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自己怎麼養成自律的習慣

孩子自己怎麼養成自律的習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57:45

孩子自己怎麼養成自律的習慣(孩子不自律用這3個方法)1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删

自律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為人父母,想要孩子優秀,那就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

今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說,最近被孩子煩死了,孩子學習一點也不自律,總是需要監督。

有時不催着,就連老師當天布置的作業都沒法完成,等老師讓交作業了,沒完成自己還生氣。

為此,兩人沒少因為這事吵架,但吵了也無濟于事。

孩子還是一點也沒發生改變,還是保持原有的狀态,現在真不知道怎麼辦了,苦惱得很。

生活中,我想應該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不自律的事情,其實最近我也在為這件事情上火。

直到最近看了《少有人走的路》後,才了解到,孩子不自律的這個問題,有以下原因。

1.受父母影響

2.沒有提前做計劃做安排

3.缺乏愛和行動力

《少有人走的路》書中曾說:

孩子的不自律,都來源于缺乏行動,行動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

那為人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呢?

嚴以律己,做自律性父母

作為父母想要孩子自律,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為人父母,如果每天做事拖拉、懶散、愛發脾氣、那孩子必定也會是拖拉、懶散、愛發脾氣。

顯然這類型父母,不僅沒有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還成了反面教材,把壞習慣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孩子。

從這點可以看出,優秀的父母,對于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就像我,我以前告訴孩子,不要發脾氣,發脾氣不好,但孩子惹我生氣時,我就情不自禁地發脾氣,發完脾氣還告訴孩子,發脾氣不好。

孩子自己怎麼養成自律的習慣(孩子不自律用這3個方法)2

不要學我,孩子當時是同意了,可是下次她生氣時,就也開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怒吼起來。

《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

在孩子稚嫩的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

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對象,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

直到我真正意識到,發脾氣對于孩子的影響後,才開始嚴格要求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我慢慢學會掌控情緒,不再那麼容易失控怒吼時,孩子的情緒,也開始慢慢得到了改善。

所以,作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自律、不愛拖延,那就從此刻起,開始嚴格地要求自己。

唯有自己改變了,孩子才會真正意義上得到改變。

孩子自律是培養出來,不是逼出來的

孩子的自律精神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心理學家說:

人生來就有惰性,所以,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

最近陪孩子寫作業,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前段時間引以為傲的自律,全線地崩塌。

特别是面對孩子寫作業,真的能把人氣的暈倒,例如,上午看孩子再玩,就沒要求她寫作業。

中午時,讓她寫作業,她說好,寫了一半就說瞌睡,好,理解,說,那你寫完數學了去睡。

睡醒了再寫中文,她說好的,等數學寫完了,沒有去睡就跑去玩了,下午吃完飯讓她寫中文。

也挺配合的,就是寫字這裡,一下子寫了大半天,總之整個過程磨蹭、拖拉,讓我在旁邊着急。

很多人會說,孩子磨蹭拖拉是内部動機不夠,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沒提前合理安排。

就像我,孩子這樣,有點生氣,不過我知道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的問題,孩子小不會安排時間。

我又沒給她安排好,固然她會拖拉,從這裡可以看出,是孩子不自律、愛拖延和拖拉嗎?

顯然不是,其實還是家長的問題,例如我們可以把作業安排在上午讓孩子寫,下午可以盡地玩。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把難題或多一點的題,安排在前面,這樣就不至于很晚了。

還在為那道難題或者多的題,一直在思考或想辦法,長時間做不完想不出,就影響情緒。

當情緒來臨,自然就影響做事情的心情,心情不好又有畏難情緒,就想着擺爛、或者把事情放放。

等以後在做,殊不知,就算把問題放哪裡了,事情不等于解決了,而是在逃避問題規避問題。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問題越來越多,事情越來越多,到最後遇到的痛苦和困難也越來越多。

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和做事情的前後順序,以及難度,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節奏。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行為習慣,在孩子長大後會形成肌肉記憶,肌肉記憶又稱内隐記憶,就是無意識狀态。

這種無意識狀态的記憶,會刻在孩子的大腦裡,伴随孩子終身,所以,未來孩子也就不存在不自律。

自律後,也就不會因問題得不到解決而痛苦。

孩子自己怎麼養成自律的習慣(孩子不自律用這3個方法)3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删

《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說: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作為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愛是解決孩子一切問題的原動力。

什麼是愛孩子?愛孩子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願意花時間去傾聽孩子内心的需求。

同時也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因為培養孩子的自律,就建立在了解孩子内心需求的基礎上。

如果不了解,那就不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時機裡給予孩子鼓勵、批評或适當的警告以及責備來引導。

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隻有批評和指責,或者無盡的溺愛,那就談不上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了。

真正的愛,就是積極地引導孩子,而不是心情好時,對孩子很好,心情不好時,嚴厲地批評孩子。

其實在本質上,這不是教育,而是對着孩子發洩積攢心中已久的怨氣以及心裡的各種不滿。

真正的愛,帶着對孩子的包容,帶着鼓勵帶着适度的批評和指責,一切都隻為孩子積極陽光。

積極陽光的孩子,内心就會充滿能量,能量十足的孩子,也會更加積極地面對和解決問題。

但如果孩子缺乏愛,就會出現愛的匮乏,當愛匮乏時,就會提前透支和消耗自己的快樂。

不願意感受成長帶來的的痛苦和挑戰,隻想享受當前的安逸,當出現這種狀态時更談不上自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就是遇到困難時,隻要父母陪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就底氣十足。

其實,這就是愛的力量,愛的力量推動我們前進。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自律的原動力來自于愛。

自律的基礎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

就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珍惜自己。

寫到最後: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感,更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孩子幸與不幸,都來源父母為孩子制造的土壤是否健康。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探讨。

作者介紹:

彤橦媽媽聊育兒,我是一枚熱愛學習熱愛成長的90後寶媽,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孩子,同時用故事的方式來點亮人生,願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魔女宅急便 侵權必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