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會做夢嗎?記得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有隻狗側躺在地上睡覺,沒過一會兒,這隻狗卻魔怔了一般,四隻腿開始狂蹬,哦,原來是做夢了。
也不知道是看到了“夢中情狗”還是偷吃了東西被别人追着跑。但緊接着,由于這隻狗的動作幅度太大,把自己給弄醒了,而且醒了都似乎沒反應過來,看上去特别好玩。由此看來,狗應該是會做夢的,貓可能也會。
那麼,魚呢?它們也能做夢嗎?雖然這個問題看似很無聊,但在曆史上,還真的有科學家們,對魚會不會做夢進行了研究。
在1913年時,科學家們就發現,斑馬魚在睡覺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選擇一個固定的場所,然後一動不動,用儀器檢測時,發現它們的呼吸頻率也降得比平時低。雖然它們并沒有閉眼,但科學家知道,它們睡着了。
但是,魚睡覺有沒有做夢又該如何知道呢?它又不會說法,不可能說給我們聽啊。
針對這種情況,科學家決定用一種與檢測人類大腦活動一樣的方法,使用腦電圖儀器。一般來說,這個儀器可以測量人類大腦新皮質區域的活動情況,借此來發現人類在做夢時大腦的狀态。
雖然魚的大腦并沒有新皮質區域,但科學家們發現,斑馬魚的大腦中卻有着一個類似的結構——背側大腦皮層。而且,小斑馬魚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它們的大腦,這對儀器檢測來說,更是提供了方便。
然後,科學家們在小斑馬魚的體内植入了一種基因,這使得小斑馬魚在大腦活動時,神經元就會發光,進而讓人們更好地觀察到它的大腦活動情況。
結果發現,魚的睡眠竟然與人類一樣,是具有睡眠周期的。
人在睡覺的時候,雖然自己很難察覺到,但其實有着好幾個周期,每個周期也有着好幾個階段。
據研究資料顯示,人的一個睡眠周期時間,大約為70到120分鐘。而每個周期中,又包含了N1期、N2期、N3期以及快速眼動睡眠期,其中N1期占5%,N2期占了50%,N3期占20%,最後的快速眼動睡眠期則占據了25%。
而人類做夢時,多數都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眼球會不自覺地不停的左右擺動。
那麼,魚的眼球又不能轉動,該如何判斷它們有沒有做夢呢?
雖然魚的眼球不能動,但科學家們卻發現,魚也具有兩種睡眠狀态,一種是緩慢爆發睡眠,而另一種則是波傳播睡眠。而波傳播睡眠與我們人類的快速眼動睡眠期有很多相似的情況,所以以此來推論,魚應該是很有可能會做夢的。
不過,由于在野外時,一般的魚如果進入深度睡眠,很容易在遇到天敵來襲時來不及逃命,所以大多數時候都處于淺睡眠。
但也有些魚比較聰明,比如鹦哥魚,它是橫卧在海底睡覺的;還有些魚甚至會直接将身體埋進海底的沙子當中,以此來防止天敵偷襲。
不過,要說魚類中最另類的睡眠,還是得數海豚。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豚是通過大腦兩個半球交替進行睡眠的。
也就是說,當一側大腦半球處于抑制狀态時,它的另一側大腦半球就會處于興奮狀态。當一側的大腦休息好後,它便會進行切換,如此交替休息。
正因如此,即便海豚處于睡眠時,它也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在遇到外界危險時,第一時間讓大腦清醒,來應付突發情況。
這樣的睡眠方式,着實是讓人有些羨慕啊!
那麼,魚這種簡單的動物都會做夢的話,昆蟲又會做夢嗎?很多研究結果已經證實,昆蟲也是具有睡眠的,它們會在活動結束後停下來恢複自己的精力,那麼,它們會做夢嗎?
從昆蟲的結構上來看,很多昆蟲也有大腦,有一定的智力,并且其大腦中也擁有豐富的神經系統,所以,它們應該也是具備簡單的認知和思考,其能力非常有限。
但是,昆蟲的睡眠與人類不同,因為它們似乎并沒有快速眼動睡眠期,如果按照之前的結論來看,它們就不可能做夢。
但是,科學家們目前并沒有合适的設備,能對昆蟲的大腦進行檢測,所以關于昆蟲會不會做夢的答案,我們可能隻有到未來才會知道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