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所說的“假性近視”是指由于用眼過度,睫狀肌痙攣,過度調節導緻的遠視力下降,确切地講是一種“調節性近視”。為方便理解,我們接下來的講解中仍會沿用“假性近視”這一名詞。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反映看物體模糊,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近視,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帶孩子去眼鏡店配一副眼鏡。
事實上,有一部分孩子是“假性近視”,而患“假性近視”的孩子是不需要配戴眼鏡的,若“假性近視”患兒長期配戴眼鏡,反而容易造成真正的近視。
那麼如何區分近視和“假性近視”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去醫院進行睫狀肌麻痹後的驗光,即散瞳驗光。
通過比較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如阿托品凝膠)前後的屈光度數,可以判斷孩子是近視還是“假性近視”。
如用藥前屈光度數符合近視的判定标準,用藥後近視消失,成為正視或遠視,則為“假性近視”;
如用藥後近視屈光度數不變或度數降低小于0.50D(50度),則為近視。
還有一種情況介于上述兩者之間,即用藥後近視屈光度有所降低(降低50度或更多),但仍有近視症狀,則為混合性近視,即“假性近視”和近視共同存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