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開始
冷空氣又要來了!
1月22日10時
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據@中國氣象局 今日消息:
1月22日至25日
全國多地氣溫下降
這說明廣東的新一波冷空氣
很快就要來了!
年初二、初三
廣東自北向南降溫安排
初二傍晚前後
冷空氣就會到達廣州
據@廣東天氣 今日12時消息:
春節假期(1月22日-27日)我省大部多雲為主,間中有分散小雨;
初二到初四有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冷空氣初二傍晚前後到達廣州),日平均氣溫下降4℃~6℃;
過程最低氣溫出現在初四早晨,粵北有5℃以下低溫(高海拔山區零下4℃左右,有冰凍)。
春節假期廣東天氣預報
23日(初二),韶關、清遠、肇慶陰天到多雲,有分散小雨,其餘市縣多雲到陰天,局部零星小雨;早晚有(輕)霧;粵北市縣受冷空氣影響氣溫開始下降。最低氣溫:粵北市縣6℃~10℃,南部市縣14℃~17℃,其餘市縣11℃~13℃。
24日(初三),粵西市縣和韶關、清遠、肇慶分散小雨轉多雲到晴,其餘市縣陰天轉晴到多雲。最低氣溫:粵北市縣4℃~7℃(高海拔山區零下1℃左右,有冰凍),南部市縣11℃~14℃,其餘市縣7℃~9℃。
25日(初四),大部分市縣晴到多雲。最低氣溫:粵北市縣1℃~5℃(高海拔山區零下4℃左右,有冰凍),南部市縣8℃~12℃,其餘市縣5℃~8℃。
26日(初五),大部市縣多雲為主,其中粵西市縣轉零星小雨。最低氣溫:粵北市縣6℃~8℃,南部市縣14℃~17℃,其餘市縣9℃~13℃。
27日(初六),韶關、清遠、粵西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市縣陰天有零星小雨,其餘市縣多雲間陰天,局部零星小雨。最低氣溫:粵北市縣9℃~11℃,南部市縣16℃~18℃,其餘市縣12℃~15℃。
春節假期期間,
大家每天休息在家獻廚藝,
是不是有點缺食譜?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廣州市針灸醫院)藥學部李麗明主任中藥師、内分泌科趙志祥副主任中醫師和急診科範小紅主任中醫師聯手推薦了每日一道應節藥膳,健康又有好意頭,助你在家宴上一展身手。
20
23
除夕
蓮藕蓮子蚝豉大脷湯
材料:蓮藕750克、蓮子适量、紅豆各50克,陳皮1/3個,紅棗3個,蚝豉50克,大脷1條,踭肉150克,生姜4片。(4~5人份)
做法:各物分别洗淨。蓮藕去節,切厚塊;蓮子、紅豆、陳皮、蚝豉均浸泡;紅棗去核;大脷刮去雜質。一起與踭肉、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養陰、補腎、益氣、健脾。
除夕夜,廣東人當然要有一煲好意頭的靓湯坐陣!趙志祥中醫師推薦了這煲經典賀年湯——蓮藕蓮子蚝豉大脷湯。
其實,廣東人一聽都不太需要解釋了。蓮藕、蓮子取的是“連年”的諧音,蚝豉就是“好事”,大脷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加起來就是“連年好事大利”的寓意。
這煲湯除了寓意吉祥之外,也非常适合南方初春的養生需求,因為它有養血潤膚、健脾益胃的功效,而且男女老少皆宜。
中醫認為,蚝豉除了惹味,也有養陰健脾的作用;蓮藕養血健脾,蓮子養心益腎,大脷和踭肉則是養益補髓,健脾養胃。至于陳皮,廣東湯水裡以豆類和油膩食材入湯,它都是點精之筆,能使湯品醇香可口,而且化氣祛滞。
20
23
年初一
雲耳冬菇蝦米粉絲滾紹菜
材料:雲耳、冬菇各50克,粉絲100克,金針菜、蝦米各70克,紹菜500克,生姜3片,(3~4人份)。
做法:雲耳、冬菇、粉絲、蝦米分别浸發,洗淨;紹菜洗淨,切段起油鍋爆香姜片,炒至剛熟,下雲耳、蝦米再炒片刻,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中火稍滾片刻,下粉絲滾片刻。下鹽、麻油便可,飲前可撒少許胡椒粉。
适合人群:飲食積滞。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
根據習俗,新年第一天吃素,除夕多有熬夜吃喝玩樂,年初一吃點素菜對身體也有好處。廣州人說的紹菜指的就是大白菜,就是黃芽白。黃芽白在古代稱為“菘”,蘇轼說“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把大白菜比喻為熊掌一樣的美味,直到今天仍有“冬日白菜美如筍”的說法。中醫認為大白菜性味甘平,無毒,有清熱利水,養胃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症。但大白菜吃得多還是較為寒涼,本身就有氣虛胃冷、大便溏瀉等症狀的街坊們不宜多吃,而且在料理大白菜的時候多加一些生姜,可以使食材的性味更加平和。
20
23
年初二
知母炖鹌鹑
材料:鹌鹑2隻、赤小豆20克、知母10克、蓮子10克、蜜棗1顆、姜3片。
做法:鹌鹑去内髒洗淨,與其他材料一同放入砂鍋,炖煮1小時,加鹽調味服用。
功效:健脾利濕,纾解風濕熱痹、關節痛。
禁忌:知母性苦寒,能潤燥滑腸,故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
大年初二,在年俗中是出嫁的女兒帶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這一天,也稱為開年,這一天的午飯被稱為“開年飯”。這頓飯通常要十分豐盛,取吉祥如意的寓意。
