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23:04:58

以父母親為題材表現的繪畫作品很多,其中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孫滋溪的油畫《母親》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夜,漆黑的夜,一束冷光射進陰暗的牢房。一位年輕的母親,身帶重鐐,赤着雙腳,伫立在黑暗之中。她右手緊緊抱着剛剛滿月的嬰兒,他哪裡知道這是媽媽最後一次給他喂奶呢?母親低下頭,深情地望着可憐的寶寶,禁不住的淚水順着面頰和胸膛滴落下來。看到這生離死别的場面,怎不叫人心碎!

孫滋溪的油畫《母親》重重地撞擊着我的心。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1

孫滋溪《母親》

古往今來,母愛一直是人們讴歌的主題。在中國,在世界,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以不同的藝術語言創造過不同類型的母親形象。今天,畫家筆下的母親,不是沐浴在陽光下為孩子哺乳的母親,不是守護在寶貝身旁哼着搖籃曲的母親。不,這是一位受盡敵人折磨,行将和骨肉分離,内心充滿無限悲痛的母親。

她青春美麗,剛剛享受着做母親的喜悅;可今天,卻要迎着黑暗和死亡,為了信仰,為着壯麗的事業,為着千千萬萬母親和孩子的幸福,貢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和熾熱的母愛。這是何等悲壯的詩篇,何等寬廣的胸懷,何等高尚的情操,何等博大的母愛!畫家以真摯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塑造了一個革命母親的典型,譜寫了一曲無産階級母愛的頌歌。

多少年來,表現人情、人性,愛情和母愛一直被不加區别地當成“資産階級、修正主義的東西”。在一些文藝作品中,幾乎把人性、愛情、母愛和革命完全對立起來,把革命戰士統統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響哨哨”、“硬梆梆”的鋼漢子、鐵姑娘。表現英雄人物就義,雖有象《狼牙山五壯士》那樣的佳作,但也确有為數不少“拿架勢”的作品。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2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3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4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5

分析現代主義藝術中的油畫流派(黑暗中人性的升華)6

歌頌革命戰士的英勇鬥争固然是揭示英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但不從生活出發,不從具體人物的個性出發,一味概念地表現所謂的英雄氣慨,自然難免出現千篇一律的貧乏形象。革命者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樣,有着複雜的情感和豐富的内心世界。

因此,根據現實生活所創造出來的英雄形象也應該是飽滿的,豐富多采的。恩格斯說:“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正如老黑格爾所說的,是一個‘這個’”。革命的藝術家就是要善于在千千萬萬革命者中發現帶有典型意義的‘這個’。

畫家孫滋溪從生活出發,以趙雲霄烈士的事迹為依據,遵照現實主義藝術創作原則,大膽地塑造了一個充滿着母愛之情的革命者形象。畫家在介紹創作《母親》的經過時說,他的創作沖動是讀了趙雲霄烈士在就義前寫給剛剛滿月的嬰兒——啟明的遺書而引起的。

他說:“我含着淚水讀完遺書,心頭久久不能平靜......每讀一次都會激起我感情的波瀾。我想,為什麼這份遺書能這樣震撼我的心弦呢?後來,我終于明白了,就是因為遺書中不但凝聚着烈士對革命事業的忠貞,而且還充滿了烈士獻身時迸發出的母愛之情。她既是一位堅貞的革命者,又是一位慈愛的母親。由于為革命獻身的時刻已到,她那母愛被激發得比任何時候都強烈,而這強烈的母愛之情又使她那獻身精神顯得愈發崇高而偉大。”

這裡,我們看到,畫家從生活原型——烈士身上發掘了無産階級母親的共性與個性、“革命獻身精神”與“母愛之情”的辯證關系,從而獲得了一個既是“典型”的又是“單個人”的形象。

“藝術的真正生命力正在于對個别特殊事物的掌握與描述。”(歌德語)“在每個被描寫的人物身上,除了一般的階級特點之外,還必須找出對他最有代表性,而且最後會決定他在社會上的行為的個人特點。”(高爾基《論劇本》)在《母親》的構思中,烈士臨刑前迸發出的母愛之情,就是畫家為人物找到的“最有代表性”的“個人特點”。畫家隻有緊緊地抓住它,着力地表現它,才有可能創造出一個有血有肉富于個性化的英雄形象。

