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耳朵總會流出粘粘糊糊的膿液,且悶悶的。”4月9日,家住馬王堆的李女士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三科求診。
家住馬王堆的56歲李女士,因最近一段時間左耳總會流出粘粘糊糊的膿液,有悶悶脹脹的感覺,感覺聽力也有所下降,來到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就診。接診的耳鼻咽喉頭頸外三科主任王甯在仔細詢問後得知,李女士有長期掏耳朵的習慣。經檢查發現,患者為因使用挖耳勺用力過猛導緻了鼓膜穿孔。
患者左耳聽力明顯受損
掏耳朵估計是廣大市民茶餘飯後最鐘愛的“癖好”之一,幾乎人人都做過的事情。有些人甚至用指甲、發夾、小木棍等去強行挖耳朵。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損傷外耳道,把細菌帶進耳道内。
“每年因自行掏耳朵引發疾病前來就診的患者,比比皆是。”王甯主任介紹,許多人掏耳朵大多是覺得耳屎不幹淨,或者讓耳朵不舒服,有的人甚至覺得掏耳朵就是一種享受。常掏耳朵就等于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會造成耳屎分泌增多,然後又頻繁地掏,形成惡性循環。
需要經常掏耳朵嗎?王甯主任表示,大部分人是不需要專門掏耳屎的。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聍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聍,俗稱耳屎。耵聍在空氣中幹燥後呈薄片狀,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稱“油耳”。耵聍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健康的外耳道是有自潔功能的,平時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和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排出耳道。
常掏耳朵會有危害嗎?
王甯主任表示,常掏耳朵不僅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于細菌、黴菌的生長,導緻耳道奇癢、流黃水,嚴重的話還會損害外耳道,造成聽力下降。特别是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緻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出現面癱。
怎樣才是正确清理耳朵呢?如要清理耳朵,請盡量在醫院耳鼻喉科門診,由醫護人員進行清理。
1、可以用生理鹽水清理耳朵。輕輕将鹽水滴入耳道中,頭搖晃幾下,然後沖洗幹淨。
2、利用嬰兒油、礦物油等專門清潔耳道的清潔油來清理。清理前,最好将油塗抹在手上測試,确定不會有過敏反應。
3、外耳道沖洗法。沖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氫鈉溶液滴耳,3~4日後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沖洗。
注意事項:
1、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影響聽力,千萬不要強行取出。醫院有軟化耳屎用的滴耳劑,耳屎浸泡松軟後,可以由耳科醫生清理掉。2、如果耳朵出現疼痛出血耳鳴等問題,不要輕舉妄動,請及時就醫。3、合并感染者應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後再取出耵聍。如果覺得耳朵癢,不要圖一時爽快,拿起耳勺或棉簽就開始掏,要尋求科學的方法,以免後患無窮。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通訊員 肖茜予
編輯:小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