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

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3 19:14:42

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作者: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楊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準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1

正确把握意識形态領域的關鍵問題

作者: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楊軍

指出:“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立”與“破”是社會實踐主體圍繞特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建構或解構某種事物的有意識的社會行為。“立”是對事物進行維護、鞏固和發展,“破”是對事物進行否定、批判和推動向其對立面轉化。在當代中國意識形态領域呈現多元化格局、國際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态上沖突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主流地位,需要做好意識形态工作中的“立”與“破”。

做好“立”與“破”需遵循的主要原則

圍繞樹立和堅定“四個自信”做好“立”與“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實踐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已被實踐證明是适合中國國情的社會發展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已經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國人民美好生活願景的實現緊密相連,也關系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和未來。所以,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奮力寫好的“大文章”。隻有認識上的清醒,才會有行動上的堅定。寫好這篇大文章,客觀上要求在全社會凝聚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肯定性、認同性共識,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信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四個自信”代表着對當代中國曆史、現實和未來的理性認識與科學态度,凝結了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要求和未來願景,既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重要内容,也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宣傳教育追求的目标。因此,抓住樹立和堅定“四個自信”這個關鍵,就能把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建設的總方向,對标是否有利于樹立和堅定“四個自信”,明确“立什麼”“破什麼”“如何立”“如何破”。

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結合上做好“立”與“破”。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關于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道路、方向、目标和實現路徑等的系統理論體系。它能否實現導向、辯護、動員、約束等一系列功能,展現凝聚力和引領力,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作為“觀念的上層建築”,它最終要受到現實社會生活這個“社會存在”的影響,需要現實社會生活對其觀點主張的确證和支撐;作為“階級社會的維護意識”,其思想内容要科學反映客觀規律、代表中華民族利益,尤其對“為什麼要确立‘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給中華民族帶來什麼”等重大問題作出科學闡釋,對當代中國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作出合理解釋;作為一種思想文化力量,其話語方式和表現形式必須借助多種文化形式,适應人民群衆的心理情感和認知習慣。也就是說,社會現實和實踐、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影響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功能發揮和地位鞏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結合上做好意識形态領域的“立”與“破”,既要按照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破利益固化的障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越來越高的程度上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認同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更要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内容、話語和表現形式上不斷豐富、發展與創新,以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堅持以立為主、立破并舉的原則做好 “立”與“破”。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建設之所以要以立為主,是因為:從人類曆史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曆史時代”,資本主義制度和意識形态憑借其經濟優勢和技術優勢在世界範圍内保持着強勢,社會主義制度和意識形态作為新生事物還需要長時間的建設和培育;從我國國情看,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而意識形态領域不可避免帶有大量“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迹”,社會主義意識形态戰勝、取代“舊社會的痕迹”也需要持續的建設;從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看,它必須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推進而豐富、發展和完善,始終保持對時代發展、實踐推進和人民願望的關注,才能夠引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複興偉業的進程,引領人們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實現。

做好“立”與“破”應找準的着力點

當前,做好意識形态工作的“立”,主要是要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立“論”。即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不斷豐富、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理論内容。具體而言,其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這一“偉大的認識工具”揭示事物的本質、内在聯系及發展規律,引導社會主義意識形态不斷深化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外部世界形成合理的判斷和解釋,從而具有高度邏輯自洽性。其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始終保持對時代要求和現實問題的敏銳性,始終保持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鑒,不斷以理論創新來回應時代之問、實踐之問和人民之問,彰顯内容的現實性。其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以此賦予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的價值立場,成為最廣大人民群衆利益和意志的“總的表達”,成為人類追求更好社會制度、構建和平公正新秩序美好願望的中國方案,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态具有人民性。其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豐富發展提供思想資源和話語資源。

第二,立“言”。即不斷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體系。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中國共産黨不斷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結合中華民族語言特點,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如“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要繼續推進政治話語與學術話語的互動、官方話語與民間話語的融通,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既有學理支撐,又能為大衆理解,為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權提供條件。

第三,立“勢”。即通過宣傳教育、文化建設和群衆性實踐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向上的思想氛圍。包括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提升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能力,面向大衆創新傳播手段和方法,采用通俗易懂、輕松活潑的言說方式,綜合運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承載話語信息;加強網絡内容建設,增大網絡空間正能量信息的總量,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強化文學藝術的守正創新,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讴歌黨、讴歌祖國、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通過這些建設活動,打造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強勢地位。

從“破”的角度來看,要針對當前樹立和堅定“四個自信”面臨的困擾,做到:

第一,化解大衆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的誤判誤讀。現實中,人們往往根據可觸及的現實生活來認識社會制度和道路、評判政策和理論。當前,由于一些與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曆史遺留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實踐中也會衍生新問題,比如,部分群衆的合理利益訴求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的滿足……對具體問題的抱怨、批評極容易轉化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誤判誤讀。化解這些誤判誤讀,要求在理論宣傳中自覺回應大衆的現實關切,堅持正面引導、解疑釋惑,突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性和國家發展向好向上的趨勢性,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帶給大衆明确而積極的心理預期,引領大衆以辯證态度看待社會現實。

第二,破除錯誤思想思潮造成的理論迷霧。長期以來,在我國意識形态領域,一些錯誤思潮通過各種顯性或隐性的方式,否定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艱辛探索适合自己發展道路的曆史,否定當代中國現實政治制度,否定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否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錯誤思想思潮,已經對大衆思想和學科專業研究産生負面影響,是凝聚共識的重大障礙,是破壞“四個自信”的“觀念力量”,必須對其開展積極的思想鬥争。這包括開展對錯誤思想思潮的深入研究,把握其思想實質和政治危害,廓清理論迷霧;開展面向大衆的宣傳教育,把握時機力度,批判謬誤,張揚真理,讓是非曲直在思想交鋒中越辯越明。

第三,破解國際輿論中的攻擊抹黑。在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互聯網發展帶來國内外信息互通共振的條件下,國際輿論中關于我國的“話語”“視角”“觀點”等都會反饋到國内。當前,西方意識形态在國際輿論空間中仍保持話語強勢,西方媒體不斷制造負面信息抹黑中國,以錯誤輿論導向影響國内大衆認識中國、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因此,适應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步伐的需要,要在傳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斷創新,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國際傳播能力,堅持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及時破解各種攻擊抹黑言行,從而維護我國意識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