知母,性寒,味苦甘。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春雨綿綿的季節裡,這道湯膳對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疼痛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20
23
年初三
合歡花煲瘦肉
材料:瘦肉150克、幹合歡花10克、紅棗5顆、枸杞子 10克、姜3片。
做法:瘦肉洗淨切片放入砂鍋,加适量清水,大火燒開,去除血沫,加入合歡花、紅棗、枸杞子、姜片,小火煮半小時,調味服用。
功效:疏郁理氣,安神活絡,消風明目。
禁忌:陰虛津傷者慎服。
大年初三被稱為“赤口日”,意思就是這天“容易發生口角”,不宜外出拜年,宜在家歡聚。其實呢,接連吃喝玩樂了幾天,大家應該也累了,留在家裡好好休息,睡個懶覺,自然也是非常養生的。
通常在這天,也有很多人喜歡跟家人一起喝個糖水,甜甜蜜蜜,心情也會好很多。不過,連日開懷暢吃,也是時候要關心一下血糖了,所以這裡推薦一道解郁安神的湯水——合歡花煲瘦肉。
合歡花,性平味甘,歸心、肝經,具有解郁安神,清心明目的功效。
20
23
年初四
冬筍草菇羹
材料:冬筍200克、草菇50克、金華火腿20克、蔥 3段、生姜 5片、紹興黃酒2湯勺(4-5人份)
做法:
1.将金華火腿切小塊,然後加入生姜、蔥焯水備用;
2.将冬筍剝開切滾刀塊,在沸水中汆燙幾分鐘去除草酸,撈出,草菇洗淨切開焯水備用;
3.砂鍋中加入适量水,放入金華火腿、姜塊、蔥段、适量黃酒大火煮開轉小火炖半小時,後加入筍塊、草菇再煮半小時,加入水和澱粉勾芡,出鍋前加入适量鹽即可食用。
功效:消食化滞 清潤有益。
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可食用,食欲不振、肥胖、糖尿病、便秘者尤宜。
禁忌人群:對筍過敏、哮喘、脾胃虛寒、女性經期、腎炎、泌尿系結石者不宜食用。
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北方有習俗在這一天全家一起吃“折籮”。(折籮:即把幾天酒宴裡沒有動過的菜相混在一起的大雜燴。)
進入吃“折籮”階段,也意味着是時候要吃得清淡一些,調理好腸胃,迎接接下來的工作。吃筍能吸附所吃食物的油脂,降低胃腸胃黏膜對脂肪的吸收與積蓄,有助消化、防便秘的作用。其中冬筍健脾養肝,草菇清熱、促進排便、黃酒也有行氣活血的功效。
20
23
年初五
蚝豉生菜粥
材料:蠔豉3個、瑤柱50克、燒骨300克、生菜2棵、粳米100克、生姜5片 ;
做法:
1.洗淨粳米及生菜,粳米浸泡半小時、生菜切碎備用;
2.清洗蚝豉、瑤柱後,将粳米與燒骨、瑤柱、蠔豉、生姜同煮,煮開後轉小火轉1小時;
3.待粥變粘稠綿軟時,加入生菜攪拌均勻,出鍋前加适量胡椒、鹽即可食用。
功效:解肌除煩、降火滋陰。
适合人群:體質虛弱、陰虛内熱者宜用,尤其适宜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系統疾患等人群食用。
禁忌人群:急慢性皮膚病人群,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不宜食用。
大年初五,是民間迎财神的日子。生菜、蠔豉的諧音“生财”、“好事”,最應景不過。另外,蚝豉清肝解毒、補益氣血,瑤柱既可健脾養胃,又可降血壓、血脂,燒骨清熱下火。春節假期容易因為飲食不節咽喉上火,此粥解肌除煩、降火滋陰,對虛火上升、咽幹喉痛、神經衰弱等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20
23
年初六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當歸10-15克、羊肉500克、生姜10克、鹽适量。
做法:将羊肉切成小塊,焯水後與當歸和生姜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炖煮,待羊肉熟爛後加适量鹽即可飲湯食肉。
功效:此湯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冬天手腳冰涼、畏寒人士,冬天常喝能夠調理體質來禦寒。
使用禁忌:雖然當歸食療一直以來是備受推崇的補血調經方法,但也要分清情況辨證使用,否則适得其反。以下情況不宜用當歸:
1. 出現濕熱、脘腹脹滿、大便洩瀉等症狀;
2. 出血期間(月經期、崩漏);
3. 血少陰虛火旺者。
大年初六,是許多商家“開市”的日子,這天也是今年法定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
當歸,藥性甘、辛、溫。當歸廣泛用于女性的調經、補氣血、潤腸、美容等方面,在臨床上使用率高,所以有“十方九歸”的說法。當歸不同部位的功效還有所不同——“歸頭”活血,“歸身”補血,“歸尾”則破血,“全歸”則有着和血補血之效。不過,當歸不可以過量服用,一般以5-15克為宜,最好根據體質按醫囑服用。
總有一款适合你關心的人
來源:廣東天氣、嶺南中醫藥文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健康有約
編輯:陳佳
責編:陳廣泰
猜你喜歡
【大年初一】新春送祝福,廣東醫護齊上陣!新的一年,“兔”個開心!
【關注】國家衛健委:各省已度過三個高峰
【必看】潤喉糖、話梅對緩解咽幹有幫助嗎?專家最新提醒→
健健康康,2023大展宏“兔”!,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