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衡水湖生态文明城市

衡水湖生态文明城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3 12:49:47

衡水湖生态文明城市(非凡十年河北衡水)1

日前航拍的衡水市文化藝術中心與滏陽生态文化公園。河北日報記者田明攝

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703.1億元,年均增長6.9%;縣域特色産業煥發出澎湃活力,營業收入達1845億元;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一村一品”産業興旺;石濟客專開通運營,進入高鐵時代;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城市更加生态宜居;文化藝術中心、奧體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十年間,衡水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市全面貫徹落實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努力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争先進位,譜寫出現代化經濟強市、美麗衡水新篇章。

■ 生态新名片

衡水湖水質提升到Ⅲ類,“一湖碧水”成城市綠肺、鳥類天堂

“太極島上常住的是夜鹭,西湖濕地是鸻鹬類鳥類的居住地,而在隔堤附近的蘆葦蒲草區,則是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的重要栖息地和繁育地……”湖心隔堤附近的蘆葦叢旁,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武大勇,一邊用望遠鏡觀測,一邊輕聲告訴記者。

像這樣定期到衡水湖開展濕地鳥類觀測調查,武大勇已經堅持了十年。

十年間,武大勇的足迹遍及衡水湖的角角落落,記錄下來的鳥類也越來越多。

沿湖漫步,空中豆雁、蒼鹭飛舞鳴叫,水上青頭潛鴨、鳳頭鸊鹈覓食嬉戲。從“旅客”到“常客”,鳥兒是衡水湖生态環境不斷優化的見證者。

湖邊413家企業、作坊搬遷,拆除沿湖各類建築,取締湖中網箱、攔網,施行首部地方性法規《衡水湖水質保護條例》,32個村莊進行生态搬遷……衡水湖水質由曾經的劣Ⅴ類提升到Ⅲ類,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4600個/立方厘米,鳥類由保護區剛建立時的286種增加到332種。“一湖碧水”成為城市綠肺、鳥類天堂。

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5個縣(市)創建成為省級森林城市;優良水體斷面達到10個,13個國省考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标,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主城區建設81處不同類型的公園綠地……

■ 産業新名片

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加速疊代升級,營業收入保持年均22%的高增長

在安平縣河北捷通網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121台織網機壯觀地并排而置,銀線般的金屬絲從織網機一邊進入,一張張柔若綢緞的絲網在另一邊纏繞而出。這些細密的銀色網片将應用到航空、航天、國防等高精尖領域。

從不起眼的絲網加工廠到行業佼佼者,捷通網業的華麗轉身,是衡水縣域特色産業轉型發展的生動寫照。

2019年,衡水大力推動特色産業振興,形成了安平絲網等9個省級特色産業集群和冀州醫療器械等5個市級産業集群的“9 5”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組團式發展格局。

實施“千企轉型”行動、疊代升級“五個一”工程……縣域特色産業煥發澎湃活力。安平河北聯達公司将絲網燒結工藝提升到上千層,填補了國内空白;景縣海偉集團自主研發的2.8微米以下的超薄型電容膜,被國家工信部定性為“強基材料”……

縣域特色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加快布局。緊盯前沿方向,衡水确立了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制品為骨架,以服務機器人、數字信息安全為方向的“3 2”現代産業新體系,全力提升産業鍊現代化水平。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002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其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

從單打獨鬥到攥指成拳,自2018年至2021年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營業收入保持年均22%的高增長,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845億元,占全市經濟總量的27%,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 科創新名片

科技型中小企業由0到7510家,京“研”冀“造”效應顯現

“鍋爐熱負荷加載到1兆瓦、2兆瓦……6兆瓦、煙氣溫度達到870.9度,系統一切正常。”在衡水高新區的科技谷中科衡水創新動力研發基地,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梁世強正帶領科研人員再次對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實驗機組熱源系統進行滿載測試。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是國際前沿的尖端技術,在小型核電、艦船動力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17年,梁世強帶領團隊進駐衡水科技谷,開始對這一科研項目攻堅。今年年初,該發電實驗機組順利竣工,标志着這一世界級科技成果已進入産業化前端,對我國能源産業革命、衡水先進制造産業做大做強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多領域互動、多要素聯動的綜合創新生态體系。聚焦市域主導産業和縣域特色産業,打造“南北向創新軸帶”,整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如今,衡水正成為京津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高地。中科衡水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5萬噸試驗線項目等先後落地,16項産學研合作關鍵技術全部實現應用投産,可新增産值100億元以上;17個京津和本地高科技項目落地見效,京“研”冀“造”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十年來,衡水市全社會研發投入由4.1億元增長到19.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由46家增加到64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由0到7510家,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2021年,開發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451項,獲得知識産權成果173項,新産品銷售收入6.6億元,科技創新正成為衡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改革新名片

全省唯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市,22項改革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

不久前,故城縣行政審批局利用集成審批優勢,僅用7個工作日,集中為益健堂連鎖藥店辦理了28個許可證,累計壓縮審批時限304個工作日。在藥店負責人桑志懿看來,這樣的高效以前想都不敢想。

衡水是全省唯一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市。

近年來,該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全覆蓋,近1500枚公章退出曆史舞台;工商企業證照辦理“一照通”運行模式,首開全國商事制度改革之先河;“标準地 承諾制”改革經驗全省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國家級試點順利完成,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農村新型社區、産業園區、生态園區“三區同建”全省推廣,農業農村改革躍上新台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始終堅持以改革激發内生動力,大膽試、大膽闖,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打通了許多堵點。目前,在探索出的80餘項改革經驗中,26項屬于地方首創,22項獲得國家和省肯定推廣,為全國提供了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改革樣本。

2021年,衡水市場主體達到43.41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5.1%。十年來,依靠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衡水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也讓群衆得到更多實惠。

■ 鄉村新名片

特色産業“一村一品”全覆蓋,脫貧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2萬元

阜城縣崔家廟鎮張家橋村蟠桃園裡,紅彤彤的蟠桃壓滿枝頭,脫貧戶郭豔萍和十幾個村民忙着采摘、分揀、裝箱。

2017年,衡水永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張家橋村因地制宜發展起蟠桃、冬桃種植。郭豔萍家的9畝地全部流轉給了桃園,一年能掙2萬多元。

衡水将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打出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社會扶貧組合拳。8年接續奮鬥,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0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1.2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年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2000多元增長到1.27萬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衡水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持續發展産業、穩定就業,健全防貧動态監測幫扶機制,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如今,不光沒有一例返貧緻貧情況發生,1001個脫貧村還實現了特色産業“一村一品”,脫貧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2萬元,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692個。

既要産業興旺,也要生态宜居。近年來,衡水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依托鄉村景觀、田園風光等資源,推動産業與文旅融合發展,阜城梨花節、深州桃花節、安平油菜花節等鄉村旅遊活動,不僅成為當地鄉村旅遊品牌,也帶動了更多農民緻富。(河北日報記者馬路、焦磊)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