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寫了十篇觀宋填詞, 欣賞學習了史達祖、高觀國等10位詞人的作品,按照慣例,每一篇後填一首詞練筆。
老街錄于此處,歡迎詩友們指正。
146《雙雙燕· 詠燕》:戀春不去,入微雨雙飛,采泥芳徑。熏風剪柳,一刹亂分花影。檐角新巢漸定,漫指點,雕梁相并。遙山遠樹含情,看足雲飛煙暝。
塵冷,琴清氣潤,共入耳呢喃,恨無音信。空樓朱檻,幾度夕陽孤憑。青羽年年騁俊。羨夜夜,雙栖眠穩。由他月上簾鈎,不覺藓侵石井。
1這首詞用史達祖原韻填寫。這首詞的韻腳信、俊、潤、穩,和其他韻腳,無論詞韻還是詩韻,都不是一個韻部。
《雙雙燕 》這個詞牌是史達祖的自度曲,但是《欽定詞譜》卻中沒有注明換韻。
147《東風第一枝 ·詠梅 》:
觀宋填詞147,寫的是高觀國的故事。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價唐宋元明清詞人,分成了三個水準,上者為溫庭筠、周邦彥、姜夔等人;第二乘有李煜、歐陽修、柳永,李清照等人;下乘者為劉過、楊慎、王士祯等人。
高觀國被歸入了第二乘,可見,陳廷焯對其評價還是很高的。
“東風第一枝”自然是指梅花,高觀國與史達祖都有《東風第一枝》的名篇。老街也用這個詞牌試作詠梅一首:
雪潤春溪,冰滋寒玉,一枝霜風将吐。仙姿正覓東君,天涯芳蹤何處。關山夢遠,惹閑愁,倚欄無緒。恨落梅,笛裡清歌,仿佛舊時佳句。
逢驿使、空懷言語,送斷雁、可憐孤侶。殘橋野渡橫舟,曉月淡煙疏雨。相思夜夜,零落盡,都随塵土。待燕子,明日歸來,尋得暗香如故。
148《江城子·遊贛州郁孤台 》:
郁孤台上雨初晴,暮潮平,大江橫。三水通渠,章貢繞重城。閑步蘇辛登覽處,循古迹,感平生。
文公投筆阻刀兵,歎零丁,炳丹青。樹杪風來,似有讀書聲。遙向宋牆懷抱裡,旗幟展,且徐行。
九月初,老街去過江西旅遊,在贛州登上了仰慕已久的郁孤台,填詞記遊。
因為水路發達,贛州曾經是南北交通要道,留下了文天祥、辛棄疾、王陽明、蘇轼衆多文人的足迹。可惜近代通了火車以後,漸漸失去了這方面的優勢。
149《八聲甘州·西湖嶽廟懷古》:憶靖康、萬姓虜為奴,何日乞魂歸。憾壯懷激烈,憑欄擊楫,日浸寒漪。遺恨風波亭下,肝膽世間稀。遙看西湖岸,鵬舉雲飛。
卻任車兵埃蠹,隔南疆北界,留置殘棋。漸紅巾翠袖,歌舞自成圍。問誰憐、中原父老,歎徽欽、北狩侍蠻夷。千秋恥,無妨帝業,此意羞知。
小時候聽嶽飛傳,印象最深的是嶽飛因莫須有而冤死。後人都認為秦桧是害死嶽飛的首惡,因此,秦桧的塑像至今還跪在嶽廟中。不過,與金國媾和以後,趙構的皇位卻很穩固,這可能就是嶽飛失去價值的原因吧。
150《浪淘沙·登贛州八鏡台》:
從郁孤台北行不遠,就是贛州的另一個著名古迹:八鏡台。北宋嘉佑年間,郡守孔宗瀚築台并繪制《虔州八境圖》,求詩于蘇轼而得名。蘇轼、文天祥都有詩詠八鏡台。
老街去的時候正是初秋,暑氣漸消,細雨飄飄。章水與貢水在八鏡台下彙合成贛江, 向北浩浩流去,遠處的浮橋若隐若現:
八境水雲間,決眦憑欄。東坡猶道賦詩難。燕子歸來人去盡,潮打城還。
浮舸鎖奔湍,章貢漫漫。幾回風雨洗江天。今古登臨無限思,不語流連。
151《水調歌頭·庚子年中秋國慶雙節》:2020年是多事之秋,有感于此,用水調歌頭作國慶賀詞:
舉國慶華誕,佳節又中秋。江南江北同樂,歌舞遍神州。千裡婵娟共賞,照夜花燈溢彩,車馬似川流。盛世輕唐漢,重器可排憂。
憶封城,拼貿易,早籌謀。小鮮烹就,赢得萬姓恣優遊。憐惜番邦戰火,更有疫情肆虐,搖首看環球。唯我長城固,明月出雲樓。
