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23:33:49

到底是叫做宮保雞丁還是叫做宮爆雞丁呢?我們去外面餐館吃飯的時候,也能看到不同餐館有不同的寫法。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叫才正确呢?

這個菜名正确的叫法應該叫做宮保雞丁。等我講完這個菜名的由來之後,大家就再也不會叫錯了。

宮保雞丁和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清朝大臣丁寶桢息息相關。所以要了解宮保雞丁,就要先了解丁保桢的平生及事迹才行。丁寶桢生于1820年,卒于1886年。祖籍是貴州,在晚清時期他是有名的功臣。丁寶桢為人剛正不阿,為世人所稱贊。他曾經多次帶人治理黃河水患問題,并修護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為老百姓創造了首家機器制造局,這也是作為清末時期的工業企業的開始。而且丁寶桢用畢生的時間和心血造福一方,老百姓們對丁寶桢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豪。丁寶桢的一生得到了很多老百姓們的愛戴。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1

為世人所愛戴的丁寶桢

宮保雞丁中宮保一詞的由來。

宮保一詞的由來還要追溯到清朝官員們的職稱制度,也就是官位的高低的統稱。其中最高職位應當屬于正一品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師、太傅以及太保。這三個職稱代表着高品級的大臣,也是代表着朝臣中的重要地位。而從一品官員的稱謂會比正一品稍微低一級,也就是少師、少傅以及少保了,其中也有一級官位叫做太子太保。而下面的官職就是從二品官員一直延伸到九品官員,進而到各個地方的所屬官員等等。

那麼丁寶桢是怎樣憑借自己的豐功偉績和人民的擁戴。當上了太子太保呢。

丁寶桢33歲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當時的庶吉士意味着有一定的潛質,也就是說被選上的人都是考取進士中的佼佼者,這些人都被賦予了衆望。也就是翰林院大臣的備選者。庶吉士也就相當于優秀的進士要選入翰林院大臣的一個跳闆。後因平亂有功,特命為翰林院編修,随後他招募了衆多将士為平亂立下了很卓越的功勞。這裡的翰林院編修就是指在一旁起草诏書及重大文件的一個職位。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2

正直清廉的丁寶桢祠堂

1863年-1864年,丁寶桢升任山東按察使和布政使,這類職位就類似于巡查以及主管一個省的刑法事宜,已算一個很重要的官職了,可見對于丁寶桢的信賴。而在丁寶桢在山東上任的第六年,丁寶桢由于受到軍情警示後做出了有力的行動,維護了時局動蕩的環境所以深受褒獎,因此被加官封賞。

随後丁寶桢在自己的官位上頗有建樹,而且丁寶桢為人正直,他的所作所為也為世人所稱贊。1876年,丁寶桢被加封太子少保,同時上任四川總督。他在就任期間,造福四川老百姓,對腐敗及盜竊等罪行嚴懲不貸,将當時的四川治理的井井有條。因此深受四川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1886年丁寶桢逝世,加封為太子太保,也就是當時的一品大員官職。而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都屬于朝廷重要職位,也就是重要的宮保職位。所以世人就把他所創作出來的香辣雞丁叫做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3

丁寶桢創造的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的前身是醬爆雞丁。

1863年時,丁寶桢在山東任職時候,經常讓家人做這道菜。相傳丁寶桢非常喜歡吃醬爆雞丁,醬爆雞丁是山東的一道傳統菜肴。它的味道主要是甜品醬料的味道。在濃郁的醬料中帶點甜味,配上點黃瓜丁一起吃,被當時的山東老百姓所稱贊。但他很喜歡吃帶點辣味的美食還有花生米,命令家人做飯的時候,總喜歡用帶點辛辣味道的食材去調味,所以這份醬爆雞丁在丁寶桢的手中做了一些很巧妙的改變。因為他也愛吃雞肉的原因,為做出宮保雞丁打下了伏筆。所以可以說,宮保雞丁的前身是醬爆雞丁。而宮保雞丁是在醬爆雞丁的基礎上。增加了香辣的小辣椒和香脆的花生米,添加了不一樣的口味更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4

醬爆雞丁是宮保雞丁的雛形

正是由于喜歡吃辣口味的醬爆雞丁,所以在做菜的時候他讓廚子在裡面加入了幹辣椒和花生米,保留了醬爆雞丁帶點甜味的口感。卻有着紅辣椒的點綴,讓雞肉白中帶紅。顔色雖火紅但卻是微辣,香辣中能品味到雞肉在嘴中入口即化的美妙滋味。

而做宮保雞丁時先幹煸辣椒,把辣椒的香味配着淡淡的油味給激發出來。再放入鮮嫩的雞肉和花生米進行翻炒,當時按照丁寶桢的指點做出來的雞丁,大家都誇特别好吃。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5

辣椒點綴的宮保雞丁确實是色香味俱全

宮保雞丁在四川廣泛流傳。

1876年時,丁寶桢到四川任職,此時已加封了丁寶桢的官位為太子少保。而丁寶桢一直保留着吃着辣味的“醬爆雞丁”這一習慣。在來到四川之前,這道菜還停留在家裡人所知悉的階段。到了四川之後,每每有需要在家中待客之時,丁寶桢就讓家裡的廚子做出這道辣味的雞丁。大家吃完之後都誇口稱贊,覺得這個新方式做出來的雞肉辣中帶香,雞肉的肉質特别鮮美。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6

宮保雞丁的肉質鮮美,花生酥脆

後來丁寶桢創造的辣味雞丁就被大家廣泛知曉了。由于丁寶桢當時被封為太子太保,大家也親切的稱贊丁寶桢為丁宮保。而他發明出來的辣味炒雞丁,就被叫做宮保雞丁。這道菜就是丁寶桢發明的,把這道菜冠以丁寶桢官職的稱号也是對丁寶桢以及這道菜的敬愛之情。

宮保雞丁在慢慢的流傳中,由于丁寶桢出生在貴州,又到山東及四川任職。所以宮保雞丁這道菜,在各個菜系中都有宮保雞丁的存在,這也是它能夠涵蓋了各個菜系的原因。

宮保雞丁是哪一種(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7

宮保雞丁在各個菜系中都有其美名

宮爆雞丁的誤傳。

慢慢的宮保雞丁随着大家的習慣性叫法都叫做宮爆雞丁。實際上這個叫法是錯誤的,因為不存在宮爆這個名字。而它的原型又是醬爆雞丁,所以大家以為這兩個名字應該是一個意思。其實這兩個詞是不一樣的。而且由于叫法和地方差異的不同,一個諧音也導緻了我們習慣性的叫法錯誤。

所以大家也明白了這道菜的正确讀法和寫法,原來宮保雞丁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以後就不會再叫錯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