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食品報】
初夏時節,走進網紅打卡地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滿眼蒼翠,宛如一幅水墨畫。近年來,在黨建引領與産業支撐下,明星村以“蠶桑 文旅”特色雙産業助力鄉村振興,讓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明星村是西北第一蠶桑大村。據明星村黨總支書記劉家滿介紹,近年來,明星村逐漸形成了“黨建引領、産業支撐、業态融合、旅遊興村”的發展新思路,依靠“134”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三産融合,培育形成了蠶桑、養豬、養雞和鄉村旅遊四大産業,全村年養蠶6000張、出欄生豬3.6萬頭、養雞20萬隻,旅遊綜合收入3000萬元,年總産值達2億元。
“1”代表一體發展,全要素盤活。明星村由3個村合并而成,過去3個村地域相鄰、産業相近,但規模小、鍊條短、效益低,通過撤并3個村成立明星村黨總支部,組建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由集體經濟控股、村民入股的旅遊公司,以“三變”改革盤活土地、房産、山林、庫塘、公共設施等資源,實行産業發展統一規劃、基礎設施統一籌建、資源資産統一開發,全村共流轉土地2300畝建設萬畝桑海,盤活村集體閑置房産3處、農戶閑置房屋27戶,改建遊客接待中心、旅遊商品展銷中心、研學賓館和精品民宿,配套建設了桑栖旅遊環線、生态停車場、旅遊公廁等服務設施,建成了“醉美桑海”景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把閑資産變成活資源,集中分散零星的資源資産形成規模效應,明星村從傳統農業村變為宜遊、宜業、宜居旅遊示範村。
“3”代表三産融合,全業态培育。按照“三帶一促二、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思路,依托蠶桑主導産業,實施全産業鍊開發。一是一産延鍊。從單一的葉桑養蠶向葉桑、果桑、蛋白桑、觀賞桑、品種桑多元發展,建成優質高效桑園、果桑采摘園、蛋白桑體驗園、品種桑博覽園、古桑觀賞園,全村桑園面積達到5000畝,還發展了桑園養雞、桑園套種,畝桑産值達2萬元。二是二産補鍊。圍繞蠶桑副産品延鍊補鍊,開發出桑葉茶、桑葉餅、桑葚幹、富硒蠶蛹、桑葚果酒、蠶沙枕頭、蠶絲衣被及文創産品,利用手工作坊古法釀酒,生産土法豆品、鄉村炒貨、芝麻糖、紅薯幹等特色旅遊商品。三是三産強鍊。圍繞打造研學旅遊基地、團建體驗基地、康養旅居基地,實施“吃住行遊購娛”業态培育,建成“天空之鏡”、空中漂流、山地摩托等遊樂設施,開發了富硒蠶桑宴、精品民宿、研學旅遊、團建體驗、篝火夜市、鄉村酒吧、親子農耕、火獅表演、新春社火等。
“4”代表四營增收,全民衆參與。按照“集體經濟牽頭、引導全民參與”的思路,采取合作社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托經營、聯合經營方式,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産業就業富民增收。一是自主經營增收,将财政投入600萬元轉投到村旅遊公司經營餐飲住宿、酒吧夜市、旅遊商品、遊樂項目及文化活動,51%的公司營業收益提交村集體經濟。二是合作經營增效,村旅遊公司通過招商引進立勳鼎勝旅遊開發公司,建成了玻璃滑道、“步步驚心”等遊樂項目,每年将營業額20%交納村旅遊公司;還引導230戶土地、10戶房産、11戶現金入戶合作社,開發相關項目。三是委托經營增量,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将閑置公産、養蠶及蠶繭收烘設備委托市場主體經營,獲得收益。四是聯合經營增容,按照“三聯共建”方式,明星村聯動周邊順風香李、柏安黑豬、良田大米、嘉晟食品等特色産品,包裝開發旅遊商品,增加了營業收入。
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和集體經濟帶動,明星村實現了桑園變景區、舊宅變民宿、農民變股東的美麗蝶變,共吸納全村1600餘人融入産業鍊,帶動群衆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還吸引20戶外出群衆返鄉創辦農家樂、精品民宿、特色小吃及手工作坊,走出了一條推窗見景、開門迎客、就地轉崗、居家經營的增收之路。
如今,石泉縣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将蠶桑産業與文旅産業特色雙産業進行快速、有效的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明星村日接待遊客量達到2萬人。我們從一個以傳統産業為生的普通村落華麗變身為一個通過特色文旅産業尋得發展的精品鄉村。”劉家滿表示,下一步,将持續推進景區業态拓展和服務提升,努力打造名副其實的“明星村”。(王京臣)
《中國食品報》(2022年06月13日01版)
本文來自【中國食品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