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但千裡之堤終将潰于蟻穴

但千裡之堤終将潰于蟻穴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11 11:47:52

“千裡之堤,潰于蟻穴。”

“一針不補,十針難縫。”

“盲人摸象”

“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馬太效應”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語句,你能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

它們都是在描述複雜系統中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系統是複雜的,但有些底層的關鍵部分,如果加以改造,或者讓系統更加順暢,又或者讓系統潰敗。這個關鍵部分就是複雜系統的——“杠杆點”

如果我們能抓住系統原理,就可以在恰當的地方施加幹預測試,從而獲得期望的轉變。反之,關注複雜系統中的關鍵節點,可以避免整個系統的潰敗。

系統不僅僅指手機的編程系統,它可以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社交圈子、社區、公司,或者是一個國家。他們都是複雜的系統,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關鍵節點的忽視而導緻潰敗的案例。比如不重視睡眠或者飲食,身體系統受到不可逆的損傷;朋友中與某個人翻臉,可能導緻自己被孤立;公司某項發展戰略失誤,錯失商機,關門大吉;國家不發展軍事,越富有越容易被壞人“盯上”。

理解系統如何運轉是我們看清事物本質的基礎。

系統有三個構成要件:要素、連接、功能或目标。三個要件缺一不可,且三個要件之間互相緊密連接。一句話解釋就是,要素根據連接方式産生行為,達成系統的目标或功能。

要素是人們關注一個系統最先看到的和觀察到的,但想把一個系統中所有要素羅列下來确實極其困難的。而且要素變化對系統來說改變不會很多。比方說一支球隊是一個系統,球員和管理層是系統的要素。把所有球員和管理層換一遍,系統還在(球隊成績可能會變好或者變差)。我們的身體系統,每隔三個月我們的細胞都會更新至少一遍。細胞全更新一遍,我們就不是我們了嗎?顯然我們還是我們,系統還在。

所以說要素不是系統最關鍵的部分,但卻是我們最直觀能看到的部分。并不是說要素一點都不重要,比如在國家系統中,獨裁的元首是要素之一。更換元首會對系統産生很大的改變,這會引起系統第三個要件功能或目标的改變。

再說連接方式,它是系統間各要素運轉的紐帶。是最容易改變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對系統産生影響的部分。我們想要解決問題,可以從改變連接方式入手。比如團隊積極性不高,因為薪資是固定的,多勞不會多得。那麼改變薪資方式為按勞分配,員工的積極性自然就調動起來了。

最不顯眼和最不容易看到的就是系統的功能或目标,它卻最能改變系統整體的行為。比如球隊這個系統的要素和連接方式不改變,改變目标。不要赢球,輸球就可以。那麼系統就會産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功能和目标對于系統的意義。不過,我們不讨論這個部分。大部分同類系統的功能或者目标都是相似的,沒必要去改變。公司都想賺錢和基業長青;身體都想保持健康和活力;國家都想要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領先、軍事有威懾力等等。

我們着重說下系統三要件中的要素和連接方式,他們會對我們看清事物本質有很大的幫助。

系統中的要素去分類可以分成有形的、無形的;短期的、長期的;固定的、變動的等等。但無論如何分類,有兩個關鍵的要素是所有系統都會注意的,那就是存量和流量。

存量好比一個浴缸裡的剩餘水量,它可以表示資産、信譽等等會變化的量。流量有流入量和流出量。流入量好比一個水龍頭往浴缸裡注水,流出量好比浴缸下的漏水孔。

學過初中數學的同學都清楚。當流入量>流出量時,存量會變多;當流入量=流出量時,存量不變化;當流入量<流出量時,存量減少,直至為零。家庭理财也好,公司經營也好,都是在想辦法控制流入和流出量之間的差值。

理解流量和存量有什麼用呢?

