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之為人處世

論語之為人處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3:01:46

第三篇第9章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 夏禮:夏朝之禮制。

 杞:即杞國,夏朝滅亡後,商朝國君為了安置夏王室成員,為他們在杞地建立杞國(今河南杞縣一帶)。

杞國是個小國,所以常受強鄰壓迫,被迫屢次遷徙,從現在的杞縣搬到現在山東的新泰市(屬泰安市),後來又搬到昌樂縣(屬濰坊市),最後搬遷至安丘縣(屬濰坊市)一帶。

杞國于戰國初年亡于楚國。國祚延綿一千多年。《史記》雖有“陳杞世家”,但對杞國的描述僅有270多個字,而且還特别強調:“杞小微,其事不足述。”

杞國雖小,但畢竟是夏王室之後,存有夏禮,所以作為“禮學大師”的孔子為考察夏禮而特地到訪過杞國。

《列子-天瑞》中所說的“杞人憂天”的寓言故事就發生在杞國。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1

 足:象形字,原來是人體下肢的總稱,後來特指“腳”,如“畫蛇添足”,進而延伸為器物的腳,如“三足鼎立”。

“足”假借為充實,完備、足夠。如:“足以”,“充足”。後又由完備充足延伸為值得。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

“足”還有富裕的意思,如“富足”。重慶的大足縣(由武則天賜名),其足就是富裕的意思。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2

 征:有目标的遠行。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彳(chi)從正。會向某地出發之意,“正”兼表聲。

“征”的原義為有目标的遠行,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行軍作戰需要長途跋涉,所以延伸為征讨,征伐。如:“東征西讨”。

“征”也用作“徴”的簡化字,有征召之意,如《後漢書-張衡傳》:“征拜郎中”。也引申為求取,索取,如“征稿”,“征稅”。

“征”還有“證據”的意思,如《左傳》:“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信”一詞即源于此。

“征”還引申為迹象,征兆。如“征候”,“特征”等。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3

 殷禮:商朝之禮制,商朝國都有幾次搬遷,最後定在殷地(今河南安陽市境内),所以商也叫殷商,也叫“殷”。

 宋:即宋國(前1114年—前286年),建于西周早期的一個諸侯國,國都在商丘。國君為子姓宋氏。

周公輔佐成王平定“三監之亂”後,處死了武庚,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封商纣王的兄長微子啟于商朝舊都商丘,建立宋國,并封為公爵,特準許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與周為客。他們朝見周天子不用臣禮,用賓禮。

宋國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三恪”就是三個前朝王室子孫們所建立的國家,另外兩個分别是陳國(舜之後),杞國(夏之後)。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4

宋國晚期國力強盛,據《史記》記載:公元前318年,宋國“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裡,西敗魏,取二城,滅滕(今山東滕州市)。”可見其國力之強,被後人稱為“五千乘之勁宋”。

宋襄公被稱為“春秋五霸”之一。和吳國一樣,如此強大的國家卻是最早被滅的諸侯國之一。

公元前317年,宋國國君自稱為王,公元前286年,齊國發兵滅宋。宋立國761年,共26世,32君。

 文獻:文,典籍也。獻,賢也,特指多聞而熟悉掌故的人。文獻即有曆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載體,包括圖書,賢者等。史上首次出現“文獻”一詞即于此處。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5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夏代的禮儀制度,我能說上幾句,但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代的禮儀制度,我也能說上幾句,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宋兩國的曆史資料和知禮人才不足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曆史資料和懂禮的人才,我就可以驗證這兩代的禮了。”

這一章講的是孔子對“禮”的發展史的研究。孔子曾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意思就是周禮是在夏禮和殷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非常豐富完美。

孔子雖然熟知各朝的禮法,但由于不能通過杞、宋兩國現存的典籍以及賢人驗證,便對古禮秉持保留的态度,不敢妄言。

孔子的這種治學态度,也為後世之人樹立了實事求是的典範。這提醒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有根有據,尤其是做學問。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6

當今社會,有些人為了利益,不管是非曲直,僅憑非常有限的資料,就開始大言不慚,胡編亂造,見風就是雨的現象比比皆是。跟孔子的治學态度比起來,顯得實在是太淺薄了。

比如,韓國的鄭在書教授聲稱《山海經》中的炎帝、蚩尤等人物都是來源于“東夷”,而中國古代的東夷系是包括韓國人的。

他還稱在高句麗的許多古墓中都有壁畫,壁畫上畫着黃帝和炎帝等古老的中國神話,所以鄭在書就肯定地認為這些神話故事是源于韓國,炎帝和蚩尤是韓國人。

另外,由于商纣王的叔叔箕子漂洋過海到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所以箕子被奉為朝鮮先祖,而孔子也是商代貴族後裔,所以,鄭在書認定孔子也是韓國人。這樣的結論,實在可笑至極!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7

實事求是的劉德

“實事求是”的意思指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貶低,正确地對待和處理問題。

該詞最早見于班固的《漢書·河間獻王傳》中對劉德的評價:“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所以劉德成為中國曆史上“實事求是”第一人。

劉德(前171年-前129年),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宗室成員、大臣、藏書家,漢景帝劉啟第二子,廢太子劉榮同母弟(母為栗姬),漢武帝劉徹(母為王美人)之兄。

劉德于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今河北滄州河間市一帶)王。劉德非常喜好儒學,衣着服飾,言行舉止都仿效儒生,山東的衆儒生多依附于他。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8

當時儒學還未成為正統。經過秦末的戰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典籍留存很少,讀書人也是鳳毛麟角,想恢複儒學談何容易?這時,河間王劉德應時而起,“于灰盡之餘纂亡散篇卷,僅而複存”。

劉德為王26載,始終沒有卷入諸王争權的政治漩渦,而将其畢生精力投入到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之中。

為了收集書籍,劉德的足迹遍布洛陽、山東、河北等地。他不畏勞苦,身體力行,凡聞民間有善書者,就親自前去以重金購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給百姓;對不願出讓的,他就好言求之,從不采取強制手段。

這對當時的絕大多數統治者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劉德賢名遠揚,衆多知識分子都不遠千裡,攜先祖舊書,送給劉德。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9

對這些人,劉德均給予重用和獎金。其所得之書有《詩》、《左傳》、《周官》、《禮記》等,多達幾十種。

劉德還親自參與了古籍的整理工作,他以名儒毛苌(毛亨之侄,毛遂後人,湖南韶山毛氏先祖,《詩》的傳人,今河北邯鄲市雞澤縣人)、貫長卿(毛苌弟子,毛詩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今河北河間市人)為博士,王定為史丞,又廣招天下著名學士,對所得之書進行實事求是地研究、整理。

劉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極為嚴謹,對殘缺不全、字異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組織群儒進行研讨辨析、勘誤訂正、精心校理後,才整理成冊。

經過艱苦的校勘工作,劉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對于當時書典十分匮乏的漢朝來說,真是雪中送炭。

論語之為人處世(實事求是第一人)10

史載劉德多次車載《詩》、《書》等古籍應诏入朝,漢武帝劉徹看到劉德帶來這麼多書,十分高興,每次都要舉行隆重的接書儀式。

盡管劉德一心撲在古籍整理上,後來還是因為遭漢武帝的猜疑而憂悒成疾,于公元前129年逝于封國,年僅58歲。

由于其對文獻資料的突出貢獻,劉德死後谥号為“獻”,史稱“河間獻王”,劉德的作為受到知識分子的狂熱追捧,班固在《漢書》中專門為之立傳,其傳首就評價劉德治學“實事求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