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畢業論文的通用格式

畢業論文的通用格式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01 17:03:45

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文格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業論文的通用格式(畢業論文格式通用樣例10篇)1

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 篇1

  1、題目。

  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簡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2、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标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有時還需附上英文的論文摘要。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

  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标題,應标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

  内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内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

  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

  論文結論要求明确、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

  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号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而參考文獻是人們長忽略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編号]、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号、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編号]、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

  包括放在正文内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複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号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畢業論文标準格式:格式及排版

  1、論文份數: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論文的封面由學校統一提供。紙張型号:A4紙。A4 210×297毫米。頁邊距:天頭(上)20mm,地角(下)15mm,訂口(左)25mm,翻口(右)20mm。統一使用漢語:小五号宋體。分割線為3磅雙線。

  2、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标題(包括“參考文獻”标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内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3、字體要求:

  (1)論文标題2号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标題小2号字,緊挨正标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寫姓名、專業、學号等項目時用3号楷體。

  (4)内容提要3号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為小4号楷體。

  (5)關鍵詞4号黑體,内容為小4号黑體。

  (6)目錄另起頁,3号黑體,内容為小4号仿宋,并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标題用3号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題

  一級标題:标題序号為“一、”, 4号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标點符号。

  二級标題:标題序号為“(一)”與正文字号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标點符号。

  三級标題:标題序号為“ 1. ”與正文字号、字體相同。

  四級标題:标題序号為“(1)”與正文字号、字體相同。

  五級标題:标題序号為“ ① ”與正文字号、字體相同。

  (9)注釋:4号黑體,内容為5号宋體。

  (10)附錄: 4号黑體,内容為5号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号黑體,内容為5号宋體。

  (12)頁眉用小五号字體打印“XX大學XX學院XX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并左對齊。

  論文格式 篇2

  一、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并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表明作者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學科知識,具有從事學術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博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在材料、角度、觀點、方法、理論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創新性成果,并對學術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較重要的意義,表明作者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學科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學位論文應當用規範漢字進行撰寫,除古漢語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參考文獻中引用的外文文獻之外,均采用簡體中文撰寫。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或一組相關論文組成的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接受其學位論文答辯申請。

  二、學位論文的一般格式

  學位論文一般應依次包括下述幾部分:

  1. 封面(參見附件1)。

  2. 版權聲明。

  3. 題目:應準确概括整個論文的核心内容,簡明扼要,讓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4. 中文摘要:内容摘要要求在3000字以内,應簡要說明本論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語言力求精煉、準确。在本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

  5.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應有題目,内容與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題目下面第一行寫研究生姓名,專業名稱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後,研究生姓名下面一行寫導師姓名,格式為Directed by...。最下方一行為英文關鍵詞(Keywords 3-5個)。參見附件2。

  6. 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标題。

  7. 序言(或序論、導論):内容應包括本課題對學術發展、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國内外相關研究成果述評,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論文運用的主要理論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論文結構等。

  8.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和選題情況,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但必須言之成理,論據可靠,嚴格遵循本學科國際通行的學術規範。

  9.注釋:可采用腳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學科國内外通行的範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參考、借用的資料數據出處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嚴禁抄襲剽竊。

  10. 結論:論文結論要明确、精煉、完整、準确,突出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應嚴格區分本人研究成果與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

  11. 參考文獻:按不同學科論文的引用規範,列于文末(通篇正文之後)。外文用原文,不必譯成中文(參見附件3)。

  文獻是期刊時,一般書寫格式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數、頁碼。

  文獻是圖書時,一般書寫格式為: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月、版次、頁碼。

  12. 附錄: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入的公式推導,便于讀者加深理解的輔助性數據和圖表,論文使用的符号意義,縮略語,程序全文和有關說明,其它對正文的必要補充等。

  13. 作者的緻謝、後記或說明等一律列于論文末尾。

  14. 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授權使用說明(導師和作者本人均需簽名)。

  15. 封底。

  論文格式 篇3

  題目

  作者

  【摘要】: 用簡短的語言(小于等于300字)來總結論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結論。

  【前言】: 就是闡述一下背景,現狀,你要的問題(最好是以案例的形式将問題呈現出來,以及你的的意義。

  【經過】:

