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6 04:47:30

中秋節的月餅還沒吃完,秋分馬上就要到了。秋分是什麼意思?跟中秋節有什麼關系呢?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農曆八月在秋季(七月、八月、九月三個月)的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其實,這樣的理解隻對了一半。“仲秋之中”隻是八月十五被成為中秋的原因。而中秋成為一個節日,卻并不單單隻是因為它處于“仲秋之中”,而是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秋分祭月”,即祭月日。下周就要秋分了,那麼什麼是“秋分祭月”呢?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2

這還要從中國先民最先确立的“二分二至”說起。

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天地、日月的運行同農業生産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系。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二分二至”)是中國先民最先确立的四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點,自古便為官方所重視。對“二分二至”的解讀,明朝的解釋最為白話。

《明史·禮志三》認為:“蓋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

明朝人認為天地最大,日月次之;以陰陽轉化來看,夏至和冬至分别是陽極陰生和陰極陽生的開始,春分和秋分是陽氣大于陰氣和陰氣大于陽氣的開始,因此分别進行祭祀,順從陰陽轉化的規律。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3

實際上, 不僅是明朝,幾千年來,曆代帝王進行“二分二至”祭祀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

一、“春分祭日”的傳統

戰國時期成書的《逸周書·時訓解》中記載:“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按照中國傳統的夏曆,春分恰好處在春季三個月的中間,将春季平分,故名之春分。“春分,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恰逢仲春,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輪替的重要起始點,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的關鍵節點,因此春分也被稱為“升分”。“萬物生長靠太陽”,古人有春分祭日的傳統,《禮記》就記載有“祭日于壇”,目的是在春耕開始之際,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農事豐收。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4

古人認為,春分日寒暑均平、陰陽均等,故有此日校對度量衡器具的傳統,以取“公平”之意。此外,很多地方都有“春分豎蛋”的民間習俗。根據美國天文科普作家菲爾·普萊特的調查研究,西方國家對“豎蛋”的了解,源于1945年駐重慶的美國記者在《生活》雜志中對中國習俗的報道,這個有趣的遊戲,讓英文世界的讀者“大開眼界”,人們紛紛效仿,從而使“春分豎蛋”逐漸演化成為全球性的節氣民俗。如今,“豎蛋”遊戲已風靡世界,有人還為此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以後,可千萬不要以為豎蛋遊戲是國外發明的哦~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5

二、“夏至祭地”的傳統

夏至這天,太陽行在一年中天空的最北端,這天白天最長, “陽極而陰生”。由于太陽的作用,中華大地溫暖濕潤,是一年中草木莊稼最蓬勃旺盛的季節,也是土地産出量最高的時段。周朝《禮記·月令》當中,夏至祭祀,是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都會在國都北郊水澤之中的方丘上舉行的祭典。又叫祭地大典,從上古時期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夏至祭地”祈求豐年,是感恩土地的一個重要方式。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在這天,劃定一塊方形的土地,相當建造小模型,而四面環水,象征古代人認為的地面是在一片水中中央。此時太陽高照在方丘和水面,天子以重大的儀式,感恩太陽的照耀,以及土地豐腴的産出,并且祝願五谷豐登。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6

現在,每年的公曆6月25日,已經成為中國的“全國土地日”。 自1991年頒布到現在,“土地日”已經成為我國國務院确定的全國性紀念宣傳日,旨在珍惜利用保護我國的土地資源和耕地資源。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太了解“土地日”,主要是由于端午節假期的确立,很多習俗被移到端午節裡去了。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挂艾草、繡荷包等民間活動占據了人們的日常,而古代帝王的祭地大典,傳達的對土地的感恩和敬畏就被掃進了曆史的故紙堆。

“秋分祭月”的傳統

秋分是一年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宋史·禮志六》“朝日夕月”條引唐代柳宗元的話說:“按禮,秋分夕月。蓋其時晝夜平分,太陽當午而陰魄已生。”其意思是,根據《禮記》上的說法,秋分時晝夜一樣長,正午的時候陰氣開始産生。所謂“陰魄”,就是古人所說的陰氣、鬼一類。古人認為,陰氣太重會影響國家祥和與百姓的身體健康,所以朝廷要祭祀月亮,以保國泰民安,這就是所謂“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因此,秋分也稱“祭月節”。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7

要進行“秋分祭月”,首先祭祀時間不能搞錯,據《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春分祭日”時辰在早上太陽将升之際,“秋分祭月”則在晚上,故稱“朝日夕月”。清朝規定,“祭月”為“秋分日酉刻”,酉時相當于下午5時至6時,正是黃昏走向黑夜時分。

但是,每年秋分不一定都恰逢有圓月的日子,“祭月節”沒有圓月總是尴尬,因此後來“祭月”就改在中秋月圓的時候舉辦了。秋分“祭月節”也就順理成章地移到了中秋那天。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8

那麼“中秋節”真正成為一個節日,是什麼時候被官方确認的呢?

