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的母親同孟母、歐母、嶽母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她“責子退魚”的故事被人廣為傳頌,後人将其奉為教子的楷模。
責子退魚,要求兒子為官清廉
陶侃20歲時做了尋陽的“魚梁吏”,就是“魚場”的監督。每當吃起新鮮的魚時,他就想起了在家過苦日子的老母親。
有一天,陶侃趁着新鮮的魚剛上市,就挑了些又肥又大的魚腌了滿滿一壇子,托人帶回家去。同時修書一封,講了“魚場”的闊大,捉魚的便利,囑咐母親盡管吃,以後還會帶好多好吃的魚給母親。陶母湛氏剛收到魚時,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孝順,心裡非常高興。
然而,當陶母看完信後,卻是喜氣頓失,怒上眉頭。原來兒子陶侃給自己寄腌魚,是貪圖了公家的便宜!
于是,陶母對兒子寄來的魚紋絲未動,将原物封好,讓來人立即把腌魚退回。并寫信責備陶侃,教他為官應廉潔自好,不允許公私不分。還告誡陶侃說:“你拿公家的魚來孝順我,反而增添了為娘的憂慮。你今天管魚就貪魚,明天管金就會貪金,總有一天會毀了自己的前程!”
陶母責子退魚
陶侃讀了信後,痛悔地哭了。母親的教誨,陶侃深深地記在心裡。在以後的仕途中,陶侃一直秉承清廉的作風,為老百姓所稱道。
教子自律,希望兒子不要荒廢自己
陶侃的母親湛氏家教甚嚴。他不希望兒子沾染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要求兒子從小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首先,他教育兒子要珍惜光陰,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享樂上,而要勤讀書、苦讀書,樹建功立業之志。在母親的苦心教育下,陶侃養成了惜時的好習慣。他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珍惜每一寸光陰,還經常勸誡部下,說:“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于普通人,則更應珍惜分分秒秒,怎麼能夠遊樂縱酒。生前對社會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荒廢自己啊!”
其次,湛氏對兒子的生活管束也很嚴格,不允許兒子有不良的嗜好。因此,陶侃的一生忠順勤勞,并沒有什麼不良的習慣,就連飲酒也很節制。
史載陶侃在武昌任職時,一次與佐吏宴飲,隻喝了一點酒就不喝了。有人勸他再飲一些,他凄然良久,說:“我少年時曾因醉酒犯過錯誤,為此父母就限定我的酒量,所以喝酒不敢逾越界限。”
陶侃
陶母教子的事迹對後世影響很大。唐代官吏舒元輿路過陶母墓時,想到曆來教子,母親常偏于恩慈而威嚴不足,所以孩子不服管教,容易滋生驕氣。而陶母與孟母一樣,采取恩威并用的方法,在家教方面十分成功。他有感于此,寫了《陶母墳版文》,指出陶母是教子的楷模,“可以卓往赫來,為千萬年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