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46:07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1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2

上海中考總分目前為630分(含體育30分),如果一個女孩中考的成績是623分,是不是會驚到你?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3

全部科目僅僅隻丢了7分!有主觀題的語文科目,居然隻丢了3分。呂悅洋大考失誤率之低,也是逆天了。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4

公開報道的信息顯示,呂悅洋愛閱讀。按照她自己的介紹,歸集和充分運用錯題集,是她在學習方面可以分享的經驗。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5

呂悅洋稱她會利用一個大錯題本,按難度分類,進行歸納整理。她的錯題本每一頁都有對折的痕迹,左邊是題目,右邊則謄寫着對應的答案。

呂悅洋會每過一段時間取出錯題本進行複習,将寫有答案的半頁折起來隻看左側題目,再做一遍後與原正确答案進行校對。

這是呂悅洋在複旦複旦附中校門口的留影。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6

想必複旦附中是小姑娘心儀的高中。确定的信息是,小姑娘已經被複旦附中青浦分校預錄取。

預錄取是不帶反悔的。會不會有人為小姑娘這個分數進一所四校郊區分校而惋惜?

雖然是分校,畢竟是與複旦附中有血緣的直系親屬。而且自招過程很漫長,小姑娘和學校彼此間,應該有反複的接觸了解。

總之,進入複附青浦分校也是不錯的結果。

小姑娘的中考成績,讓初中母校新竹園中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位于浦東的民辦新竹園中學是2007年由一所公辦中學轉制而來。

學校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創辦于1991年的上海市竹園中學,該校原是一所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公建配套初級中學。1998年在浦東新區率先被正式批準為轉制試點校,實行“小班化教育”。2007年再轉制為民辦。

學校現任校長為王學軍,教育管理碩士、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園丁獎獲得者、曾主編《走向師生生命共同體的學校》一書。

新竹園中學有兩個校區,其中濰坊校區32個班級,1200餘名學生。龍居校區16個班級,500餘名學生。

新竹園中學以“作業少、活動多、課堂活、效果好”為辦學特色。2018年該校計劃招生432人,其中住宿生80人,外區縣40人。

效果好,不是嘴上說說的。

數據來說話。新竹園中學2018屆初三畢業生中,升入四校人數總計84名,升入八校的合計68名,兩者相加,共計152名。

其中,華東師大二附中35名,複旦附中36名,上海交大附中13名;建平中學45名,大同中學17名,格緻中學2名,延安中學2名,複興中學和控江中學各一名。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7

2018年3月,上海宣布了關于新中考改革的初步方案。同年4月,新竹園中學微信公号發布學校小記者就「新中考下的新竹園特色」話題,采訪校長王學軍新的稿件。

王學軍在答問中闡釋了新竹園中學對新中考的理解及所做的準備,從對王學軍的訪談内容中,以可大緻了解新竹園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以下是訪談的主要内容:(Q=小記者;A=王學軍)

Q:新中考改革中的學業水平考試,除了語數英理化傳統意義上的五大門以外,還加入了對于道德與法制(思品)、曆史、跨學科等方面的考量,并以相應的分數構成來體現,請問新竹園對于這樣的變化,在師資儲備上,有什麼應對?

A:應該說新中考的改革是早在新高考改革公布後就呼之欲出的,因此早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醞釀并儲備原來被稱為“非考試學科”的老師。

正如2007年我校剛開始民辦轉型時候的情況一樣,現在新竹園五大門(語數英理化)的老師團隊,無論從年齡結構、專業素養還是敬業态度、畢業班經驗等方面來說,都趨于穩定和優質。所以,這三年中,曆史、地理、生命科學等學科的師資隊伍正在不斷完善。另一方面,除了師資儲備以外,我們還将重心放在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素養的提升等方面。我們的綜合理科組和綜合文科組,兩大組都在此方面,通過日常教研活動不斷學習,同時我們也鼓勵兩大組内老師進行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和課題探讨。

Q:改革中,對于地理、信息科技、生命科學、科學和社會以及藝術、勞動技術等科目,将進行等地式評定方式,請問新竹園在這幾門科目上,有何特色?

