定國和鄭成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8:04:08

1654年,反清複明事業一片大好。

在東南沿海,堅持反清複明事業的兩員虎将,一是李定國,一是鄭成功,都接二連三地取得了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清廷。在李定國、鄭成功等人的鼓舞和激勵下,廣東、廣西各地義師和百姓群起響應,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面對如此大好的形勢,李定國制定了攻克廣州的計劃。廣州是廣東的咽喉之地,廣州攻克了,整個廣東就指日可待。屆時,以廣東為堅實的根據地,進可逐鹿天下,退可保得平安。

但是,李定國深知,憑借一己之力,勢單力薄,難以完成如此龐大的計劃。于是,他緻書活躍于福建沿海的鄭成功,邀請他出兵,共同攻打廣州的門戶新會。在這封書信中,李定國說:“茲不谷已駐興邑,刻日直搗五羊;然逆虜以新會為鎖鑰樞牖,儲糧悠資,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絕。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勞而下,故亦合力于斯……”

李定國和鄭成功(鄭成功拒絕與李定國會師反清)1

著名史學家顧誠就在其《南明史》中嚴厲地批評鄭成功,“鄭成功把以他為首的鄭氏集團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的策略是明、清兩方誰能讓他獨斷專行,或者說割地自雄,他就奉誰‘正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個‘縱橫而所之”’的‘鳳凰’,不願成為‘檻阱之中’的‘虎豹’。”

然而,這段話對鄭成功來說,還是有些“苛責”了。畢竟,從後面的事實來看,鄭成功多次抵制了來自清廷的誘降,并沒有像他父親鄭芝龍那樣,投靠清廷換取榮華富貴,而是始終堅持抗清事業,到死也沒有放棄。

其實,鄭成功之所以不願意與李定國會師,共同反擊清軍,實在是有難言之隐。

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話:如果鄭成功與李定國會師後,将如何直面李定國所擁戴的永曆帝朱由榔?

衆所周知,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一直是隆武帝朱聿鍵的最大依靠和支持者。隆武帝很欣賞鄭成功的才華,歎息說:“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沒有女兒下嫁,隆武帝便賜姓鄭成功為朱,這可是明朝最尊貴的國姓。人們尊稱鄭成功為“國姓爺”,出處就來自這裡。

不幸的是,1646年,隆武帝在逃奔江西時被清軍俘虜,絕食而亡。隆武帝死後,他弟弟朱聿鐭在廣州匆忙稱帝,改元紹武,史稱“紹武帝”。但與此同時,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朱由榔又在肇慶自立為帝,年号永曆,史稱“永曆帝”。

李定國和鄭成功(鄭成功拒絕與李定國會師反清)2

大敵當前,南明朝廷卻突然出現了兩個皇帝。大家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甚至還鬧到自相殘殺、兵戎相見的地步,以至于被清軍趁虛而入,占領了廣州。

盡管朱聿鐭在廣州之戰中殉國,而且鄭成功已經改奉永曆年号為正朔,但他身上始終背負有洗脫不了的“原罪”。

鄭成功沒有與李定國會師時,永曆帝鞭長莫及,奈何他不得。一旦鄭成功與李定國會師,由于李定國實力更強,鄭成功勢必處于永曆帝的控制範圍。到那時,隻要永曆帝高興,算起“舊賬”來,分分鐘能夠讓鄭成功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加之鄭成功父親鄭志龍投降清廷,這又是一條置人于死地的大罪。

這是有前車之鑒的。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部來犯。明英宗朱祁鎮禦駕親征。結果,數十萬精兵在土木堡被也先包了“餃子”。朱祁鎮本人,也當了俘虜。也先大軍随即揮師南下,直逼京師。

在這危急時刻,大臣于謙擁立朱祁鎮弟弟朱祁钰為帝,并積極組織京師保衛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終于擊敗也先大軍。可以說,于謙居功至偉。

李定國和鄭成功(鄭成功拒絕與李定國會師反清)3

可是,一年後,朱祁鎮被瓦剌放回來,通過“奪門之變”重新奪取了皇位。朱祁鎮不顧于謙的功勞,竟然以“迎立外藩”的罪名,将于謙處死。

這說明,一個大臣,不管為國家社稷立下多大的功勞,隻要在皇統問題上站錯了隊,就不會有好下場的。

李定國是農民出身,對于大明王朝的運轉邏輯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才會一再給鄭成功寫信,請求會師。這不是李定國的錯,也不是鄭成功的錯。

因此,鄭成功既要旗幟鮮明的高舉反清大旗,又要保持獨立地位,不将自己的命運交到南明皇帝手裡。或許正因為此,鄭成功及其後人,才能在東南沿海堅持幾十年的抗清事業。

【參考資料:《明史》《南明史》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