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茶友問了一個關乎茶具安全的問題,他說,陶瓷茶具中的重金屬超标怎麼判斷?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這個問題的确是不少愛好陶瓷的茶友關心的,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
首先,市面上大多數陶瓷制品都是經過安全檢測的,隻要是正規的陶瓷餐具,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而且我國國家标準對于陶瓷用料的重金屬含量有嚴格的限定,所以大家不必過分擔心。
當然,市場上也不乏一些低檔、劣質的陶瓷類産品的存在,對于這類産品,大家挑選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了。
陶瓷茶具中的重金屬主要有鉛、镉等,如長期使用此類陶瓷茶具,可能會造成人體慢性重金屬中毒,嚴重者可能損傷肝腎功能甚至緻癌。
陶瓷産品的原料主要為坯身的原料(泥料),釉面原料(釉料)以及字畫裝飾的原料(繪料)。在這幾種原料中,繪料都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因為如果采用的是低成本的化工料的話,可能會含重金屬超标。
那麼,挑選陶瓷産品的時候,應如何避免呢?
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上釉工藝,二是燒制工藝。
陶瓷産品的畫面裝飾,大緻可分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所謂釉上彩,是先形成釉再上顔色,之後經700~850℃燒制而成。由于顔料在釉的外邊,所以重金屬容易滲出。有專家指出,當這種陶瓷與食物接觸時,其中的鉛可能會被食物中的有機酸溶解出來,這類陶瓷産品更适合做擺件等。
當然,釉上彩如果燒制工藝得當,也可将鉛含量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内,而且上面我們說過,正規廠家生産的陶瓷,即便是釉上彩,也是符合國家安全标準的。
釉中彩,主要是燒制時令釉料熔融,使顔料滲入釉中,冷卻後被釉層覆蓋,所以安全性比較好。
而釉下彩的全部裝飾繪畫都是在坯體上進行,之後再上釉,上釉完後經高溫一次燒制而成,繪畫顔料完全在釉層内。由于釉質覆蓋住了顔料,不會讓其與食物接觸,所以安全系數是最高的。
那麼,如何區分釉上彩與釉下彩呢?其實并不是很難,通過目測和觸摸能夠幫助我們辨别。
在觀察陶瓷制品時,如果繪畫的地方不如釉面光亮,而且手感不夠平滑,有凸起感,說明這可能是釉上彩。
除了上釉工藝,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燒制溫度了。
總體來說,高溫燒制優于中溫和低溫。高溫燒制一般是指1280℃~1350℃。在高溫的淬煉下,鉛、镉等有害物質會最大限度的熔出、釋放,含量将大大降低。而中、低溫陶瓷則多少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這類瓷器可做裝飾或做做果盤,避免受熱。
那麼,該怎麼分辨高溫瓷與中低溫的瓷器呢?
首先是看顔色。高溫瓷的釉色非常水潤、清透,近似于優質玻璃的折光。而中低溫的釉面玻化層比較薄,甚至能看到胎色,這主要是中溫瓷所用的釉料及繪料與高溫瓷不同,出來的效果往往比較粗糙。
另外,中、低溫瓷的胎質更厚,由于中溫瓷燒制溫度低,燒結度低,質地疏松一些,為了提高撞擊性,所以胎質稍微厚一些。
還有一招敲擊瓷體聽聲音。高溫瓷聲音清脆,接近金屬音,而中溫瓷聲音就會悶一些,這主要是二者密度不同決定的。
參考資料:
《陶瓷餐具越豔麗越危險,消費者需當心重金屬超标》,王佳強等,《中國防僞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