152《滿江紅·莺啭空廊》
這是一首拟古的閨情詞:
莺啭空廊,春睡起、倚欄悄伫。芳閣外,平蕪目斷,一川風絮。海誓山盟曾記取 ,魚沉雁渺今何許?共婆娑湘竹淚斑斑,飛紅舞。
深庭院,閑鹦鹉。陽關曲,骖鸾侶。歎琴心應老,夢魂無據。雲水相逢還自去,彩箋欲寄憑誰與?漸賣花聲裡笛聲寒,潇潇雨。
《滿江紅》其實不太适合寫閨情婉約詞,觀宋填詞152欣賞了嶽飛孫子嶽珂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就是一首《滿江紅》婉約詞,因此老街也效仿填了一首。
153《采桑子·金風玉露》:一首婉約小詞:
金風玉露初相會,流水知音,暗許春心,含笑樽前綠绮琴。
今宵酒醒人何處,無處追尋,一晌如今,燈火闌幹獨自吟。
金風玉露,出自李商隐《辛未七夕》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更有名的是秦觀《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154《滿江紅·說兩宋》:掩卷長嗟,盛衰事、人間幾度。汴京憶,靖康一夢,冤魂無數。遺老中原空淚落,将軍折翼悲鵬舉。笑臨安,和戰幾紛争,猶歌舞。
隆興潰,驚鼙鼓,嘉定議,添新侮。更前門驅狼,後門來虎。文陸丹心成底事,崖山蹈海愁鳴橹。泛湖舟,風雨嶽王宮, 思今古。
南宋與北宋,都受制于北方民族。北宋初期,遼國占據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後來被金國所滅,宋人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大金的鐵騎直接攻入了汴京,北宋滅亡。
南宋建國初期,湧現了嶽飛、李綱、趙鼎的文臣武将。可惜高宗趙構為了維護自己的皇帝之位,苟安于江南,與金國簽署了紹興和議。
趙構禅讓後,即位的宋孝宗一腔熱血立志恢複中原,可惜隆興北伐慘敗,無奈下簽署了隆興和議。幾十年和平期之後,韓侂胄在宋甯宗支持下進行了開禧北伐,可惜又一次敗北,無奈之下又簽署了嘉定和議。
蒙古崛起後,南宋聯元滅金,然而蒙古大軍更是不可阻擋,連南宋也一起滅了。文天祥、陸秀夫成為南宋志士的絕唱。
貫穿整個南北宋,最令我們敬仰是嶽飛,可惜是一個悲劇英雄。
155《訴衷情令·登郁孤台 》: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郁孤台下清淚,濁浪鎖浮舟。時北顧,黯凝眸,倚危樓。稼軒詞筆,文山心迹,千古閑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首詞老街自幼熟讀,終于有一天登上了郁孤台。我知道這個樓閣的年代沒有那麼久遠,但是這座山沒有變,這條江沒有變,這裡就是文天祥、辛棄疾曾經登臨過的地方。
郁孤台在章水的東岸,沿江北上不遠,章水與貢水彙合為贛江。沿岸而建的城牆,圍繞了半個贛州古城。濁浪滾滾的江面上,有浮舟串聯而成的浮橋,據說這是宋朝人的發明。
結束語不知不覺中,觀宋填詞寫了155位宋朝的詞人,每一篇之後都有一首練筆之作。雖然都是倉促間寫成,不過邊讀邊作收獲還是很多。
詩詞學習之初,如同書法臨帖,緻心于内,忘情今古,一筆一劃其實并不容易。老街有時倦了,也常常有敷衍了事之作。歡迎詩友們多加批評指正。
@老街味道
契闊一尊镫雨舊,南宋詩人的這首七律犯孤平了嗎?其實沒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