“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成書于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于兩漢之間)中說,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現存文字資料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

“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流行是在唐代之後。在唐代時,将“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中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大興。“中秋賞月”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官方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則是在北宋時期。在北宋時期,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争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連宵婚戲;夜市骈阗,至于通曉。”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9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甯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後來還有了許多别稱,如“八月節”、“八月半”;還因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秋夕為月光誕辰拜月光,因此有“月光誕”之稱。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等等。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0

“冬至祭天祭祖”

“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寓意“陰極陽升,萬物生長”,冬至便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帝王舉行 “祭天禮”表達了帝王為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也體現其對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以古喻今,寓意國家複興、與民同樂。

從漢代起,冬至就是國家的重大節日,漢朝時期又稱冬至為“冬節”,官府在冬至日要舉行“賀冬”儀式,社會上流則行“拜冬”之禮。據《後漢書》所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日,朝廷例行放假、商旅停業,舉國休息。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1

“冬至祭天”的習俗興盛于唐宋,明清兩朝統治者對其更為尊崇,即使是明初百廢待舉、政務繁冗之時,太祖朱元璋還是規定一年有三天假期,即元旦、萬壽節(皇帝生日)與冬至,冬至節日能與元旦、萬壽節比肩,其意義可見一斑。而清朝顧祿所著《清嘉錄》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流傳至民間後,逐漸演變成了“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即“祭冬”或“拜冬”。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吃馄饨的習俗,南方地區則以吃米團、吃湯圓居多。平民人家在這一天掃墓上墳,也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2

無論是官方祭天還是民間祭祖,兩者都是向上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從陰陽理論與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來看,古人還形成了一個極有意思的冬至習俗——“懸土炭”,在冬(夏)至來臨前三日,人們會懸挂土、炭于天平木杆兩端,使得土、炭兩邊輕重平衡。到冬至日時,陽氣增加,炭所在托盤增重;夏至日時,陰氣增加,土所在托盤變重。這一做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在于兩物的吸水與否罷了。

------------------------------------------------------------------------------------------------------------------

自周代起,帝王便形成“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以此來順天應時。秦漢時,設壇祭祀已成制度。秦朝時祭祀包含白帝、青帝、黃帝、赤帝在内的四帝以及包含天主、地主、兵主、陰主、陽主、月主、日主、四時主在内的八主,月主即月神,位于八主中的第六位。祭日月與祭天地一樣為曆代所重視。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并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3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廢春分祭日和秋分祭月之禮,明世宗朱厚熜主政後,于嘉靖九年重新恢複祭祀,且規格升級。朱厚熜認為,“日月照臨,其功甚大。”清朝繼承了明朝的祭祀制度,明清兩朝祭祀日月的“日壇”和“月壇”,天壇和地壇,如今都還屹立在北京城中。

随着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日漸式微。在20世紀60年代“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後,對中華曆史文化積澱、優良的文化信仰,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慶典和流傳千年的生活方式的傳承遭受了質疑和弱化,古人對大自然的最樸素的敬畏和感恩之心被全盤否定,蕩然無存。文化複興,顯然無法逃過直面曆史這一課。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4

西方“聖誕節”、“複活節”、“感恩節”等在中國城市階層和少年兒童中的滲透不斷加深。而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在現代節日慶典娛樂化導向下,官方關于傳統文化節日的慶典以載歌載舞的各種晚會呈現,而民間傳承的關于傳統文化節日的記憶符号中,唯有“飲食”亘古不衰。

傳統節日文化的複興,除了要在“飲食”上花樣百出,還有更多節日内涵和活動需要複興,可以複興,這需要官方的傳承、鼓勵,更需要民間不斷的試點、還原和創新。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絡。

本文圖片取自網絡,如有不慎侵權,請聯絡删改。

中秋節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傳統節日文化的式微)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