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無敵熊貓俠

無敵熊貓俠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18 19:21:28

無敵熊貓俠?從1個,2個,3個……到現在8萬多人,越來越多的“熊貓血”人群自發加入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當有人需要血時,就會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無敵熊貓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無敵熊貓俠(挽起袖子的熊貓俠)1

無敵熊貓俠

從1個,2個,3個……到現在8萬多人,越來越多的“熊貓血”人群自發加入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當有人需要血時,就會有——

挽起袖子的“熊貓俠”

閱讀提示

“從1個、2個、3個……到現在已經有8萬多人,相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熊貓血’人群發現我們,加入其中,成為危難時刻挽起袖子的‘熊貓俠’。”

8月12日,一則求助信息出現在社交網絡,在安徽合肥一男子病危,急需“熊貓血”救命。随後,該消息被轉發到各地“稀友”群。求助信息就像集結令,很多人不約而同伸出援手,為挽救一個生命,奔赴一座城。

患者是李先生,發出這則求助信息的是其兒子李金璋。一個月前,原本身體康健的李先生突發疾病,緊急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心髒病,已經出現肺部積水、呼吸衰竭等症狀,心髒供血能力不足,急需輸全血和血小闆。而此時一驗血型才知道李先生是Rh陰性AB型血,屬于俗稱的“熊貓血”。

“别人需要,剛好我有,就來了”

“‘熊貓血’本來就很稀少,在國内大概隻占千分之三,其中又具體分為Rh陰性A型、B型、O型、AB型,以及孟買、達菲等不同血型。”有醫學經曆的李金璋說。

好在醫院有全血,家人隻需聯系願意獻血小闆的志願者。但由于對稀有血型群體并不了解,加上獻血小闆隻能當場獻,大家心裡都打起了鼓。“上哪兒去找呢?人家願意大老遠跑過來嗎?”這兩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李金璋的腦海中。抱着一線生機,他向媒體和紅十字會求助,擴散信息。意料之外的是,信息發出的當天上午,他就接到了上百個電話。得到信息後,稀有血型者陸續從各地出發,奔赴阜陽。

最早到達醫院的是安徽省太和縣的陳豔,37歲。她是通過朋友知道有人求助的信息。“以前去别的地方獻過,這次的信息就是上次接受獻血的病人家屬告訴我的。”在确認情況屬實,且自己各方面條件也合适後,她當天就跟老闆請假,買了第二天最早一班火車票,從太和趕往合肥。

臨行前,她把兩個年幼的孩子托付給父母。“得知我要去合肥獻血,同事主動攬下我的工作。為節省路途費用,小侄女一大早騎電動車把我送到車站。下車後,在合肥工作的朋友又開車把我送到醫院。” 陳豔說,“我去幫助别人,家人和朋友也在幫助我,他們的支持就是給稀有血型人群最大的鼓勵。”

“别人需要,剛好我有,就來了。”在采訪中,被問及為何大老遠跑去幫助一個陌生人,38歲的盧斌一直重複着這句話,在他眼裡,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來自江蘇蘇州的他,當過兩年兵,到部隊時才知道自己屬于稀有血型。這次是他退伍後第三次獻血,前兩次是去北京和陝西。

“希望更多人有完整的家庭”

盧斌看到求助信息是在8月12日晚上9點,下班到家洗漱完畢,躺在床上刷手機。之後,他與家屬聯系、跟公司請假、買車票、把身份證和充電寶裝進背包……一氣呵成,直到第二天上車後,看到車窗外不斷映入眼簾的陌生風景,他才意識到,自己是去另一個城市幫助一個素昧平生的人。

8月13日早上,同時出發的還有當時在河南開封備考研究生的24歲女生宋嫣然,以及在安徽亳州做婚慶活動設計的24歲小夥劉要成等人。李金璋數了一下,最後到達醫院的大約有10名志願者。

“還有很多人想來幫忙,但電話核實後,有些是血型不對,有些路程太遠來不及了。”李金璋說。經過檢驗後,最後能用的隻有陳豔、盧斌、宋嫣然、劉要成4個人的血小闆。

遠在福建泉州的羅養生也是這次求助接力的參與者,因為路程遠,他沒能成行。他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即便是稀有血型者,也不是想獻就能獻,需要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連高血壓都不行。為幫助更多的“稀友”,他長期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得知自己屬于稀有血型後,他參與救助10餘次,最近一次是到福建龍岩給即将生雙胞胎的孕婦獻血。談及這些年的堅持,羅養生說:“就是希望更多人有個完整的家庭。”

“這次找血源這麼順利,除了要感謝媒體和各地血站的信息擴散,還要感謝中國稀有血型聯盟。”李金璋說,很多志願者是通過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看到求助信息,他們也是聯盟的成員。陳豔、盧斌、宋嫣然、羅養生都是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的成員,而劉要成在這次獻血後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2004年,一個真名叫王勇,自稱“小龍”的人,發起組織中國稀有血型聯盟,原因是他曾看到一條題為“一名白血病患者為Rh陰性血型,因找不到血源而放棄治療”的新聞。“放棄治療”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當時正在從事網站工作的他,通過網絡論壇為全國“稀友”建立互助組織,目标是讓需要血源的稀有血型患者無需再四處求助。

“從1個、2個、3個……到現在已經有8萬多人,相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熊貓血’人群發現我們,加入其中,成為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挽起袖子的‘熊貓俠’。”小龍說。羅養生是較早加入聯盟的一批人,現在他已經成為聯盟在福建的管理員。

每個聯盟成員,既是稀有血型人群,是别人需要幫助時,會挺身而出拯救生命的“熊貓俠”,也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工作,有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羅養成平時以販魚為生,記者聯系到他時,他正在魚貨市場處理尾貨。“28元一斤,50元兩斤……”他一邊回答記者的問題,一邊回答顧客的問價,“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去幫助别人的時候就去幫助别人”,這是他堅持的信條。

陳豔是一名配送員,她每天的工作是開着廂式貨車,往周圍鄉鎮送貨。一年多前,她的丈夫在建築工地幹活時因意外去世,留下15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為了支撐家庭,她做了現在的工作,為了盡快把貨送到客戶手中,她每天淩晨4點半起床。

并不是每一個求助信息,最終都有美好的結局。在得到獻血12天後,李先生的心髒還是停止了跳動,56歲的生命畫上句号。李金璋說,結局并不圓滿,但還是感謝這些“熊貓俠”,“在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奔赴而來”。(記者 陶穩)

來源:工人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