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自主品牌車型低端謀生高端進階的話題,放眼看眼下的時局,走量的所謂低端車型的售價已經與同級别的合資品牌已經保持咬合的狀态,相同價位下是選更高配置的自主品牌還是要配置較低的但卻更有面子的合資品牌,相信很多人心中都已經有确定的答案。
而聊自主品牌終極目标的高端市場呢,每家都在觊觎這塊夢想蛋糕,蹒跚着染指被外人霸占N年之久的領域,現狀是市場很小或者幾乎為0,不斷的被人诟病(當然也有可能會有潛在競争對手輿論打壓),所有呈現出來的局面就是配置顔值也很高、尺寸也很大,但定價卻遠遠沒沒有了低端走量車型在同級中的那股底氣或者說勇氣,且既得利益者一定會在制高點毀滅性的打壓。
這兩大廠商都是在政策和大環境風口下起飛的案例,民衆普遍鐘情于SUV以及新能源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越走越遠,但比亞迪旗下燃油車型(主要指轎車)的多系列運營下,且定價有重疊的自家兄弟互掐的局勢下,除了F3這輛當年圓了衆多車友有車夢的車型印象令人深刻之外,其它車型基本就埋沒下去了幾乎沒什麼印象,一個汽車品牌,或者說一款具體車型能夠讓人熟知也是一種意義重大的成功,知道就等于知名度。
還有沒提到的吉利汽車,當然這家稍微特殊一點,因為瑞典沃爾沃乘用車品牌屬于是被全資收購,也就沒有所謂的合資屬性,我們也看到近幾年吉利品牌的巨大進步,旗下一些車型比如帝豪EC7等常年都可以在同級排行榜中看到其身影,不管是賣相還是整體造車品質都有大提升,再有國人對于車的最大擔憂在什麼方面呢?就是可靠性,可能說一聊到這塊很多人都會在心裡給自主品牌的實力打上一個問号,老百姓沒有精力也沒那個實力去實際檢測一下一輛車到底怎麼樣,隻是當做一個工具去使用,而這就需要把測試當成工作的車評人的事兒了我們就不多聊,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道聽途說,聽周圍人的、看網上的去了解,所以當把以安全作為造車理念的沃爾沃品牌并入吉利囊中之後,在老百姓印象裡對吉利汽車的安全品質會更上一層樓。
同樣的毛病和問題,在合資車型上我們看到了解了,但結果依然會買,因為覺着能接受,不算事兒,但是如果出現在自主品牌上呢?感官及心理上就比較敏感,其實在造車水平極大提升的實際情況下,自主品牌已經進步飛快,但在這種情景下就吃大虧了,本身對自主品牌就持懷疑态度的心理暗示下,再看到一些相關報導,就算是徹底坐實了傳言。
中國大環境就是一個大的人情社會,一個人能夠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就能夠影響一個家族,所以口碑這個東西在中國太重要,好的口碑需要日積月累,壞口碑卻有可能一夜讓你沉船,所以一旦形成大的輿論綁架,那麼就傳開了,所以在更早以前的時間裡一聊到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可能很多人更多的是準車主可能就不再考慮這個牌子了吧,這個順口溜為什麼全國風行呢,這也是側面能看到奇瑞品牌在當年那會兒是多麼的火熱,買的人多了自然碰到的問題就多,一個人遇到,那麼他周圍的人也就全知道了,所以奇瑞的牌子的認可度還是挺高的,如果當年能夠把可靠性和行駛品質能夠像現在這般的重視(艾瑞澤5及瑞虎7确實很棒,銷量也能證明問題),我相信也就早已稱霸到現在。
大衆奧迪汽車的基數夠大,所以也就會出現奇瑞品牌那樣的局面,就是:全中國人都知道奧迪燒機油,誰後備箱沒多備幾瓶機油你肯定是新手,但是畢竟是合資德系品牌,在造車品質和行駛品質上有造詣,所以能夠成為車界長青樹也屬正常。
而聊到具有自主 合資品牌的廠商呢,這裡面的自主品牌就比較尴尬,因為這裡面的自主品牌占據的地位隻是助攻而不是主力,合資車型是搖錢樹,因為是按比例投資,其中有中國人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投入激情也就會更加的飽滿,相應的對自主品牌的關注就會有所降低,車企也都是商業組織,情懷的東西可能有,但在利益面前你懂得……
所以普遍的純造自主品牌廠商的實力,就明顯的要比有國企等大背景的具有合資品牌屬性的廠商還能強上不少,就是這個道理。純自主自己不抗不堅持就沒了退路,而合資屬性的廠商哪怕自家品牌廢掉又如何,錢不少賺就歐克。
很多人都說中國自主品牌吃虧在了牌子上,但其實我們也确實看到了一些自主車型大放異彩,這問題出在哪兒?關鍵還是品質、實力的提升才能緻使最終的口碑、影響力良性循環起來,SUV的火熱促使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大獲成功,也促使他們更有底氣的進入更加白熱化的中檔隊列,能夠逐步的突破15萬這個檔,這個坎兒一過,後期就能順風順水很多。
現在是這樣的兩極分化特點,SUV領域同樣是配置很豐富但價位上不去,但卻逐步的邁入更高一級的細分領域,而轎車領域确是相反,同樣的高配置價位已經與合資對手幾乎持平,但更高一級的中級車領域幾乎被斃,那麼這兩者之間能不能互相有個借鑒學習的意義所在呢?
往下拉就可以留言了噻,關注車讀子,好玩随時共享i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