新竹園一直努力在打造學科特色,如地理、曆史、社會學科,我校有“未來學問家”活動平台可供學生們進行學科展示和特長發展;如生命科學和科學學科,我校有“無土栽培”校本課程供學生們學習與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如藝術學科,我校有“葫蘆絲”“折紙”校本課程供學生們進行動手實踐,提升學生們發現美與鑒賞美的能力;如信息科技學科,我校有“影視創作社”“綠色網吧”活動課程可供喜愛信息科技學生們在信息的海洋裡暢遊。

在未來的日子裡,新竹園将繼續努力尋找校内校外資源,打造更多、更精、更有特色的學科。

Q:新中考改革中的學業水平考試中,對于體育與健身是一如既往的重視,請談一談新竹園的體育教學工作?

A:新竹園的孩子不僅學業水平優秀,而且體育也是非常棒的。單從近幾年的體育中考測試來看,我校更被昵稱為“新竹園體校”,體育總均分也将近30分的滿分水平。

同時,孩子們身心共同陽光發展。這些都是源于我校多年重視體育,已形成了從六年級到九年級成系統的培養計劃,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培養重點和培訓方案。比如說,起始六年級的“一根跳繩”、七年級的“體育舞蹈”、八年級的“體育武術操”,和貫穿四年的“晨跑”等等活動。我想,我們還将繼續努力創新,提升孩子們的鍛煉意識和體能素養。

Q:新中考改革中,外語增加了聽說測試,請問新竹園在此方面有什麼舉措?

常有家長說新竹園的外語很強勢。我想,家長說的強勢,更多的是指我們初三英語成績的優秀。但是,英語的學習遠遠不是停留在書面上的。所以我校“十每(美)工程”中的“每天一演講”“每月一歌曲”活動,或是“Spelling Bee拼詞大賽”等活動,都是從口頭交際能力角度,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

現在新中考改革下,我們從硬件上較為欠缺的是一個專業的語音教室,相信通過這次浦東新區的實驗室(專用教室)排查調研,硬件配備将達标。

Q:新中考改革下,學生可以參加兩次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并選擇其中較好的成績計入總成績中,請問新竹園對此變化的準備在哪裡?

正如新高考中學生可以有兩次英語考察的機會一樣,新中考下對于實驗操作考試的改革是亮點。它既是對“一考定終生”的挑戰,也是對培養孩子綜合素養能力,體驗感知能力的追求。

我校曆來非常重視實驗教學,在對曆屆中考試卷和區統考卷的研究中,我們老師發現實驗闆塊類的占比逐年增加。除了二期課改下的理化實驗“規定動作”以外,我們智慧的老師們還設計了很多貼近生活的實驗,供孩子們動手感知。在衆多的社團活動中,“生活中的小實驗”也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這條路,盡管從物質上的硬件配備還是從方法上的研究落地,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财力物力,但是我們一直會努力走下去。

Q:“跨學科”綜合測試,可謂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點,請問新竹園對此的理解和做法?

“跨學科案例分析”考查學生能否把理、化、生、地等所學知識綜合應用起來,“要求學生有足夠廣泛的知識面”。

新竹園曆來重視學生多學科綜合發展的能力,我校深受學生喜愛的“未來學問家”和“科學節”等活動就重點關注學生跨學科的研究能力,随着中考改革的來臨,新竹園将開拓更多的平台,提升學生們創新研究能力,為國家能夠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奠基。

Q: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下簡稱“綜評”)的改革對學生的培養目标有了更深層次的推進,請問新竹園的觀點和現行的學生綜評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在此輪中考改革中占據重要位置。“綜合素質評價”更強調讓學生認識社會、培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參與社會考察、探究學習和職業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的表現。其中,社會考察要求學生定期外出考察,可以考察企業、街道、居民區,甚至可以考察某個家庭的生活變化;探究學習要求學生進行綜合性、主題式、項目化的學習,進行小課題研究;職業體驗則要求學生定期體驗一些職業,幫助他們初步打算“未來想做什麼”。

