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極端熊
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預見一些“奇葩”的日本姓氏,比如“田尻”、“我孫子”、“禦手洗”(洗手間的意思)等,看到這裡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想:“日本人的祖先是怎麼想的?是見到什麼或者知道什麼就姓什麼嗎”?下面我們就通過此文,帶領大家一同追尋一下,日本社會出現這種奇怪現象的曆史原因。
01、“有名無姓”的古代日本人由于古代日本社會的發展比較緩慢,所以,其原始的氏姓制度一直沒有被徹底的瓦解。這就造成了古代日本始終停留在氏姓制度之中,以血緣為關系紐帶的“家族”并未成長為獨立的社會基本單位。
氏姓制度是在日本古代社會的部民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公元四世紀末期前後,日本的大和族逐步統一了日本列島的中、西部地區,其政治統治的基礎就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的,掌握着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于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系的集團,這些集團稱之為"氏",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家。
氏的稱呼有的來自官職,有的來自居住地、統治地的地名,有的來自神名,還有的來自技藝。例如,居住出雲國的就叫做"出雲氏",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
圖/擁有特權的日本武士浮世繪畫像
比如德川家康、石田三成等大人物,因為他們都是武士階層,所以他們是有“苗字”(姓氏)和名字的。但是這些大人物身邊的女人或者平民百姓卻是隻有名字沒有姓氏的,比如德川家康的妻子就叫“阿茶”,石田身邊的女忍者叫“初芽”。
圖/電影《關原合戰》中的女忍者“初芽”
03向現代社會“急行軍”的産物——當代日本人的姓氏
伴随着西方殖民勢力的東漸,日本社會也迎來了巨大的壓力。在面對這種将會使自己将淪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壓力中,日本社會爆發了明治維新運動。從此,日本開始走上了大踏步邁向近代社會的發展道路。自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以來,其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規。
其中,為了彰顯社會的進步、平等和與西方社會更好的接軌,明治政府開始推行“四民平等”的政策,并且開始廢除封建武士階層的各種特權,而在這些特權中就包括武士階層獨自擁有“苗字”命名的權力。
1870年,明治政府頒布了“平民苗字允許令”開始允許平民擁有自己的名字。但是,長期以來習慣了沒有姓氏,和對政府随之而來的征兵制度的抗拒,大多數日本百姓對于該法令并不感興趣,甚至是懷着抗拒的情緒在裡邊。所以日本人姓名的普及工作進行的異常緩慢,一時間瞞報、謊報甚至逃避的人不計其數。但是,這時的明治政府是無法等待的!因為這件事的順利實施與否,關系到後面更為重要的戶籍普查和征兵工作的深入進行。
就這樣,明治政府于五年後的1875年再度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政府命令百姓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内擁有自己的名字,違抗者将嚴懲。這樣一來,可是急壞了那些沒有文化,甚至不識字的日本底層百姓了。
圖/“苗字”
這一下熱鬧了,這時的日本底層民衆不得不開始急忙地的委托政府、或求助于同村的有文化的人、甚至寺廟裡的僧侶為自己命名,一時間,以居住地、職業以及各種事由而産生的姓氏開始鋪天蓋地的出現。
這種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所起的名字,免不了會出現各種離奇的情況,這時,比如常見的像什麼中村呀、中田呀、井上呀都,是都是根據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居住地特征而選取的名字,但是匆忙之中,也會滋生出諸如我孫子、犬養、禦手洗這樣極端的名字來。
圖/日本新幹線上的的“我孫子站”
參考文獻
【1】李卓 《日本近現代社會史》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0年
【2】吳廷璆 《日本史》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4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