小傑女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小傑以為是因為前天父親節沒給女友買禮物,女友才選擇分手的。小傑覺得女友簡直不可理喻,覺得女友太小題大做了。如果小傑懂得流量和存量關系時候就能理解。女友的不滿情緒就是存量,各種節日的疏忽讓存量暴增,而且沒有打開漏水孔。女友的不滿存量積攢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爆發了。如果在存量不滿同時,學渣男浪漫一些,甜言蜜語、噓寒問暖、禮物送一送,約會多一些,女友的不滿存量就不會溢出。相反地,暖男、渣男都比直男更懂得如何用“流量”來管理“存量”。

流量和存量大家都好理解。牛人之所以看問題深刻,他們比常人更加關注的是連接關系。

連接關系大緻分為因果鍊、增強回路、調節回路、滞後效應四種。

系統中兩個要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就産生了因果鍊。誰是因、誰是果。簡言之誰是自變量,誰是因變量。以家庭理财為例,收入是因,存款餘額就是果。支出不變情況下,收入的增加會讓存款變多,反之存款減少。這就是最基本的兩個要素之間的因果鍊。

也有一種情況是因果鍊的因和果不是那麼清晰。因的增大,導緻果的增大;果的增大反之作用于因的增大。就好像人們常說的,強者恒強、帕累托定律、馬太效應等等。這類連接方式我們成為增強回路。與之對應的,因的減少,導緻果的減少;果的減少反之作用于因的減少,這就是負增強回路,也就是我們說的惡性循環。

兩個例子理解一下增強回路和負增強回路。

某地某個商人很重視誠信,他的生意越來越好。生意越來越好,知道他誠信的人越來越多。城裡一提起誠信的都知道他,他的生意就更好了。這是增強回路。

某同學學習興趣弱,導緻成績差,成績差又讓學習興趣更弱,更弱的學習興趣讓他放棄了學習。負增強回路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

兩個例子,再往後推演。我們會發現,商人的聲譽達到頂端,生意很大。但是這個城市的生意規模就那麼大,想取得更好的生意出現了瓶頸。貿然進軍外地,自己在本地的誠信可能沒有那麼有優勢了。商人生意規模的增長似乎停止了下來。

某同學成績已經一塌糊塗了,所有人都對他不抱期望。覺得他也就是考0分的水平。結果他考試能考20分了,觸底反彈了起來。

這就是連接關系中的調節回路。之前我們說過,任何事物的指數增長都是理論上的,不可能永遠的指數增長(包括很嚣張的傳染性病毒)。指數發展總會遇到天花闆,把增強趨勢壓平。(參考數學模型中的邏輯斯蒂曲線)這就是調節回來起了作用。我們可以理解為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如果一些要素之間的相關作業關系是有時間差的,我們稱之為滞後效應。好比某項公司改革剛啟動,業績就大漲。這是不符合常識的,所以領導說多虧改革才讓業績變好是不對的,後面可能業績還會掉下來。改革和效果呈現就是典型的滞後效應。

但千裡之堤終将潰于蟻穴(千裡之提潰于蟻穴)1

相信大家已經了解了系統中三要件中的要素和連接關系。了解這些對我們來說有何用處呢?就像我前文所提到的,當我們使用這種模式去思考複雜問題的複雜系統時候,能很快地感受到要素和連接關系的相互作用。一是能很好地了解系統運轉的原理;二是可以改變要素和連接關系讓系統運行更加順暢。

初級管理者管理要素,高級管理者管理連接關系,頂級管理者管理系統。

總結:變量、因果鍊、增強回路、調節回路和滞後效應,這五塊“積木”,是搭建所有複雜系統的基礎。當你遇到問題時,其實所有的解決方案都藏在這五塊“積木”裡。

分析問題的時候,記住五個關鍵步驟: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

二是找到關鍵因果鍊。

三是找到增強回路。

四是找到調節回路。

五是考慮滞後效應。

然後,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變哪些連接關系?做到這些,你就真正擁有了洞察力。當然,這并不容易,需要你日複一日地思考、練習。

随之我們思考和練習的增多,很多相似的要素和連接關系就可以快速知道,這無疑讓你更快的發現系統的開啟之匙。如何知道我們思考的連接關系是否符合邏輯和真實情況,這就是馬斯克等大佬常說的第一性原則,它藏在基礎學科的基礎知識中。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分享很多跨學科知識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