新竹園始終圍繞“樂學善思、健康自信、自律自立、感恩合作”的培養目标,開展各種素質培養、特長發揮的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小腳丫實踐行動”“無作業日活動”、社團課程等,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思考,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完善品行發展。

從“濃郁歐洲文化的海外姐妹學校的參觀訪問”到“貧困廣袤的貴州結對兄弟學校的體驗感悟”,從校内的“小紅帽志願行動”到校外的“工廠作坊社會實踐”,從“高大上的博物館尋訪”到“接地氣的本土文化實踐”,孩子們用腳步丈量世界,用心靈感悟社會。

Q:新中考改革中,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結合投檔考生的綜評将進行綜合考察(滿分50分),請問對于此類新形勢的考察方式,新竹園的學生将會有什麼優勢?

A:新竹園一直堅持自己“作業少、活動多、課堂活、效果好”的辦學特色,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活動的主人。

新中考綜合考查是在學生綜評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考察學生的認知、創新、合作等能力和其他綜合素養。新竹園培養的孩子能說會道,優雅大方,正直善良,樂于助人。

多年來的自主招生,我校的學生就是憑借着深厚的内勁和新竹園的氣質赢得高一級學校的認可。今後,我們将基于此,做更多的工作,使新竹園學生的優勢更強更大。

Q:2018上海中考改革的關鍵詞是“素質”,本次中考改革方案是将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構體系、指标内容和評價方式與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貫通,請問新竹園的初中生在此方面有什麼優勢?

A:衆所周知,新高考改革下,高一學生就開始選課,打破了常規的班級課堂教學模式。這方面,我們新竹園孩子的優勢極大。早在2007年開始,我校就實行了“數學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盡管剛起步時,來自于家長老師的質疑較多,但是,時間證明,實踐證明,效果證明,當初敢于分層的勇氣和魄力都是正确的。孩子們在四年的走班分層教學中,不斷調整自我狀态,不斷吸收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教學理念,廣采博納各家所長,融會貫通,提升自我。這樣的學習生活狀态,完全吻合了高中的分層教學模式。我想,這是我們的優勢之一。

其次,很多高中校長都比較認可一點,那就是新竹園的學生有潛力。

初中四年,我們給予學生最大化的生活空間。在組織方式上,我們摒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努力倡導的是“小先生教學”、“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在認知方式上,我們反對文本接受型學習,努力實踐的是“探究型學習”;在内容方式上,我們避免單一學科學習,努力探讨主題學習、項目學習;在活動方式上,我們禁止學生過多刷題,努力組織學生參觀考察、遊戲辯論等。我想,通過這樣的培養學生的方式,新竹園的孩子們潛力無窮。

Q:新規出台後,有小升初的家長已經在糾結到底選民還是公,新竹園在此方面是怎麼考慮的?

A:民辦校和公辦校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兩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辦學校的優勢在于學校特色、學校管理和學校服務。民辦學校更加關注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服務水準,更加注重聽取學生和家長的聲音。我想,家長孩子選一個學校,最重要的是要理清楚,孩子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活狀态,包括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潛力,學習興趣等方面。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一塊好鐵打磨成鋼是需要很多技術的;選一個學校,最直接的是要看清楚,這個學校的學業成績和取得成績的過程、辦學理念辦學質量環境氛圍等因素;選一個學校,最關鍵的是要想清楚,在這漫長也短暫的四年中,孩子可以獲得什麼,怎樣成長,以及如何和優質高中進行無縫銜接。

無論“新政”還是“老政”,孩子綜合素養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完善,才是不變的道理。

把握當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參考素材來源丨新竹園官網/周到上海

18年上海重點中學推薦彙總(上海中考623分的學霸)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