  一、 詳述的方向和想要達到的目的。

  二、 活動安排(包括每一階段時間安排以及每一階段的方法(包括每一種方法想要達到的目的)。

  三、 人員分工

  四、 獲取資料的方式

  【内容】:

  一、 【收集案例】:如果對象不屬于同一類的話,就要用圖表的形式将對象比例情況展示出來

  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尤其是現狀的背景下,問題依然存在的具體原因、深層次原因)

  三、【問卷調查】如果有問卷調查的在此可加入調查的問題以及調查結果。

  四、【結果】總結的結果,可以用圖表形式

  【結論】:

  根據的結果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結論。

  參考文獻:

  注明資料的出處

  1網絡資料,注明:文章名,作者,網站名稱

  2 書籍資料:注明: 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頁數。

  3 報刊資料,注明,文章名,作者,報刊名字,期

  論文格式 篇4

  一、學生要嚴格按照論文題目、作者及學号、單位、指導教師、摘要、關鍵詞、正文、主要參考文獻。

  二、字體、字号規定如下:題目(黑體小2号居中);作者、單位(宋體4号);指導教師及其姓名(楷體4号間隔3空);摘要、關鍵詞(黑體5号);摘要内容、關鍵詞内容(楷體5号);參考文獻(黑體5号)、參考文獻内容(宋體5号);正文内容(宋體小4号),一級标題(黑體小4号),二級标題(小标宋小4号)。

  三、論文的标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号。如:一級标題1,2級标題1.1,三級标題1.1.1。編号左起頂格書寫。

  四、中文摘要150字左右,關鍵詞3-7個。

  五、參考文獻隻列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的文獻(未公開出版的用腳注說明),按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出。其排列格式如下:

  專著: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書名、出版社、出版年。

  論文集: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題、編著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 刊物: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名、刊物名稱、期(卷)。

  如:

  [1] 盛寶懷. Ba空間中Kantorovich算子的飽和性. 數學雜志,1992,12(2):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内插空間理論及其應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六、用蒙文撰寫的論文的題目、單位、作者、指導教師、摘要、關鍵詞必須用蒙文漢兩種語言表達。

  七、畢業設計(創作)要求錄入作品名稱(題目)、單位、姓名、指導教師、畢業設計報告書。

  論文格式 篇5

  一、畢業論文(設計)資料按以下順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論文題目、指導教師、學生姓名、學号、院(系)、專業、畢業時間等内容。論文封面由學校統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關鍵詞)。外文論文(設計)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後面編排。

  (三)正文。

  (四)注釋。

  (五)附錄(附圖)。

  (六)參考文獻。

  (七)緻謝。

  二、畢業論文的打印與裝訂

  除要檢驗學生書寫規範的專業外,畢業論文(設計)須用計算機打印,一律采用A4紙。

  (一)頁面設置

  畢業論文(設計)要求縱向打印,頁邊距的要求為:

  上(T):2.5 cm

  下(B):2.5 cm

  左(L):2 cm

  右(R):2 cm

  裝訂線(T):0.5 cm

  裝訂線位置(T):左

  其餘采取系統默認設置。

  (二)排式與用字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

  文字一律通欄編輯。

  論文采用宋體,字迹清楚整齊,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體字。

  (三)段落設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設置值為1.25。

  其餘采取系統默認設置。

  (四)頁眉、頁腳設置

  論文題目(不包括副題目)居中,采用五号宋體字。

  頁腳需設置頁碼,頁碼采用五号黑體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頁。

  三、畢業論文(設計)撰寫的内容與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紙質封面由學校統一印制。不編排頁碼。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體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體字。起行空兩格,回行頂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250—300字。

  關鍵詞:接中文摘要打印,“關鍵詞”三字空兩格,後加冒号與關鍵詞隔開,各關鍵詞之間用逗号隔開。關鍵詞一般在3—8個之間。

  3、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英文單詞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體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體字。起行空兩格,回行頂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過250個實詞。

  關鍵詞:接外文摘要打印,“關鍵詞”英文單詞空兩格,後加冒号與關鍵詞隔開,各關鍵詞之間用逗号隔開。外文關鍵詞應與中文關鍵詞相對應。

  (二)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體字,重點文句加粗。

  1、标題層次。

  畢業論文的全部标題層次應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采用統一的表示體例,正文中各級标題下的内容應同各自的标題對應,不應有與标題無關的内容。

