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玩耍精神》,作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彼得·格雷(Peter Gray)。他希望傳達給父母這樣的理念:大人不要剝奪孩子快樂的玩耍時光,學習不隻有一種方式。彼得鼓勵家長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保持愛玩耍、愛探索等天性,他認為這些可以促進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并提升心理健康的程度。
在這本書中,彼得分析了“玩耍精神”。他的理念包括:一個孩子應該多與其他孩子玩耍和交往,不事事依賴父母,如此他才能慢慢變得獨立,學會自己做決定、控制情緒、換位思考等。在他看來,玩耍是孩子們掌控自己的世界、學會獨立生活的第一步。
然而,在我作為班主任接觸的很多家長中,有的人已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般的思維。隻要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貪玩”這兩個字。于是,這些家長壓縮甚至完全剝奪孩子的遊戲時間,用來補課。他們反對孩子參加任何與升學考試無關的活動。
前段時間,學校準備舉行運動比賽,比賽項目有三個:其中個人項目是跳繩和踢毽子,集體項目是跳長繩。
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和運動協調能力都不盡如人意。比如踢毽子,能連續踢到5個以上的學生很罕見。特别是男生,絕大多數人一個就踢飛了。跳繩的情況也不樂觀。我想借這個活動燃起孩子們的運動熱情,于是給了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練習,告訴他們一周後進行選拔。一個星期後,我發現竟然沒幾個學生有進步。問他們怎麼回事,都說爸媽不讓練,一有空餘的時間就讓他們做題。
“矮子裡拔高個兒”,好不容易選定了參賽人員。有一個名叫彭程的男生被選上了,他對我說:“老師,你知道我的這點進步多不容易嗎?每次我偷偷溜出門練習都提心吊膽,萬一被老爸、老媽抓回去,那個唠叨啊,什麼‘玩物喪志’‘業精于勤荒于嬉’……我跳繩沒進步多少,成語什麼的倒是都會背了!”
我看着彭程那惟妙惟肖的模仿,忍不住苦笑。班級裡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不會主動鼓勵孩子做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家長們更是畏“玩”如猛虎。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亞曆山大·魯宏認為:“人的個性就像樹的年輪,是一圈一圈發展的。嬰兒的一圈,代表享受與愛;孩童的一圈,代表創造與幻想;少年的一圈,代表玩耍與嬉戲;青年的一圈,代表愛與探索;而成年人的一圈,則象征現實與責任。一個完全的人,要具備上述特征。”
家長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别忘了玩耍也是一種學習。不必怕孩子沉浸在玩之中。明智的家長往往不會阻攔孩子玩,而是引導孩子學會玩。輝輝是我班的一個男生,他爸爸就秉持着這種觀念。輝輝四年級時,迷戀上了拆解物品。上我的語文課時,他拆鋼筆;上數學課,他把同桌的計算器給拆了……輝輝爸媽聽說後,一方面對其他孩子進行賠償,一方面特地給輝輝買了一套電子積木,在家裡準備了一個小工作台,讓他自由地拆裝。工科出身的爸爸還親自上陣,帶着孩子一起“拆”東西。更讓人佩服的是,他爸媽還允許孩子周末請同學來家一起拆裝(前提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過了一段時間,輝輝的成績不降反升,更讓人意外的是,原來七歪八扭的字也開始寫得工整了。我和他聊了聊,問他是不是家長用練字作為玩電子積木的條件。他否認了,還說:“将來我想當個科學家。聽爸爸說,一個人動手能力強,就說明他有搞科研的潛力。所以,他鼓勵我動手實踐。老師你上課時給我們講過科學家竺可桢的故事,你說做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不管是計算還是寫字我都要更細心一些才行啊!”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認識、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從童話世界走向真實世界的橋梁,也是孩子童年的快樂源泉。孩子明亮的眼睛裡是滿滿的好奇與渴望。他們圍觀螞蟻搬家,迷戀樹葉飄零,對每一種新鮮事物都充滿了探索的欲望。
所以,就讓孩子暫時放下作業本,在玩耍中收獲經驗,在大自然中接受美的啟迪與熏陶吧!
本文來源|東方教育時報·家庭教育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