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爆火,阿Q有些後知後覺,直到上周末才開始觀看這部劇,隻看了一集就被它精良的制作吸引,通宵将剩下的十一集看完。《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雖是戲說類曆史劇,但裡面的人物幾乎都能在曆史中找到原型,為這部劇增添了不少曆史的韻味。
阿Q今天要說的何監何執正,戲份并不多,但作用很大。他是主角李必的老師,也是太子的老師,身為靖安司最高領導人,卻将權力放給年輕人,默默在幕後為年輕人們擋風遮雨,是整部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那何執正曆史上的原型又是誰呢?其實在電視劇中已經給出了答案。在何執正與張小敬的一段對話中,何執正念出了一首自創的詩文,讓他的身份呼之欲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水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長安十二時辰》何執正劇照
這首詩便是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的《詠柳》。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唐代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書法家。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展現出不凡的才學,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中得狀元,他是史書記載中浙江出的第一個狀元。自古江南出才子,但在唐代之前,江南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個才子輩出的江南,在當時很多人眼中,江南的很多地方尚屬“蠻荒之地”。這裡有個小故事,可以看出唐代對于南方人的态度。
開元名相張九齡被唐玄宗罷免,很多人都疏遠了他,賀知章卻專程登門拜訪,對他說了聲謝謝。張九齡很納悶,問賀知章為何道謝。賀知章笑着說道:“您在位的時候,人們都不敢叫我獠,您說我沾了您多少年的光?”這裡的獠,指的是古代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面貌醜惡,以夜間打獵為生,分布在今廣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一帶,是如今壯族的祖先。但在唐代,這個詞是對南方人的一種蔑稱,賀知章是浙江人,張九齡是廣東人,都被包括在内。
賀知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江南文風的形成,讓浙江文人看到了讀書的希望,逐漸改變浙江在文人中的印象。
當然!說起風流才子,除了詩文才學,特殊的小癖好也是不可少的。唐伯虎好女色,而賀知章則是好酒,這也是豪邁的唐代詩人的标配。
杜甫一句“李白鬥酒詩百篇”,坐實了李白詩仙加酒仙的名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杜甫的這篇《飲中八仙》中,李白隻排到第六位,賀知章才是真正的老大。“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的這句詩,結合《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第一次出鏡時醉騎毛驢進場的畫面,或多或少讓我們領略到了賀知章狂蕩不羁的風采。
飲中八仙圖
賀知章能成為飲中八仙的老大,除了本身的才華,其對後輩的盡心扶持也是一個原因。當李白還是個愣頭青,拿着自己的作品四處找人品鑒的時候,賀知章已經是文壇的領袖人物,當他讀到李白的《蜀道難》時候,高呼其為谪仙人,李白詩仙之名從此一炮而響。
賀知章辭官返鄉時,李白特意作了首詩《對酒憶賀監二首》,感念賀知章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而賀知章四明狂客的稱号也是出自于此,可見兩位詩人之間惺惺相惜的情感。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台沼榮。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金龜換酒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