  各層标題均單獨占行。第一級标題居中放置;第二、三、四等級标題序數頂格放置,後空一格接标題内容,末尾不加标點。

  标題序數采用1.、2.……1.1、1.2……1.1.1、1.1.2……1.1.1.1……的層次。正文中對總項包括的分項采用一、二、……(一)、(二)……1、2……(1)、(2)……①②……的層次,括号後不再加其他标點。

  2、量和單位。各種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家标準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單位可用漢字與符号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

  3、标點符号。标點符号應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标點符号使用方法”的統一規定正确使用,忌誤用和含糊混亂。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國規定和國際通用的有關标準寫法。要分清正斜體、大小寫和上下腳碼。

  5、名詞、名稱。科學技術名詞術語采用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範詞或國家标準、部标準中規定的名稱,尚未統一規定或叫法有争議的名稱術語,可采用慣用的名稱。

  6、數字。文中的數字,除部分結構層次序數和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應當使用阿拉伯數碼,同一文中,數字表示方法應前後一緻。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編号的公式頂格放置,編号需加圓括号标在公式右邊,公式與編号之間不加虛線。

  公式下有說明時,應在頂格處标明“注:”。

  較長公式的轉行應在加、減、乘、除等符号處。

  8、表格和插圖。

  (1)表格。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表内内容應對齊,表内數字、文字連續重複時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樣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時,起行處空一格,回行頂格,最後不用标點符号。

  (2)插圖。每幅圖應有自己的圖序和圖題。一般要求采用計算機制圖。

  文中圖表需在表的上方、圖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圖号、圖名、圖注。

  (三)注釋

  注釋采用頁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頁的頁腳)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注釋編号選用帶圈阿拉伯數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體字。

  以下為引用各類文獻注釋格式:

  專著:注釋編号.作者.專著.書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注釋編号.作者.期刊.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注釋編号.作者.論文名稱: 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注釋編号 .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寫作年度.

  專利文獻:注釋編号.專利所有者.題名[P].專利國别:專利号, 出版日期

  光盤:注釋編号.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标識],出版年(光盤序号)

  互聯網:注釋編号.責任者.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網址.訪問時間(年-月-日)

  文獻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則列出前3名,後加“等”(英文加“etc"”)

  (四)附錄

  “附錄”兩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體字,加粗。

  附錄項目名稱使用四号黑體字,加粗,居左頂格放置。另起一行空兩格,使用小四号宋體字标注附錄序号和題名,編排樣式可參照正文。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後,其書寫格式應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标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研究報告,S标準,P專利;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采用單字母“A”标識,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采用單字母“Z”标識。

  “參考文獻”四字居中放置,使用小二号黑體字,加粗。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體字,居左,空兩格放置。具體結構格式與标注方法同注釋中交代引文出處的注文格式。

  論文格式 篇6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詳細内容請看下文本科司法論文格式。

  畢業論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注釋、附錄、參考文獻。其中附錄視具體情況安排,其餘為必備項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參考文獻後加後記。

  各項目含義

  (1)封面

  封面由文頭、論文标題、作者、學校名稱、專業、年級、指導教師、日期等項内容組成。

  (2)内容提要與關鍵詞

  内容提要是論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應忠實于原文,字數控制在300字以内。關鍵詞是從論文标題、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通常不超過7個。

  (3)目錄

  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标題名稱及對應頁碼,附錄、參考文獻、後記等對應的頁碼。

  (4)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緒論(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釋

  對所創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注釋采用腳注形式。

  (6)附錄

  附屬于正文,對正文起補充說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圖形等形式。

  (7)參考文獻

  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

  畢業論文格式編排

  第一、紙型、頁邊距及裝訂線

  畢業論文一律用國家标準A4型紙(297mmX210mm)打印。頁邊距為:天頭(上)30mm,地腳(下)25mm,訂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裝訂線在左邊,距頁邊10mm。

  第二、版式與用字

  文字、圖形一律從左至右橫寫橫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欄編輯,使用規範的簡化漢字。忌用繁體字、異體字等其他不規範字。

  論文格式 篇7

  一、頁面布局說明:

