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一個讓消費者心痛不已的貶值油老虎,一個讓所有二手車商都為之“流淚”的汽車品牌,停産三年負債70億,如今深陷破産重組的泥潭中,無人願意為其接盤。
納智捷是中台合資的汽車制造企業,2008年,由中國台灣地區最大的汽車企業裕隆集團和浙江中譽集團在杭州正式簽約了納智捷汽車生産項目,2010年,裕隆攀上了東風,合資正式成立東風裕隆,至此東風集團、浙江中譽和台灣裕隆三方共同持股,占比各為20%、30%和50%。
2011年,東風裕隆首款車型——納智捷大7 SUV正式上市,憑借出色的外觀和配置在市場上引起不小的轟動。當時大7的起售價超18萬,頂配最高26.8萬,可以說是一款自主品牌的“豪華”SUV。之後又推出了納智捷MPV,這款車可以說背負了很多的聲譽,比如“北京人心中最有價值MPV品牌”、騰訊“最佳MPV”、網易2012年度新車總評榜“年度智慧科技車”等等。
但屬于納智捷的輝煌很快就成了過眼雲煙,銷量持續暴跌,提起納智捷消費者敬而遠之。究其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油耗、産品質量、品牌以及口碑的崩塌。
首先納智捷在中國市場本身就處在一個比較尴尬的位置,你要是說它是合資品牌,也說得過去,是中國台灣地區和内陸合資的汽車品牌,要說它是中國自主品牌也沒錯,畢竟台灣是中國的。
其次東風入股後推出的第一款車型納智捷大7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大7的豪華程度無人質疑,但其油耗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以至于很多很多的段子自此流傳開來,比如:20萬的車,30萬的配置,100萬的油耗;百公裡消耗一個加油站。再比如:中國為什麼有人行道?是為了方便納智捷車主能走回家......
最後納智捷毛病多,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發動機熄火、斷軸等等直接導緻了納智捷的口碑崩塌。再加上納智捷的售後服務體系不完善以及在産品開發上速度慢,讓納智捷的衰落雪上加霜。
東風裕隆本身的汽車制造實力并不弱,且有着“合資”的背景,卻也不能阻止納智捷的退市破産。東風裕隆旗下具備完善的整車驗證能力,比如試車跑道、排放性能實驗室都有,并且建有6大車間,工廠年産能達12萬輛。
但是很不幸,一步垮,步步垮,不狠抓産品的質量,再好的基礎配置也不能挽救自身和市場,以至于東風裕隆負債高達70億,而且無資金願意接盤。
如今,新能源乘用車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東風裕隆是否可以憑借布局新能源來打一場翻身仗呢?這一問題不得而知,因為東風裕隆在新能源領域并沒有什麼建樹,雖然在五年之前就已經進軍新能源汽車制造,但并沒有什麼成果面世。
再觀如今的東風裕隆納智捷,自東風裕隆申請破産清算之時,納智捷便算是退出了中國市場,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調侃。目前國内100多家經銷商早已在幾年前全部退出,啥售後服務都沒有了,那些買了納智捷的用戶保養的地方都沒有,修車也成了他們頭痛的問題。在二手車市場,納智捷大7的價格已經跌破5萬,但依然賣不出去。
如果哪個二手車商手裡有一台納智捷大7,估計都得被同行拿來當笑話,畢竟“神車”納智捷已經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抛棄,再低的價格也沒人買,倒是有些二手車商買來博取下流量,隻是到最後,眼淚隻能往肚裡流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