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各國際學校和留學機構的老師們就藝術留學話題進行讨論。 新京報記者 李強 攝
伴随國内藝術院校陸續公布藝考成績,2018年藝考漸漸落下帷幕。但社會各界對藝考的讨論并未停止,特别是随着留學需求的日益增長,藝術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藝術留學為何熱度不減?海歸藝術人才在哪些領域有發展空間?在由新京報教育周刊主辦的“學姐會客廳”首場直播現場,來自學校、機構的老師專家,聚焦藝術留學話題進行探讨。
藝術留學升溫 留學專業呈現多元化
“2014年選擇藝術留學的學生不足5%,而近兩年選擇服裝設計、藝術産品設計、音樂制作等藝術類專業的留學生達10%-12%。”北京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國際部主任宋建華表示,近年選擇藝術專業或院校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
由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7中國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顯示,自2009年至2016年,選擇藝術與應用藝術的赴美留學生數量增長迅猛,增長率超過了商業、管理等專業。
深耕國際教育領域多年,包凡一留學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包凡一關注到,随着消費升級,家長對留學的認知逐漸從考慮投資回報比到更關注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留學選擇呈現多元化。“‘堅冰’正在融化,此前學生、家長可能青睐金融等‘多金’專業,如今更關注藝術類專業。”
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藝術留學
“每年會勸退六成要學服裝設計的學生,部分學生對該專業理解較局限,實際上它跟T台走秀是兩回事。”ACG國際教育副總裁張倩指出,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藝術留學,還需看其是否具備創造力、獨特見解、藝術表達等素養。
此外,由于國内外藝術教育環境、體制不同,一些學生、家長認知存在誤區。北京私立彙佳學校執行校長張晔表示,不少家長僅僅出于功利心态,重視結果。而相比技能提升,國際學校的藝術教育更關注啟迪孩子的藝術思維,挖掘藝術興趣,這些恰是中國學生需要培養和建立的。
誠然,要深耕藝術領域,藝術修養和思維都不可或缺。北京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留學部副主任單琳認為,藝術需要落地實踐,注重解決問題,學生要學會借助媒介有效表達想法。
北京私立彙佳學校國際藝術高中項目課程總監Melody Yao舉例,如藝術設計相關專業,怎樣把商業理念訴諸設計作品、如何舉一反三培養立體設計思維對學生來說都是挑戰。
■ 對話
适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Q:在對孩子進行國際化教育、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上,家長應該怎麼做?
包凡一(包凡一留學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從申請的角度來看,不少家長仍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如關注名校、注重排名、青睐所謂的“多金”專業等。建議家長能夠轉變觀念,更多照顧孩子的願望、興趣,考慮到孩子與學校、專業等的匹配問題,學會适當放手。
張倩(ACG國際教育副總裁):家長對機構、對孩子的信任感讓他們敢于放手,也正是基于這份信任,孩子的責任感、抗壓力得以被充分激發。
Q:海歸藝術人才在國内外就業情況如何,哪些新興藝術專業值得關注?
張倩:家長不應把就業關注在某一專業上,而是要放在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上。目前來看,藝術與科技領域結合的專業比較火爆,此外,如珠寶設計相關專業也受到關注。
包凡一:海歸藝術人才的就業不成問題,能不能最快收回成本就很難說了。在選擇專業時,不建議單以目前的就業趨勢去判斷某一專業未來的發展,還是要結合孩子興趣、特長等多方面考慮。
采寫/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