  頁面大小采用标準A4紙張大小,(210mm×297mm),頁邊距上、下、左、右各25mm。

  二、題名

  按照已發表論文如實填寫。

  三、作者

  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和名的第一個字母大寫,複姓連寫,姓名均不縮寫。示例:ZHANG Aixin(張愛新),ZHENG Ting(鄭挺), ZHUGE Hua(諸葛華)。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多個作者之間用空格隔開。作者單位(中文,英文) 加圓括号置于署名下方。包括單位學校、學院、郵編3項。

  四、内容摘要

  要求: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中文摘要前加“摘 要:”作為标識;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标識。

  五、關鍵詞

  關鍵詞以分号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前冠以“關鍵詞:” 作為标識,英文關鍵詞前冠以“Key words:”作為标識。例如:

  關鍵詞:汽油機;燃爆控制;電子點火;模糊邏輯

  六、參考文獻

  (一)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标識

  (二)文後參考文獻表的編排格式

  七、論文字體字号規範

  (一)中文部分

  标題:黑體,小二,加粗;

  副标題:仿宋-GB2312,小三,加粗;

  作者名:楷體-GB2312,四号;

  作者單位:仿宋-GB2312,小五;

  “ 摘要:”“關鍵詞:”:宋體,五号,加粗,内容用楷體-GB 2312,五号;

  “文獻标識碼:”: 宋體,五号,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 “作者簡介:”宋體,小五,加粗,内容用宋體,小五;

  正文内容:宋體,五号;

  2次級标題:序号: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内容:黑體,小四; 腳注内容:宋體,小五;

  “[參考文獻]”:宋體,小五,加粗;

  參考文獻内容:宋體,小五。

  (二)英文部分

  标題: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副标題: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作者姓名及單位:Times New Roman,小四;

  “Biography”、“Abstract”、“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英文正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References】:Times New Roman,小五,加粗;

  參考文獻内容:Times New Roman,小五。

  (三)其他部分

  全文行間距為16磅,次級标題段前距、段後距均為0.5行。

  全文所有字母和數字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八、其他

  1.“作者簡介:”、“摘 要:”、“關鍵詞:”要上下對齊,且與各自内容之間要空格。

  2.作者簡介中作者生年折線後要空格,折線為全角狀态下的半個破折号。如“江濱(1979— )”

  3.沒有規定加粗的地方不加粗。

  4.英文标題首字母和實詞首字母大寫,其它字母小寫。

  5.英文标題,作者,摘要及關鍵詞放在中文的參考文獻之後。

  九、論文最後寫清項目編号、項目名稱、項目組成員、指導教師信息。

  論文格式 篇8

  1、論文題名

  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應以簡明、準确的詞語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并有助于選定關鍵詞。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号,盡量不出現數學式和化學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單位

  作者姓名署于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筆人也可注于首頁頁腳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責自負和擁有著作權的标志。對作者應标明其工作單位全稱及郵編,工作單位和郵編之間空一個字。

  3、摘要

  論文摘要的寫作應符合GB6447-86的規定。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其中,研究的結果和作者的結論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文摘,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點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且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4、關鍵詞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便于作文獻索引和檢索。每篇論文選擇關鍵詞3~5個,可從題名、摘要中選出,也可以把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産品及重要數據名稱作為關鍵詞标出。

  5、緒論

  緒論又稱前言或引言,緒論的序号可以不寫,也可以寫為0,不寫序号時緒論二字可以省略。緒論應少而精,開門見山,言簡意赅,應寫明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理論與與實踐依據,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範圍和背景等。不要與摘要雷同和成為摘要的注釋,切勿用衆所周知、大家知道之類的開場白,也不要寫什麼才疏學淺、不吝賜教等客套話。

  6、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系指引言之後結論之前的部分,應按 GB 7713--87的規定格式編寫。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據作者意圖和文章内容而定。

  實驗為研究手段的論文或技術報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原材料及制備方法。主要描述研究材料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随機性的情況。

  (2)實驗所用設備、裝置和儀器。通用設備應注明規格、型号,如果是自己特制的裝置,應提供示意圖,并附測試、計量所用儀器的精度,使讀者得知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準确程度。

  (3)實驗方法和過程。方法包括測量儀器、測定方法、标本處理、計算方法等,過程如何進行,操作應注意事項。若有技術上的經濟性,要正确處理好學術交流與技術保密的關系。

  (4)實驗結果。結果部分是示出處理後的實驗效應,包括各項指标的數據和圖像。對結果進行分析,把實驗所得的數據和現象加以解釋,闡明自己的'新發現或新見解。圖表的數量應擇其要者。