繪畫不同于文學,不可能通過對事件發展過程的描寫來展示人物的心理。這就要求畫家必須善于選取最能集中表現人物内心世界的瞬間動作和情節,要求畫家有以小見大,以一當十的本事。然而,這是很難的。選擇怎樣的情節,把握哪個時刻,最能充分地揭示母親的精神世界呢?畫家絞盡了腦汁,從最初的構圖到最後定稿,草圖不下五、六張。

開始,畫家選取這樣一個場面:烈士抱着嬰兒,伏身膝上,用顫抖的手吃力地寫着遺書,淚水灑落紙上。母親臨刑前給孩子寫遺書,事情本身是十分感人的。但用繪畫語言難以表現“這個”革命母親“最有代表性”的“個人特點”。畫家放棄了這張草圖,又陷入了沉思:必須找到一個能夠形象地展現烈士在就義前充滿着母愛之情的情節,才能使作品真正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畫家張開了思想的翅膀,烈士奔赴刑場前的情景,像電影一樣,在腦子裡一幕幕閃過。當“銀幕”上出現母親就要與親骨肉訣别,給寶寶喂最後一口奶的畫面時,畫家的思路豁然頓開。

作者日夜冥想的構思,終于突破了。

本來,媽媽給嬰兒哺乳,在生活中是極為平常的事,可是在這個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裡,卻有着非凡的意義,它蘊含着多麼豐富的思想、多麼強烈的感情!在這生命最後一刻,母親的全部情愛都傾注到革命的未來和希望——孩子身上了。

這愛憐之情表現得愈充分,就愈能反襯無産階級母親的寬廣胸懷和獻身精神。正是由于畫家抓住了這動人心弦的情節,才揭示了母親高尚的精神境界。

《母親》是一個悲劇性題材,畫家描繪了母親行将失掉愛子的悲痛心情,深刻地挖掘了處于逆境之中革命戰士心靈之美。

悲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現母親的不幸,不但沒有渙散群衆的鬥志,恰恰相反,卻喚起人們對英雄的同情和悲憫,激起對敵人的仇恨,激發人民的鬥志,從而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

這種效果的最後取得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完成的。

首先,畫家注意了對人物的情緒的處理和把握。他意識到:如果對母親臨刑前給孩子哺乳時的心情,寫得不夠,難以打動人心;寫得過分,又有損英雄的形象。

為此,畫家對母親站立的姿勢,頭的正側、俯仰都作了反複推敲。為了選取合适的角度,畫家還用泥塑的形式進行嘗試,最後取得了剛柔統一的效果。

畫家着意追求人物内在心理的表現,巧妙地将母親面部處理在暗部。她沒有話語,隻有晶瑩的淚水在默默地流着,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對母親的兩隻手,畫家也作了非常細緻地刻劃,透過那幹瘦痙攣的手,仿佛看到母親撕碎的心。

另一方面,畫家還通過細節描寫,如消瘦的軀體、撕破沾有血迹的衣衫、手腳上沉重的鐐铐,使人自然聯想這位堅強的革命烈士在獄中所受到非人般的折磨和甯死不屈的鬥争。作者還運用了藝術誇張的方法,拉長了人物的身軀,使其幾乎充滿了整個畫面,給人以高大堅實的紀念碑感。

畫家對于獄中環境的描寫,非常簡率:在窄長暗綠色的背景上,繪出牢房的鐵窗、依稀可見斑駁的牆壁、地面淩亂的稻草。這些都增加了人間地獄的蕭索氣氛,對人物心理描寫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

《母親》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這是對油畫藝術形式的一次大膽嘗試。畫家從作品内容的需要出發,突破了油畫構圖的傳統格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種新的表現形式的出現,是離不開特定内容要求的。

畫家将烈士的遺書經過藝術處理,輔以畫面兩側,不單單是構圖的需要,也不單單是畫面的說明和注腳;那血淚浸染的遺書,已成為整個畫面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組成部分,對深化主題起着重要的作用。看着那跳動的時隐時現用血淚書寫的墨迹,傾聽慈母愛憐的話語,我的淚眼模糊了。烈士的遺書激起我無限的情思和遐想......

今夜,星光燦爛。我久久不能安眠,仿佛聽到母親的呼喚:啟明,我的寶寶,你在哪裡?你可曾忘記那黑暗的過去?

趙雲霄烈士,這盛世如你所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