  寫該部分時要注意:首先是選取數據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現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質,圖表設計要精心,使其一目了然;最後是分析問題必須以理論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

  撰寫理論或解析文章,應注意以下内容:

  (1)解析方法。包括前提條件、提出的假設、解析的現象、适用的理論和計算的程序;

  (2)解析的結果。可用圖表、公式進行整理。

  (3)分析讨論。對結果的可信度、誤差的評價。

  論文格式 篇9

  一、技術論文正文的基本結構和要求

  技術論文正文建議8000-10000字,須包括以下部分:

  (一)作品難點與創新

  (二)方案論證與設計

  (三)原理分析與硬件電路圖

  (四)軟件設計與流程

  (五)系統測試與誤差分析

  (六)總結

  二、技術論文正文以外應包括的其他内容

  除正文以外,技術論文必須包括以下内容:論文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字、目錄、參考文獻,以及頁眉頁碼。

  封面内容包括作品題目、參賽單位、參賽隊伍名稱、指導老師、參賽隊員、完成時間。中文摘要500-1000字,簡要說明作品的現實意義、設計思路及創新點。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關鍵詞3-5個。目錄包含三級标題。參考文獻沒有數量要求,列出寫作過程中所參考的論文和書籍。

  技術論文正文中的每一頁都必須有頁眉,頁眉的内容分兩行,第一行内容為“第十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字樣,第二行内容為論文的題目。居中排列。

  技術論文必須有頁碼,頁碼需放到每一頁下方的右側,編碼從正文開始。

  三、技術論文中圖表腳注的處理

  1、圖題和表題

  技術論文中的圖表需要有圖題、表題(圖表的序号和名稱)。圖題放在圖的下方,表題放在表的上方。

  2、圖表的序号使用

  技術論文中圖表的序号統一使用“圖1-1”(第1章第1圖),“表1-1”(第1章第1表)的形式。圖和表的序号分開排列,圖表的序号順序要在每一章重新編号,如第1章的圖表從“圖1-1”、“表1-1”開始,第2章的圖表從“圖2-1”、“表2-1”開始。

  3、圖表的資料來源

  圖表下方應注明資料來源。表的資料來源注釋應放到表的下方,圖的資料來源注釋應放到圖題下方。

  4、腳注的使用

  技術論文中凡是引用和參考别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有數據的地方都要用腳注注明出處。論文需使用全文連續腳注,腳注放在每一頁的頁面底端。腳注的具體内容應包括作者、題目、出版要素三個部分,腳注的序号統一使用“①”“②”“③”…的形式。如使用網絡文章,要注明詳細網址。

  四、技術論文排版要求

  論文封面單獨占一頁,目錄單獨占一頁。論文的每一章開始必須另一起一頁,每一節開始時應另起一行。正文段落和标題一律采用固定行間距20pt。

  版式與字體要求

  1. 封面:

  2. 目錄

  3.正文

  論文格式 篇10

  一、論文标題

  1、建議将論文标題分割為正标題和副标題。正标題和副标題至少應該由四個名詞(或詞組)組成,其中三個是普通名詞或專有名詞,一個是動詞的名詞形式。

  2、三個普通名詞或專有名詞的作用是将論文所要讨論的内容細化。一個名詞作為主名詞限定論文的主旨、主要内容或該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另外兩個名詞進一步限定主名詞的範圍,或是指明與主名詞相關聯的内容。

  3、動詞的名詞形式應該能夠表示出該論文的研究方法或者切入方向;在理想的情況下,該動詞的名詞形式應該能夠暗示論文所采用的理論構架或結論大緻的範圍。

  4、為進一步限定論文的範圍,在标題中使用适度、适量的形容詞是很有必要的。

  5、使用前人詩句作為标題是學術論文的大忌;絕對不要引用前人詩句作為論文的标題。

  二、摘要

  1、摘要的總字數不宜超過250字,一定要少于300字。

  2、摘要的第一句應該使用更為準确的語言将論文的标題重複一遍,并盡量寫明标題中每個名詞的準确意思。

  3、摘要的第二、三、四句(假設論文除前言和結論外隻有三個小節的話)應該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論文每節的内容,但盡量避免直接引用前人的文字。

  4、摘要的最後一句應該給出論文結論的大緻方向或範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或許可以考慮完全說破論文的結論。

  三、關鍵詞

  1、關鍵詞一般需要4個或7個名詞;形容詞盡量不要出現在關鍵詞中。

  2、關鍵詞一般可以包括論文标題中的名詞。

  3、除論文标題中的名詞之外,其它的關鍵詞一般是論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專有名詞(或詞組),一般也可以是人名、書名、官職稱謂、地理位置等等。

  4、每個關鍵詞不宜超過五個字的長度。

  四、前言(或引言)

  1、前言的第一段需要說明本篇論文的研究意義。

  2、前言的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可以在内容上重複摘要的第一句話,即使用更為準确的語言将論文的标題重複一遍,并盡量寫明标題中每個名詞的準确意思。

  3、前言的第一段内需要解釋标題中出現過的關鍵的名詞(如果名詞的定義太過複雜,則應該将名詞的解釋放入正文内)。

  4、前言的第一段内應該有比較簡單的背景介紹(例如研究的曆史背景、人物生平,或者研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等等)。

  5、前言的第二段的第一句話應該直接說明選題的原因(在這句話中最多可以使用兩個逗号)。

  6、前言的第二段的之後幾句應該更進一步地闡述第一句話的意思,并簡單說明本論文與其它研究成果的關系。

  7、前言的第二段的結尾處要能表現出自己與前人研究的最根本的差别或突破。

  8、前言的第三、四、五段是關于前人研究的文獻綜述,需要按照邏輯順序,由大到小叙述前人相關研究的範圍、内容和主要觀點,并最終落實到自己論文的切入點。

  9、寫作文獻綜述務必要有自己對于前人研究成果的評論性的句子,絕對要避免簡單的資料堆疊(這裡未必需要将所有的前人研究成果全部展示,而是應該選擇一些和自己論文有關的、或是影響較大的前人的研究成果來進行評論)。

  10、前言的第六段需要陳述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援引的研究理論,在可能的情況下,暗示大緻可能出現的結論,或者采用設問的方式,将以下每一節要讨論的内容變為問句逐個發問。

  11、如果需要的話,前言的最後一段可以簡略地描述一下文章的結構,即以下每一節、每一小節要探讨的内容。

  五、正文的節、小節、段落

  1、假設:正文分為三節,每節分為三個小節;用簡練的語言為每節和每小節起小标題(以名詞為主),且一般不需要副标題。

  2、使用前人詩句作為小标題是學術論文的大忌;絕對不要引用前人詩句作為論文的小标題。

  3、每一節的第一小節都應該是綜述性的:介紹本節主要要讨論的内容、要解答的問題,或者是解答問題的方法、角度等。

  4、每一小節的第一個段落都應該具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性質。

  5、每一小節的最後一個段落都應該适當總結本小節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用最後一句引出下文。

  6、每一個段落的第一句話都應該能夠清楚地展現該段落所要讨論的主要内容。

  7、作者在具體寫作時應該做到:當讀者閱讀了每一個段落的第一句話之後就能夠對于論文的具體内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8、段落與段落之間不能存在邏輯斷檔,檢查是否有邏輯斷檔的方式是:一、看上一個段落中出現最為頻繁的主語(名詞)或賓語(名詞)是否是下一個段落的主語或賓語;二、看上一個段落中出現最為頻繁的動詞的名詞化形式是否是下一個段落的主語或賓語。

  9、檢查句與句之間是否存在邏輯斷檔的方式同此理。

  六、引文與腳注

  1、直接引用一般有兩種方式,即在正文段落中直接加入字、詞、句的形式(需要引号,不需要換字體),或在正文段落結束後另起一段引文的方式(不需要引号,整體段落需要縮進,并更換字體,一般為楷體)。

  2、間接引用一般是用自己的語言轉述或概述他人的觀點。

  3、任何形式的引用,都需要加腳注;直接和間接引用一般将腳注符号加在該引文結束的句号之後(句号之外)。

  4、如果直接引用的是較短、且較重要的字、詞、句,腳注符号可以加在該字、詞、句的後引号之後(後引号之外)。

  5、凡是直接引用的,且單獨成為段落的文字,緊接其後的一段正文中務必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該段引文。

  6、如果間接引用較長,且其中穿插有直接引用,且所有引文的出處為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則可以将之整合為單獨的段落,隻在段落結尾處加一個腳注即可;腳注符号可以加在該段落結束的句号之後。

  7、腳注的基本格式為(如果為單冊書,則無需“冊”的信息):

  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第n冊,頁n–n。

  作者,《書名》,編者一、編者二編,《叢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第n冊,頁n–n。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題》,載編者一、編者二編,《書名 / 集刊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第n冊,頁n–n。

  作者,《文章題》,載《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頁n–n。

  8、某一篇文獻在腳注中第一次出現時務必要有全部的信息(如上所示),而同樣的文獻在腳注中第二次出現時,可以簡化為:

  作者,《書名 / 文章題》,頁n–n。

  9、注意區分減号(-)、短劃線(–)、長劃線(—);使用短劃線連接兩個頁碼(例如:頁233–666。)或兩個年份(例如:1711–1799);使用逗号區分不同頁碼(例如:頁2,22,222。);使用分号區分不同冊(例如:第2冊,頁22;第4冊,頁66–88,135。);最後一個頁碼之後一定要加句号。

  七、結論

  1、結論的第一段應該以概括性的語言總結全文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每一節的内容應該用一句話來概括。

  2、結論的第二段是對第一段内容的提升;應該适當涉及一些基于文章内容、但超越了文章内容的問題,探讨這些問題對于整體學科的發展有何意義。

  3、結論的第三段(以及之後的幾個段落)即自由發揮,可以在第二段的基礎上,涉及一些與文章内容無關的問題,但通過邏輯的推理,将無關的問題和文章内容本身相聯系。

  4、結論的第三段(以及之後的幾個段落)也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提出一些更宏大、更推進的問題;但作者不需要給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或方法。

  5、文章水平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論的第三段(以及之後的幾個段落),而其根本前提則是之前的所有推論在邏輯上沒有漏洞。

  八、參考書目

  1、參考書目必須和腳注相對應;凡出現在腳注中的文獻必須被放入參考書目。

  2、在研究過程中被閱讀過,但沒有被直接或間接引用的文獻是不能放入參考書目的。

  3、參考書目的基本格式為(如果為單冊書,則無需“冊”的信息):

  作者,《書名》,共n冊。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

  作者,《書名》,編者一、編者二編,《叢書名》,第n–n冊,頁n–n。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

  作者一、作者二,《文章題》,載編者一、編者二編,《書名 / 集刊名》,頁n–n。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年。

  作者,《文章題》,載《期刊名》,第n期(出版年):頁n–n。

  4、頁碼的出現在參考書目與腳注的區别是:參考書目中給出的頁碼信息是文獻的範圍;腳注中給出的頁碼信息是文獻的具體引用位置。

  九、附錄

  1、附錄中收集的内容大緻分為三類:一、原始文獻的分類整理或翻譯,二、基于原始文獻歸納總結出的數據圖表,三、與本論文有間接關系的專題論述。

  2、在有多個附錄的情況下,附錄序号的編排應該使用英文大寫字母,而不是使用數字。

  3、在有多個附錄的情況下,需要按照附錄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來編排。

  十、文檔格式

  1、此文檔格式參考了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論文寫作規範》。

  2、論文題目:三号黑體字。

  3、摘要、前言、結論、節的标題:小三号黑體字(Word文檔“段落”中的“大綱級别”為第1級)。

  4、小節的标題:四号黑體字(Word文檔“段落”中的“大綱級别”為第2級)。

  5、正文:小四号宋體字(英文為12号 Times New Roman字體)。

  6、引文:小四号楷體,懸挂縮進。

  7、腳注:五号宋體字(英文為10号 Times New Roman字體)。

  8、行間距:1.25倍(注意:一定要在Word文檔“段落”中取消對于“文檔網格”的定義)。

  9、空行:前言、結論、每節結束後空一行;每小節結束後不空行;段落之間不空行。

  10、對齊方式:除論文題目為“居中對齊”之外,一律為“左對齊”(包括各級标題、正文、引文、腳注)。

  11、頁邊距:每一頁面的上邊距和左邊距側(訂口)分别留邊25mm,下邊距和右邊距(切口)應分别留邊20m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